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人們往往把交往看作一種能力,卻忽略了獨處也是一種能力,並且在一定意義上是比交往更為重要的一種能力。反過來說,不擅交際固然是一種遺憾,不耐孤獨也未嘗不是一種很嚴重的缺陷。

獨處也是一種能力,並非任何人任何時候都可具備的。具備這種能力並不意味著不再感到寂寞,而在於安於寂寞並使之具有生產力。人在寂寞中有三種狀態。一是惶惶不安,茫無頭緒,百事無心,一心逃出寂寞。二是漸漸習慣于寂寞,安下心來,建立起生活的條理,用讀書、寫作或別的事務來驅逐寂寞。三是寂寞本身成為一片詩意的土壤,一種創造的契機,誘發出關於存在、生命、自我的深邃思考和體驗。

獨處是人生中的美好時刻和美好體驗,雖則有些寂寞,寂寞中卻又有一種充實。獨處是靈魂生長的必要空間,在獨處時,我們從別人和事務中抽身出來,回到了自己。這時候,我們獨自面對自己和上帝,開始了與自己的心靈以及與宇宙中的神秘力量的對話。一切嚴格意義上的靈魂生活都是在獨處時展開的。

和別人一起談古說今,引經據典,那是閒聊和討論;唯有自己沉浸于古往今來大師們的傑作之時,才會有真正的心靈感悟。和別人一起遊山玩水,那只是旅遊;唯有自己獨自面對蒼茫的群山和大海之時,才會真正感受到與大自然的溝通。

從心理學的觀點看,人之需要獨處,是為了進行內在的整合。所謂整合,就是把新的經驗放到內在記憶中的某個恰當位置上。唯有經過這一整合的過程,外來的印象才能被自我所消化,自我也才能成為一個既獨立又生長著的系統。所以,有無獨處的能力,關係到一個人能否真正形成一個相對自足的內心世界,而這又會進而影響到他與外部世界的關係。

怎麼判斷一個人究竟有沒有他的“自我”呢?有一個可靠的檢驗方法,就是看他能不能獨處。當你自己一個人呆著時,你是感到百無聊賴,難以忍受呢,還是感到一種寧靜、充實和滿足?對於獨處的愛好與一個人的性格完全無關,愛好獨處的人同樣可能是一個性格活潑、喜歡朋友的人,只是無論他怎麼樂於與別人交往,獨處始終是他生活中的必需。在他看來,一種缺乏交往的生活當然是一種缺陷,一種缺乏獨處的生活則簡直是一種災難了。

世上沒有一個人能夠忍受絕對的孤獨。但是,絕對不能忍受孤獨的人卻是一個靈魂空虛的人。世上正有這樣的一些人,他們最怕的就是獨處,讓他們和自己呆一會兒,對於他們簡直是一種酷刑。只要閑了下來,他們就必須找個地方去消遣。他們的日子表面上過得十分熱鬧,實際上他們的內心極其空虛。他們所做的一切都是為了想方設法避免面對面看見自己。

對此我只能有一個解釋,就是連他們自己也感覺到了自己的貧乏,和這樣貧乏的自己呆在一起是頂沒有意思的,再無聊的消遣也比這有趣得多。這樣做的結果是他們變得越來越貧乏,越來越沒有了自己,形成了一個惡性循環。

母親是「家庭事業」的CEO 女人是運作一個「家庭事業」的CEO,事業的產品是成員的健康快樂、在食衣住行育樂各方面的歡喜滿足,而成為社會有貢獻和生產力強的一員。 在拍攝「尋情歷險記 2」系列影片的十年中,親身見證同樣一個男人,如何在兩段婚姻中,呈現截然不同的氣息,在批評連連的老婆眼中,這個男人一文不值...

by Ada 喜歡日本文化的朋友們,對「大叔系女子」(おっさん系女子)這個詞一定不陌生。所謂的「大叔系女子」簡單來講,就是指「有著女性的外表,但行為舉止很像大叔的女生」。雖然這類女生常常被說是女子力比較低的一群,但今天妞編輯可要來為她們平反一下了,大叔系女子可是超有魅力的好嗎?看看她們的...

一段「男子殘忍毆打一個掃地小男孩」的視頻昨天引發廣泛關注,所幸孩子目前傷情穩定、無生命危險,但更讓人揪心的是他受到的心理創傷。 孩子父親李培建表示,目前孩子的身體狀況較為穩定,仍需進一步觀察。另據央視報導,孩子父親表示,經過醫院檢查,孩子病情穩定,沒有生命危險。不過小哲旭的心理創傷比較嚴重,從睡夢...

我今年24歲,有一個男友,我一直以為我們的感情很穩定,也以為我們的戀愛是奔著結婚去的,但自從發生了那件事,我才知道我錯了。 我們開始談戀愛時,才大三,我們都是20歲,他是我的初戀,但我不是他的初戀,他長得很英俊,也很會討女孩子開心。一開始,很多人跟我說,他是花花腸子,不要答應他的求愛,因為他和不少...

Facebook留言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