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TEXT/Bella.tw儂儂 PHOTO/網路

身邊是否有許多人,每天都有做不完的事與寫不完的報告,每次見面掛在嘴邊的總是抱怨壓力與同事,想約她/他出去放鬆卻又被一句「沒時間」或「沒力氣」給回絕?還是,這樣事倍功半的瞎忙生活,妳也覺得似曾相識呢?是真的很勤奮,還是只是瞎忙呢? 研究顯示,「懶惰」的人更有獲得成功的傾向!

許多心理研究與觀察顯示,「懶惰」的人更容易得到成功。但這裡說的懶惰,當然不是成天躺在沙發上當馬鈴薯那種「散漫」,而是一種為自己保留空間的藝術,適時放手讓事物向內與向外自行發展,讓自己自在地處於正面且有創造力的「心流」狀態中。

妳是控制狂嗎? 我們對「全然放手」的焦慮

男友或朋友不聽妳的話,就憤怒暴躁?出去玩一定要把每個小時的計畫都寫好?總是手機不離身,時時焦慮地查看又有什麼新訊息?是真的很勤奮,還是只是瞎忙呢? 研究顯示,「懶惰」的人更有獲得成功的傾向!

我們每個人都是不同程度的控制狂,但在這瘋狂世界中,當然不可能什麼事情都順自己的意發展,對周遭人事物有不切實際的控制期待,讓人更容易陷入幻滅或自覺脫離軌道的憤怒與焦慮。我們常有「生活是一場戰鬥」、「工作不是兒戲」、「我有太多事要做」等看似勤奮的想法,但實際上卻對自己施加了錯誤的壓力,讓人成日地瞎忙著,不知不覺就掉入壓力漩渦中,再透過購物、喝酒、抽菸、打電動或派對等來短暫地感到自我良好,卻無法從根本提升生活品質,而是陷負面情緒的泥沼。

「懶惰」3心法,重新掌控快樂成功人生道路

「懶,讓你變得更好」一書用流暢且精闢的圖文點醒我們,什麼是懶惰的藝術。要成為懶惰大師,必須掌握3個心法:暫停、調頻、放手。

是真的很勤奮,還是只是瞎忙呢? 研究顯示,「懶惰」的人更有獲得成功的傾向!暫停階段,我們阻絕所有讓自己分心的事物,靜下心來感受並正視自己的壓力,這不僅是一個為自己保留空間的階段,也是一個讓狹隘心靈開敞的開端。

調頻階段,我們開放身體與心理的感知,感受壓力如何在生理上造成疼痛緊繃,並讓情緒與記憶自由流動,藉此體悟到更多訊息。

最後,放手便是放下對控制的執著,讓事情自由發展,容許新的行動從訊息中產生。懂得「不為而為」的藝術,便能讓自己抵達心流狀態,整體能量提升,無論是情緒、工作還是人際關係,都會因此大幅改善。

是真的很勤奮,還是只是瞎忙呢? 研究顯示,「懶惰」的人更有獲得成功的傾向!7個能讓妳立刻放鬆的練習

書中也教導了7個能讓自己立即放鬆的練習,調整好心態,才會像磁鐵般把好的人事物吸引過來!

  1. 善待自己:當壓力是一個有點不快樂的小孩,允許他不快樂,並且好好陪伴他。 2.在床上冥想:在床上讓你的心靈自由漂流。 3.丟掉你的「應該」:單純觀察心中「應該」的想法,並將它們從心頭放下。 4.清除雜亂:最快能不受壓力影響的方法,就是出清那些礙事或多餘的物品。
  2. 抒解壓力:暫停、調頻與放下,然後依循你的感覺動起來。
  3. 保持專注:不要評價自己,持續專注在問題上。
  4. 分享感受:這是化解衝突,並與內在懶惰大師連結的最有效方法。

「懶,讓你變得更好」是一本坐15分鐘公車或上15分鐘廁所就看得完的精簡好書,但深入淺出的圖文,卻可能激發妳的靈感與本能。做的少卻獲得更多的正念藝術,將撥開壟罩眼前的烏雲,讓妳發現原本災難般的種種困難與壓力,其實真的不用太擔心!

是真的很勤奮,還是只是瞎忙呢? 研究顯示,「懶惰」的人更有獲得成功的傾向!「懶,讓你變更好:做得少卻獲得更多的正念藝術」是真的很勤奮,還是只是瞎忙呢? 研究顯示,「懶惰」的人更有獲得成功的傾向!

大好書屋出版

作者/ 勞倫斯薛爾特 (Laurence Shorter)

繪者/ 麥卡莉茶瑞爾 (Magali Charrier)

譯者/ 孫昭業

 

 

【本文由Bella.tw儂儂提供,未經授權,請勿轉載!】  

延伸閱讀

別白跑一場!讓妳脂肪燃燒不了5個錯誤跑步方式

比少女還青春!林心如窈窕身材有訣竅

韓劇沒教妳!朴信惠擊退肥胖 女人味激增

所有成功人物的特質裡,肯定都有「責任感」。台灣奇摩站業務暨新事業開發處副總裁吳美君表示,所有成功人物的特質裡,肯定都有﹁責任感﹂。她自己也以身作則,要求同事們採工作自我責任制。現在的年輕人比較沒有責任感,進入公司以後常常搞不清楚自己已經是上班族,以為自己很有才華,心情不好就請假,主管同事實在很難吃的...

愛情中的等待,常教人無奈,等一個懂愛的人出現在生命轉彎的地方,短則耗掉三、五年,長則花去大半生。當那個人出現之後,也未必會珍惜分秒,約會的時候,還要珊珊遲來,教人引領企盼,把秋水望穿。長久等待,令人老得快,唯一能和歲月拔河的秘方,是學會在等待中釋懷。 是的,學會在等待中釋懷,實在太愛對方了...

有個愛哭的女孩,其實說明白點, 她只是容易被感動,容易流淚而已。 某天,女孩因為心愛的男孩離她而去, 忍不住就蹲在路邊哭紅了雙眼。 出自好奇、出自同情,有個男孩走到了女孩身邊, 遞了張衛生紙給女孩。 而女孩只是哭,沒有任何其他的舉動,男孩拉...

二十年前, 我的三個孩子長大了, 一個一個相繼離家, 本來就聚少離多的我們 , 整個家空洞的....連呼吸都聽到 我無意中看到一個外國婦女寫的文章 , 把其中片段摘錄護貝後 ,放在玻璃板下, 當我寂寞或孤獨時就再看一遍... 你的孩子並不屬於你 , 他們是生命延續的代表...

Facebook留言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