分享

前幾天看到一本書上說我們要學會平衡利用時間,要學會過生活而不是趕生活,要注意好工作和生活的分配。書中說到,香港中文大學有位教授喜歡花費極少的時間處理工作上的事務,而花費大量的時間在其他事情上。

比如去面壁,冥想,傾聽自己的聲音,總之就是去做一切和賺錢沒相關的事情。

我覺得有點奇特。

從小到大我們就在被教導,好好學習,努力工作,和工作,學習無關的事情少做,可現在一個頗有名氣的教授卻在用實際行動告訴我們,可以花大量的時間在無關的事情上,花有限的時間處理工作。

這在我們看來,本末倒置了吧?

可仔細一想,教授的這種做法確實能事半功倍,花更多時間在自己身上,了解自己才能快狠準的付諸行動,少走或不走彎路。

今天不討論那種生活方式更好,但就從這個現象引申開來,說到感情,這個觀點也同樣適用。

在兩人交往過程中難免會有矛盾衝突,一般來說,小矛盾小鬧一場,大矛盾就大鬧一場,這是我們傳統的認知。可這事如果運用到前述的觀點,就應該是小矛盾大鬧一場,大矛盾小鬧一場,這才是更好的態度。我仔細想了想,好像後者的觀點確實更有可行性。

如果矛盾已經很大,矛盾當事人不能心平氣和坐下來化解矛盾,反而還要揪着這個大鬧一場,那這感情還要不要繼續?

 

聰明的女人把吵架當成一門學問

 

舉兩個例子。

之前在微博上有一對挺火的情侶,女方就是屬於在小事上很作的人。

有個我印象深刻的片段是,雙十一秒殺的時候,女方讓男方盯着購物車,好搶到秒殺,可就在時間指向零點的時候,網絡卡了,導致所有秒殺都沒搶到,於是女方生氣了。

她說為什麼別人能搶到,他就搶不到,他平時玩遊戲的時候網絡不卡,怎麼一到買東西的時候網絡就卡了呢?

她大鬧一場,甚至動起了手。

後來這件事情怎麼化解的不清楚。但我知道最後,兩人是和好了。

所以說,在小事上大鬧一場是不怎麼會動搖感情的,只要不過分,就權當是日常調劑。

再舉個大矛盾小鬧一場的例子。

小南和前面那個例子的女主一樣,也是個在小事上很作的女人,據統計,在她和男友交往期間的聊天記錄里,「分手」兩個字出現了將近有200次。

每次面對她的作,男友煩歸煩,可在不涉及原則的情況下,能忍也就忍了。

直到兩人交往兩年後,小南的男友偶然有了一個出國交換的機會,為期一年。他覺得以小南的個性,知道這事肯定是大發脾氣,剛好那會他們在冷戰,他就沒把這件事告訴她。

可消息傳得挺快,沒過幾天,她就知道了。她知道之後,先是氣他瞞着她,大鬧一場。他看着她鬧,心想果然和他預想的一樣。可她鬧過之後,卻告訴男友:你去吧,我在國內等你。

這完全出乎男友的意料,他原以為小南會逼着他在愛情和事業之間選擇一個,沒想到她竟如此懂事。

她做出決定之後,還是生氣,可男友卻是滿滿的感動。最後,在他出國前,他們先舉行了訂婚儀式。

聰明的女人把吵架當成一門學問

 

其實我一直覺得遇事就鬧,遇大事就大鬧是很不明智的。 鬧只能發泄情緒,並不能解決問題。像小南這樣,事事分明,對隱瞞的小事大鬧,對關乎前途的大事保持冷靜,不僅讓男人覺得 她聰明懂事,更讓男人對她以往只會作的形象改觀。

這是個聰明的女人該有的做法。

 

發現了嗎? 發脾氣也是一門學問。發好了,是增進感情,但一個不小心也能導致感情破滅。

小矛盾涉及的一般都是習慣問題,發個大脾氣,只是讓對方記住了你的脾性,只要不過分,就無關痛癢,甚至有益無害。大矛盾基本就涉及原則,兩個三觀都已成熟的成年人,各有一套完整的價值體系,互相是無法說服彼此的,這時候干吵干鬧解決不了問題,只得兩個人心平氣和的談一談,在各自的價值觀中找到一個平衡點,才能讓雙方都有台階可下。

很多感情問題其實就是有時候太小題大做,有時候又太大事化小而產生的。要在 小事上上綱上線,在大事上深明大義才能讓別人肯定你是個值得交往的聰明女人。

可大事和小事的分界線在哪裡呢?我們又該怎麼判斷?

這其中的度量衡又該怎麼把握?

其實你不是不懂,你只是缺少判斷能力。

 

聰明的女人把吵架當成一門學問

 

 

 本文已獲 陆琪 授權 微信號:luqiyouhuashuo
原文標題:聰明的女人把吵架當成一門學問


未經授權請勿任意轉載。

 

整理/編輯部   活躍於台灣醫美界的植髮-邱愛婷醫師,早前出席在法國巴黎所舉行的IMCAS國際美容醫學會時,分享了一款讓人驚豔的健髮產品-『AQ豐盈健髮液』。由於效果頗佳,受到一眾患者的喜愛。現在更成為許多醫美專科醫師為在患者進行調理毛髮或搭配植髮手術後的指定修護產品,改善了不少人困擾已...

整理/編輯部   連續兩年登上國際舞台的台灣品牌綠藤生機,讓紐約時裝週後台彩妝團隊印象深刻,認為綠藤以行動為純淨寫下全新定義,不僅從源頭全程掌握關鍵成分、創新永續材質包裝、與配方的極致透明度,這次作為紐約時裝週後台指定保養品的「活萃修護精華露」,更具體呈現綠藤對於純淨保養進一步的思考與詮...

  醫美行業的繁榮向來與社會條件有關,包括經濟條件、市場的宣傳度、求美者的接受度等等,一直以來大家都覺得只要解決這些問題就可以就可以生存,甚至紅海競爭也可以利用不同的方法,增加差異化的方式,得到解決,但是最讓大家跌破眼鏡的問題,居然是大自然的反撲,新冠病毒疫情的爆發。在這個疫情之下,除了...

撰文/楊錦華;整理/編輯部   截止到今天,新冠肺炎疫情還未完全得到控制,和絕大多數企業一樣,醫美行業的從業者也在家快待不下去了。在2019年就已經遭遇了醫美「寒冬」,2020年又因為疫情導致暫停醫美診療,業績和生存的壓力可想而知。這次疫情會給醫美行業帶來怎樣的影響,影響有多大,機會在哪...

Facebook留言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