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擔心打疫苗導致心肌炎?幹細胞生長因子助你有效預防

撰文/陳人輔博士;整理/編輯部

 

新冠肺炎疫苗普及率逐漸提高,也有少數注射後副作用的案例,日前有民眾接種疫苗後,發現胸悶、心臟抽痛等症狀,就醫後確診為心肌炎。究竟什麼是心肌炎?又好發於哪些族群呢?

 


 

心肌炎初期沒有明顯症狀 部分症狀類似感冒

所謂心肌炎,顧名思義是指心臟的肌肉發炎,初期症狀相對輕微,甚至可能完全沒有症狀。出現症狀後,最常見的包含胸痛、頭痛、喉嚨痛、呼吸困難、急促、發燒、腹瀉、疲累、心律不整、下肢腫脹、關節疼痛、呼吸急促、臉色蒼白、胸痛等,由於部分症狀類似感冒或腸胃炎,必須經過詳細的診斷才能確認。

 

心肌炎主要分成急性和慢性兩種,其中急性心肌炎通常是由病毒感染所引發,打疫苗引發的心肌炎也屬於此類。當心肌炎急性發生時,由於心臟的跳動能力下降,患者會出現心悸、心律不整等症狀,嚴重時還可能形成血栓,導致中風、心臟病,甚至因心臟衰竭而死亡。

 

近來有部分民眾在接種疫苗後導致心肌炎,只要症狀輕微,通常都可以自行痊癒,治療則多半採取支持性療法。由於每個人的體質、症狀都有差異,需要個別的診斷及評估,嚴重者仍需要接受藥物來治療。若症狀持續加劇,甚至發生心臟衰竭,就需要開刀進行心臟移植或暫時性植入心臟起博器,才能妥善地控制病情。

 

 

幹細胞生長因子 可減緩症狀、修復心肌永久性損傷

此外,心肌炎也能使用幹細胞生長因子來治療,主要分成以下兩個部分來處理:

〈1〉立即減緩心肌發炎症狀:

急性心肌炎發作時,注射生長因子可立即減緩心肌發炎症狀,避免惡化造成的心衰竭或心肌永久損傷。急性時期在短時間內多次注射生長因子,即可有效降低發炎指數,通常每天注射1~2次即可。

〈2〉改善心肌的永久性損傷:

若因為心肌炎後遺症而造成心肌的永久性損傷,則可使用生長因子來修復,喚醒沉睡的幹細胞,藉以分化成心肌細胞,讓死亡的心肌細胞汰舊換新,幫助心肌恢復收縮的功能。不過,心肌的修復需要長期抗戰,建議每週注射1~2次,持續半年至一年後,就能看見相當程度的改善,後續再和醫生討論,視身體情況調整注射的頻率。

 

 

提升免疫力 是預防心肌炎的不二法門

想要預防心肌炎,最好的方法是提升自我免疫力。平時在日常生活中,應該多喝水、飲食營養均衡,盡量不抽菸、不酗酒,避免情緒激動或體力過度勞累,搭配適度的休息及運動來增加體力。入冬後天氣轉涼,在流行感冒期間盛行期間更要格外留意。出入公共場所時,最好全程配戴口罩、勤洗手,若身體有不適變化,尤其感染嚴重的病毒性感冒而有心律不整、呼吸急促、臉色蒼白或青紫等症狀,千萬不可掉以輕心,應儘快就醫診治,以免錯失治療的黃金時機。

 

 

 

擔心打疫苗導致心肌炎?幹細胞生長因子助你有效預防

陳人輔 博士

現任喜資生技創辦人暨科研總監|英國諾丁漢大學生物醫學博士|國立陽明大學口腔生物所碩士|致力於成人及胚胎幹細胞、再生醫學、幹細胞生長因子、美容再生醫學等相關領域進行研究與實際應用,曾於香港擔任亞太幹細胞研發副總及科技新報科學顧問

 

TEXT/Bella.tw儂儂 PHOTO/網路 趙麗穎和馮紹峰結婚消息一度讓微博掛點,雖然說有情人終成眷屬,但仍有一票網友認為趙麗穎嫁他可惜了,出道10年她幾乎零緋聞,一步步爬上這個位置,怎麼說嫁就嫁了呢?好好拍戲代言,一年可以賺好幾個億....,外表可愛的她,打破了圓臉不能躍升女一的規則,非科班...

採訪撰文/Miki;本文感謝 張立言、彭于賓、黃勇學、許乃仁、曾忠仁、林上立、高嘉懋、黃政傑、林亮辰醫師提供專業諮詢     最近宮廷劇正夯,影后僵硬的膠膠臉也意外成為新聞焦點,其實從30歲起,我們的肌膚就會開始進入初老狀態,不僅膠原蛋白大量流失,皺紋、鬆弛、凹陷等肌膚老化問題...

撰文/Evelyn;本文感謝 陳怡如、李兆翔醫師提供專業諮詢     年輕時,不用特意保養,肌膚還是彈潤緊緻,但由於不良生活習慣與壓力,過了25歲,讓人漸漸覺得抹再多瓶瓶罐罐都無法回復往日光采,不僅黯沉無光,連斑點、皺紋、肌膚鬆弛等問題都逐漸浮現。想擁有減齡好膚質,使用音波拉皮...

企劃撰文/EvelynChang;本文感謝許永昌醫師提供專業諮詢     40歲,已經是一個完全熟齡的年紀,這時的臉部不但紋路開始放肆,肌膚也變得鬆弛,下顎線條變得不明顯,你無法逃避年齡增長這件事,但是你可以讓自己看起來不像40歲,擺脫真實年齡的枷鎖,做到真正的女人40一枝花。...

Facebook留言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