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下面我要談幾個門診的案例,讓大家了解;在孩子的情感世界、他們的行為和情緒背後,其實都存在一套自己的邏輯和價值觀。

第一個例子是位國二男生,由母親帶到我的診間。這孩子在四歲時全家人經歷過一場車禍,當時他七歲的姊姊因頭部重創而死。男孩上國二時,開始出現自言自語的現象,於是家人帶他來求助治療,認為有精神方面的問題。

我在幾次會談後發現,這孩子其實是在跟心裡的姊姊說話。姊姊是老大,既懂事又善體人意,在她過世後,父母又添兩個弟妹,於是這個活下來的小男生面臨兩個壓力:一、他認為姊姊是為了保護他而死,所以他一直懷著極深的罪惡感,常想自殺去陪伴姊姊。二、父母希望他承擔老大的責任,凡事都要他讓步給弟妹。

這孩子內心承擔著許多痛苦和壓力,無人能傾訴,於是,每當遇到心事,他就會在心裡跟姊姊對話,以致形成自言自語的習慣。而他在學校也出現許多情緒上和行為方面的問題,於是,在治療進入某個階段時,我向男孩點明:「姊姊的死亡,並不是你的錯!」這句話觸動了他的內心,當下淚水直流;因為多年來他對於自己活著的這件事,背負著很深的罪惡感。

同時,我也讓這家人明白,姊姊的出現對他們家族生命所代表的意義:「這個孩子是為報恩而來的!」她的出現不是為這個家庭帶來問題,而是希望藉由突顯這個家庭的共同問題,讓家中每個成員學習各自面對;目的是要喚醒這個家的凝聚力,甚至是這個母親的力量,最後把這個家帶向情感上的整合,以及心靈上的成長。

這個小男孩經過一段時間的治療後,已經不再於心中跟姊姊繼續對話了;因為他明白,姊姊不是他害死的,而且相信她現在是平安的!於是他帶著平靜的心,回歸到正常生活中。

第二個是父母跟孩子說道理而失敗的例子。

有位母親,帶著九歲女兒來門診求助,原因是小女孩跟母親的互動很差,不太理會母親,也不願意配合母親的話做事情。

經過門診談話後,我發現這小女孩自妹妹出生後便認為父母的愛被奪走了,心理受到影響,於是對父母很生氣。表面上她對妹妹很好,但這只是為了掩飾討厭妹妹的事實。這行為並非代表孩子很奸詐,只是她內心世界遠比我們想像的複雜。這女孩心中的邏輯是:「既然你們喜歡妹妹,那我何必要乖乖聽話做事?」這點是她不合作的關鍵。

‧ 以孩子的角度思考,見招拆招 

所以,做父母的人,千萬別一味用自己思考角度所得出的道理來強行要求孩子接受,這方式是行不通的!我們要試著以孩子的角度思考,先抓到孩子內心的關鍵情緒和邏輯之後,才能夠見招拆招,化解其心結。

為什麼孩子會隱藏內心真實的感受而不願讓父母發現呢?那是因為他很清楚父母不會認同他的情緒和觀點;他知道父母一定會跟他說教,談一堆大道理。這個時候,除非你能尊重他的邏輯、接納他的想法(甚至是歪理),才有可能跟孩子對話或教育他,否則所講的任何道理都是緣木求魚,只會讓孩子人格變得更扭曲,而人往往就是從這個時開始學會隱藏和欺騙。

基本上,孩子其實傾向於喜歡告訴別人他內心的祕密和想法。可是一旦他察覺到你無法接納,他就會連帶認為你不接納他,而開始退縮和隱藏,導致最後跟家人之間的互動公式化且無話可說。許多父母常以為孩子是自己從小一手帶大的,所以自己的話必然有效,往往急著糾正孩子的想法;但孩子並非黏土,他們有自己的個性、愛好和思考邏輯,所以父母應先建立接納孩子的心態。接納孩子的想法,絕非代表認同他是對的,而是表示對他這個人的支持。

根據我多年從事心理治療的經驗發現:大多數人基本上對於自己並沒有信心,而且在某程度上自認是不重要的;這背後的原因在於我們從未被真正的接納過,而是被各種的要求塑造長大的!

「每一個墜入情網的人都像第一次一樣,而每一次失戀都像沒談過戀愛一樣那麼的痛……卻偏偏每一次愛上一個人都像著魔了一樣!」USTYLE曾專訪過的圖文插畫家吉娜兒,現在要透過一幅幅愛情圖文訴她對愛情的內心話。   ►愛的健忘,愛的瘋狂,愛的癡迷,愛的渾身是傷 &nb...

女人不愛“絕情的男人”。 但是女人不知道,一個懂得“絕情”的男人,才是真的“有情”。   這世上,總有許多“壞男人”。引無數女人往上撲。 雖然,他並給不了她什麼。 每一個壞男人,都有一套好理由...

  (圖片來源:田馥甄-我寂寞寂寞就好) 一個女人遇到一個好男人,一輩子都不需要成熟,當一個女人越來越成熟越來越堅強,就證明她並沒遇到一個好男人。   1.華志餘說過:女人記住了,選男人沒別的,就是選疼你的!不管他再有錢,再有才華,再帥,再有口才,再有智慧,再有能力,再孝順,再...

  (圖片來源:我可能不會愛你) 男人的心似乎總是很難抓住,所以總有人在研究如何抓住男人的心如何收服男人。為什麼要抓住男人心,憑什麼?男人算什麼鳥東西?用得著女人這麼費心嗎?正是!這正是抓住男人心的法寶。女人就要敢於發出這樣的疑問,敢於挑戰男人所謂的權威,女人就該有這種不在乎男人的氣概。...

Facebook留言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