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人們往往把交往看作一種能力,卻忽略了獨處也是一種能力,並且在一定意義上是比交往更為重要的一種能力。反過來說,不擅交際固然是一種遺憾,不耐孤獨也未嘗不是一種很嚴重的缺陷。

獨處也是一種能力,並非任何人任何時候都可具備的。具備這種能力並不意味著不再感到寂寞,而在於安於寂寞並使之具有生產力。人在寂寞中有三種狀態。一是惶惶不安,茫無頭緒,百事無心,一心逃出寂寞。二是漸漸習慣于寂寞,安下心來,建立起生活的條理,用讀書、寫作或別的事務來驅逐寂寞。三是寂寞本身成為一片詩意的土壤,一種創造的契機,誘發出關於存在、生命、自我的深邃思考和體驗。

獨處是人生中的美好時刻和美好體驗,雖則有些寂寞,寂寞中卻又有一種充實。獨處是靈魂生長的必要空間,在獨處時,我們從別人和事務中抽身出來,回到了自己。這時候,我們獨自面對自己和上帝,開始了與自己的心靈以及與宇宙中的神秘力量的對話。一切嚴格意義上的靈魂生活都是在獨處時展開的。

和別人一起談古說今,引經據典,那是閒聊和討論;唯有自己沉浸于古往今來大師們的傑作之時,才會有真正的心靈感悟。和別人一起遊山玩水,那只是旅遊;唯有自己獨自面對蒼茫的群山和大海之時,才會真正感受到與大自然的溝通。

從心理學的觀點看,人之需要獨處,是為了進行內在的整合。所謂整合,就是把新的經驗放到內在記憶中的某個恰當位置上。唯有經過這一整合的過程,外來的印象才能被自我所消化,自我也才能成為一個既獨立又生長著的系統。所以,有無獨處的能力,關係到一個人能否真正形成一個相對自足的內心世界,而這又會進而影響到他與外部世界的關係。

怎麼判斷一個人究竟有沒有他的“自我”呢?有一個可靠的檢驗方法,就是看他能不能獨處。當你自己一個人呆著時,你是感到百無聊賴,難以忍受呢,還是感到一種寧靜、充實和滿足?對於獨處的愛好與一個人的性格完全無關,愛好獨處的人同樣可能是一個性格活潑、喜歡朋友的人,只是無論他怎麼樂於與別人交往,獨處始終是他生活中的必需。在他看來,一種缺乏交往的生活當然是一種缺陷,一種缺乏獨處的生活則簡直是一種災難了。

世上沒有一個人能夠忍受絕對的孤獨。但是,絕對不能忍受孤獨的人卻是一個靈魂空虛的人。世上正有這樣的一些人,他們最怕的就是獨處,讓他們和自己呆一會兒,對於他們簡直是一種酷刑。只要閑了下來,他們就必須找個地方去消遣。他們的日子表面上過得十分熱鬧,實際上他們的內心極其空虛。他們所做的一切都是為了想方設法避免面對面看見自己。

對此我只能有一個解釋,就是連他們自己也感覺到了自己的貧乏,和這樣貧乏的自己呆在一起是頂沒有意思的,再無聊的消遣也比這有趣得多。這樣做的結果是他們變得越來越貧乏,越來越沒有了自己,形成了一個惡性循環。

    photo by www.top1health.com   漂亮不再是女人為例中最為璀璨的唯一,而真正的美麗源自於女人的睿智和大氣,睿智和大氣體現於識大體,而識大體,是一顆包容的心來善待身邊的人和事。 女人的大氣極品為體現於豐厚的內涵,她不會因時尚潮流...

劉若英出道20年已獲得了很多大獎,被稱為「最多獎」藝人。這位美麗與才華並舉的女子,在2011年閃婚。劉若英曾經有過一段讓人感動流淚的愛情故事,深愛著一個不能說愛的男人……   他稱她為芬芳的「奶茶」     1970年,劉若英出生在臺北一個...

對門的好媳婦,是出了名的。對門老太摔了腿,幾百天,一日三餐兒媳婦端到跟前,現在有了好轉,下了班就陪婆婆鍛煉。對門老太自己都說,她娶了一個比女兒還親的兒媳婦。小區裡的婆婆們,都羨慕這樣的好媳婦,他們望著好媳婦的背影,長長嘆一聲氣:“唉……要是我躺床上,估計我那媳...

老婆懷孕了,天天挺著大肚子去上班,有時加班很晚才能回來,遇到醫院檢查,忙的飯都不能正常吃上一頓,忙碌的工作和不斷生長發育的寶寶,讓她的身體 不堪重負,多少次在夜裏因為肚子痛而呻吟不止,淚流滿面;我雖然是一名醫生,天天和護士打交道,對她們的工作早已司空見慣,但此時,看到別人的老婆孕期悠 閑的在小區或公...

Facebook留言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