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比不上鄰居的表現,是人類最大的痛苦來源之一,所以十誡才會說,不可強奪鄰居的妻子,不可強奪鄰居的財物。同學會的時候,看著功成名就的同學,總是讓人難以想像那位以前不怎樣的同學,怎麼現在財務狀況這麼好,這讓人痛苦。萬一知道同事薪水比我們高,多數人都很容易感到不滿。看到附近鄰居炫燿的跑車,還有鄰居聖誕節華麗庭園裝飾,都輕易讓我們的比較心被挑逗起來。

但是,要能在世上活的快樂幸福,學會免除這些與人比較的痛苦十分重要,因為如果只是比財富,這世上能快樂的人豈不是只剩第一名那個人。往外看,外面永遠都還有追求不完的下個目標,沒有比較的完的時候。雖然,人總是從別人看我們的方式來認識自己,靠別人的肯定來肯定自己真的做得對,我們努力造福別人,愛別人,藉此來感覺到自己的存在意義。

但是,當這種觀察別人對我們自己的看法,變成觀察別人所擁有的物品、消費方式、生活水準,想從自己擁有更好的這些物質,來改變別人對我們的看法,讓別人羨慕我們時,這就成了令我們痛苦的比較心的源頭。

要擺脫比較心,我們真正的能做的事情,我認為只有一個方式,我認為過去的先聖先賢,分別用不同的方式來說明過這個方式,我認為這個方法就是在自己腦中創造一個觀眾,讓這位你腦中的觀眾來回饋你所做的事,腦中的觀眾可以讚美你,也可以批評你要求你改進,腦中的觀眾告訴你該如何思考、如何做人、做事。

這個腦中的觀眾,可能是孔子說,三人行必有我師時,用三個人的不同行為所想像組合出來的老師,當你找不到老師時,你就用組合的方式來創造一個虛擬的老師。這個腦中的觀眾,也可以是聖經所描述的上帝,人類創造了信仰,信仰裡超越我們人類的上位者,就像是一個虛擬的腦中的觀眾,藉由聖經文字巨細靡遺的描述,信徒知道上位者會讚美哪些行為,會如何評價信徒。於是,我們不需要和別人比較,也不需要別人羨慕的眼神,只需要滿足自己腦中的觀眾的需求。

人,在他的一生中有一段最美好的時刻。記得我的這一時刻出現在八歲那一年。那是一個春天的夜晚,我突然醒了,睜開眼睛,看見屋子裡灑滿了月光,四周靜悄悄的,一點聲音也沒有。溫暖的空氣裡充滿了梨花和忍冬樹叢發出的清香。我下了床,踮著腳輕輕地走出屋子,隨手關上了門,母親正坐在門廊的石階上,她抬起頭,看見了我,笑...

最近,《小崔說事》採訪了一批作家,很有意思。一位非常年輕的作家叫阿乙,他做好了他的人生規劃,攢了夠兩年花的錢,腦子裡現在有18個選題,希望這兩年什麼事都不干,就寫這18個選題,估計能寫出3-4個,這就是他的生活。我在微博上關注另一個作家,叫阿來,就是寫《塵埃落定》的那位。你看他的微博,就覺得這個人跟...

乘坐21路早晨起來,吃過飯,張大偉卻沒像往常一樣趕往35路公共汽車站。 35路,他已經風雨無阻地坐了八年,從單位到家,從家到單位。開車的師傅換了一茬又一茬,每一茬都和他成了熟人。可現在,張大偉只想挑個沒有人認識的路線,他極害怕朋友們同情的目光。再往前走100米,是21路站台,也能到張大偉上班的醫院門...

他和她算得上一見鍾情,可是到談婚論嫁時,卻遇到了麻煩。他出身於平凡人家,而她的父親是一家工廠的老闆,覺得女兒可以找到更優秀的人。沒有父母的祝福和援手,她還是搬進他的小房子,和他結婚了。他從小職員開始,一直做到總裁助理,在公司裡春風得意;她幫父親料理工廠,每日里拼命地忙碌。只是,變成分居兩城,雖然近,...

Facebook留言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