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圖文提供/魅麗雜誌】

 文章出處:魅麗雜誌114期 2017/03

活出靈性生活

 

懂得自我陪伴

張曼娟 生命一切皆自己挑選而來

無論現在身邊有沒有伴侶,未來都有可能面對一個人的生活。張曼娟已經開始為自己打造一個自給自足的心靈生活,不黏著的相處模式,一個人可以不孤單,一群人才能更自在。

張曼娟:懂得自我陪伴,生命一切皆自己挑選而來

採訪當天,第一次見到張曼娟本人。眼前這位留著一頭俐落短髮、高䠷時髦的女子,踏著輕快步伐,爽朗地與我們打招呼。書中的文字柔軟、纖細,可是講話的思慮卻像俠女般理性灑脫,節奏明快。

傳統女性很容易一談戀愛、進入婚姻後,就從此跟以前的朋友都切斷了聯繫,另一半或家庭就是她的全世界。但其實以現代人的生活型態,無論有沒有結婚、有沒有生小孩,到了中晚年還是必須面對自己一個人的生活,更需要準備好自我陪伴的能力。張曼娟的自在讓我們看到,她很明確地知道自己要什麼、不要什麼,從工作到生活方式,包括這個主動選擇的單身生活,在此大方地與我們分享。

 

我知道生命裡最重要的事

眼睛看不見

字字手寫都是情的張曼娟,生活中選擇了瀟灑單身,現在張曼娟的日常,就像她的文字,有忙碌也有平靜,簡單又充滿溫度。大部分的時候,不是為了工作而動筆,而是隨手用文字記錄下自己身邊人事物的春夏秋冬。有時候,不是我們身邊沒有這些美好時刻,只是忘了停下來去感受。

張曼娟也深深認同《小王子》的經典句子:「生命裡面最重要的事情,都是眼睛看不見的。」她認為靈性的需求也是眼睛看不見的,雖然看不見,仍非常地重要。

「我還蠻相信我們剛出生時的靈性很高,但是這些靈性會不斷地在成長過程中,被很多其他的因素磨損。有時是我們以為靈性生活不適合現實世界,所以把自己變成比較現實的人。」張曼娟覺得自己很幸運,可能因為從事文學創作的工作性質,加上單身沒有太多人情與生活拘束、經濟上也沒有太匱乏,所以可以保留本來的靈性多一些,而成為現在的樣子。

 

找到自己的準則

我的心靈自給自足

「『自己』是保有靈性的其中一個很重要的元素。」張曼娟認為這個元素來自於:「對你來說,什麼事情是對自己最有價值的事?是追求別人都覺得好的東西,還是你有屬於自己的準則?」

講到自我準則的部分,張曼娟認為就是要讓自己的內在能夠自給自足:「這個『自給自足』不是指經濟上的,而是心靈層面的。」接著又進一步解釋:「心靈並不需要強大,而是『自給自足』。自給自足的人就不會太在意別人怎麼看待,因為你肯定你自己、最好的伴侶就是自己。」當你認同自己、思考過後知道自己做的事是對的,就會有夠大的力氣去撐住自己,以及構築自己想要的世界。

「其實你的命運是自己選擇的,你現在的世界就是你想要的樣子。」張曼娟相信我們身邊的所有的人際關係都是自己挑選、吸引而來的,只有原生家庭裡面的成員才是無法挑選的。「當我們長大成人獨立以後,就像進入一個空的房間,那怕你帶了一些舊的行李到房間裡,還有很大一部分是屬於自己的空間,要這個空間裡擺放什麼、要怎麼擺放,要邀請什麼人來,一切決定都在於你。」

「所以『停止抱怨』也是面對自己的一個很重要的條件。」當你迎來這些工作夥伴、個性相符合的朋友,或者期待的情人之後,你的世界就已經建構起來了,這就會是一個你想要的世界,而不是一個命運給你的世界。而靈性的生活,就是有意識地選擇自己想要的人生。

 

愛人就是被愛

我的感情不會匱乏

張曼娟:懂得自我陪伴,生命一切皆自己挑選而來

「像這些年來我一直從事教育的工作,從大學到小學堂,陪伴了很多孩子,雖然沒有結婚也沒有小孩,但在情感上沒有匱乏,因為我覺得愛人就是被愛。」張曼娟形容:「當你在愛一個人的時候,那個愛的光輝就會反過來折射到你自己的身上,會點亮你,感覺跟被愛一樣。」

也從來不會想著「我現在對你們這麼好,你們以後要怎麼樣回報我?」,張曼娟認為若是抱持這想法的時候,就是對這個人有需求。「如果他沒有回報你,或是他的回報沒有達到自己預期,是不是會感到傷心呢?」這是自己的欲望所造成的痛苦,所以張曼娟對學生的愛,只問付出,從不預期收穫。

另外「當你熱情專注地投入地去做一件自己很想做的事情時,也會很有被愛的感覺。」如果快到交稿的時間,張曼娟會把所有外務排開專心寫稿;平時沒有寫稿的時候,可能一整天讀自己想讀的書、找朋友聊天、看電影、在路上漫步、到河堤散步。

「我不會很有規律分配自己的時間,而是順著心靈的感應來走。所以我在做每件事情的時候都蠻開心的,因為這是我想做的事,而不是我必須做的事。」張曼娟覺得能做喜歡的事是自己很大的福氣,而且會覺得生活很充實。

 

【《魅麗雜誌114期/3月號》。更多精彩內容,請上《魅麗雜誌》官網;《魅麗雜誌》官方粉絲團。未經授權, 請勿轉載!】

在慢慢的人生路途中,我們會遇到很多的人,有讓我們一見鍾情,魂夢相牽的人;有刻骨銘心,一生無法忘記的人;有與我們牽手一生,陪著我們慢慢變老的人。 但更多的人,是與我們相識在生活的某個階段,介入到我們的生活,豐富著我們日常的茶米油鹽。 在這個世界裡,不同的性格,不同的人生,不同的環境造就著不同的遇見,很...

他家貧窮,大學是靠自己打零工和賣血的錢念完的。她富有,是城市姑娘。父母是高幹,家裡有保姆。第一次去鄉下時,她認不清麥苗和韭菜。他和她初次相見是在場上。她突然來例假,染紅了白裙子,卻渾然不覺,還在和同學有說有笑。他看見後臉紅了,脫下自己的上衣讓她圍在腰間。那一刻,是她一輩子也難忘的。之後是纏纏綿綿的...

普通朋友:半夜會找妳打BBS聊天到很晚。男朋友:半夜看妳還在BBS上會趕你下線(當然妳可以柪個幾分鐘)。---------------------------------------------普通朋友:他會找你出去玩,叫妳放棄報告或翹課。男朋友:他會催妳快寫作業,或者想要跟你討論功課。------...

這是一個真實的故事。這是個特困家庭。兒子剛上小學時,父親去世了。娘兒倆相互攙扶著,用一堆黃土輕輕送走了父親。母親沒改嫁,含辛茹苦地拉扯著兒子。那時村里沒通電,兒子每晚在油燈下書聲朗朗、寫寫畫畫,母親拿著針線,輕輕、細細地將母愛密密縫進兒子的衣衫。日復一日,年復一年,當一張張獎狀覆蓋了兩面斑駁陸離的土...

Facebook留言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