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不必再演了,李香蘭

給你看她的照片,你會認出她嗎?你認出的她,叫什麼名字?李香蘭?潘淑華?山口淑子?Shirley Yamaguchi?大鷹淑子?

不同的名字,是她不同的人生階段所代表的不同身分。

你說,她是「李香蘭」。這三個漢字,日語是Ri Koran;華語是Li Xianglan;粵語是Lei Hoenglan,都是她,也都不全是她。

說她「雙面伊人」;說她「東方之鶯」;說她「亞洲天后」,人們給她的封號無論怎樣冠冕堂皇,我想都不及日本學者谷川建司把握得貼切──她是不斷打造和生產「李香蘭神話」的人。

你可能不認識的「李香蘭」.....│二魚文化

我曾經在一篇名為〈活成一則傳奇〉(二○一○年三月十四日,新加坡《聯合早報》)的文章裡說過,郁達夫和張愛玲都懂得「先把自己活成一則傳奇,把生命寫成文學,再讓後人求索探尋。」李香蘭比郁達夫及張愛玲更勝一籌,她跌宕起伏的傳奇人生,非但華麗精彩,一個人活出了好幾個人的生命樣態,更超絕的是,她不甘平淡平凡的性格,不斷否定或修繕自我,不斷自我重塑,不斷在扮演世人心目中無可匹敵的角色,你叫她什麼名字都行。

二○一四年九月七日,原名山口淑子的李香蘭在東京去世,各大媒體都報導了這則新聞,透過媒體的報導用詞和重點,顯示了李香蘭給予人們的歷史記憶和評價,且看:

日本《朝日新聞》:山口淑子女士死去,曾以女優李香蘭、原參議院議員活於世

中國《新華網》:日籍歌手李香蘭病逝,享年九十四歲,曾以漢奸罪被捕

韓國《朝鮮日報》:日帝製造的「中國之花」結束波瀾萬丈的九十四年生涯

臺灣《聯合報》:「夜來香」李香蘭人生謝幕

美國《華盛頓郵報》:Yoshiko Shirley Yamaguchi是個歌手、女演員和政治家,她的人生是一系列的化身

韓國媒體強調她因主演「支那之夜」受矚目,而獲得金日成青睞,願意接受採訪。中國和日本學者筆下的她,則呈現有意思的反差,我想這不能不「歸功」於研究態度、口述採訪與翻譯傳播的效果。

李香蘭出版了三本自傳,分別是《李香蘭.我的半生》(一九八七年,和藤原作弥合著)、《李香蘭自傳:戰爭、和平與歌》(一九九三年) ,以及《此生名為李香蘭》(二○○四年)。三本自傳都署名作者是「山口淑子」,書名冠以「李香蘭」,可知她對利用「李香蘭」符號有著高度的自覺。三本自傳都有中文譯本,其中第一本就至少有三部譯本,首先是在日文本初出版的第二年,即一九八八年問世。同書另一部中文譯本在一九九四年加上了「在中國的日子」的標題。二○○八年同書又出了臺灣的中文譯本。可以說,《李香蘭.我的半生》是中文讀者窺看「李香蘭」最便利的書,因此,書中一些自我迴護的內容也就影響了一些中文學者對於她的看法。

日本學者聽李香蘭表示:「當時我還只是個十幾歲的少女,只是按照大人們要求的去扮演交給我的角色。」「因為無知和恐懼而刻意隱瞞自己的真實國籍。」「在歷史的夾縫裡求生存」……種種言論,就不那麼輕易抱持「同情的理解」。四方田犬彥將李香蘭置於東亞的框架下理解,並比較了李香蘭和原節子。田村志津枝的《李香蘭的戀人:電影與戦爭》寫的是臺灣文人劉吶鷗,字裡行間揭穿了李香蘭自圓其說的許多破绽。

戰後的李香蘭,回到日本恢復本名「山口淑子」。去好萊塢發展又成為Shirley Yamaguchi。到香港拍戲再轉回「李香蘭」。再回日本主持電視節目、擔任記者、踏上政壇十八年,隨著第二任丈夫大鷹弘去世,「大鷹淑子」最後以「山口淑子」畫下人生句點。

應該注意的是:無論頂著哪個名字,她始終積極不懈,把快要被歷史淡忘的「李香蘭」起死回生;她一直要站在主流,扮演成功的傑出角色。她的意志力和奮鬥力,是二十世紀女性罕見的例子。

安息的「李香蘭」,不要再演了!

留給已經演出,而且必定還會一再重演的電影、音樂歌舞劇、電視劇、漫畫,乃至於電玩,繼續替妳演下去吧。

 

你可能不認識的「李香蘭」.....│二魚文化

本文摘自二魚文化《感觀東亞》

 【更多精采內容請上《二魚文化》網站;《二魚文化》官方粉絲團】

很多年前有一次到在清華大學教動力機械的表哥家玩三十幾歲雖然工作忙碌但仍喜歡探究人生真理的我隨口問表哥這位理工專家「人生的意義是什麼?」沒想到四十歲的表哥想都不想脫口而出「我早就不想人生的意義是什麼了!」他這句話影響了我使我後來的二十年也不再去想這個問題了直到近幾年退休後太閒吧就又開始將這個問題在腦中...

  想知道自己是否愛一個人,只要想像一下,當他年老,臥病在床的時候,你願意照顧他嗎? 想到他老病的樣子,你已經有些沮喪,那麼,他絕不是能夠跟你廝守的人。 很久以前讀過一篇訪問,被訪者是一位成功的男士。他說,年輕時他有過一個女朋友。一次,那個女孩患了肺病住進醫院裡,他去過一次之後,就沒再去...

九月的時候,有個家族朋友的兒子來上海找我。他才剛從高中畢業,幾週後就要在台北念大學。他和幾個朋友出來旅行,享受大學生活開始前的暑假。我之前見過他幾次,但這次是我們第一次單獨聊天,地點是在上海市中心中信泰富廣場大樓地下室的星巴克。他很聰明,對即將開始的大學生活充滿熱情,並且迫不急待能夠在有一天在畢業...

如何使自己快樂的簡單方法與原則1.釋放心中的憎恨2.凡事不要過份憂慮3.活得簡單快樂4.付出多一點和要求少一點5.對生命有期盼   或許無人能重新開始,但每人卻可以從今天重新建立一個新的結局。上帝沒有應許生活沒痛楚,遺憾,或沒有下雨天。祂卻應許生活中尋力量,淚中得安慰,前路有盼望。失望有如...

Facebook留言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