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多發性骨髓瘤患者 也可能是難治高風險族群!

文字提供/健康醫療網記者田柏升

 

一期或第二期多發性骨髓瘤患者,也可能是高風險族群!高雄長庚醫院血液腫瘤科主治醫師王銘崇表示,多發性骨髓瘤的高風險族群,相對正常風險患者,有治療效果不佳、易復發、存活時間短等問題。他強調,患者治療要有耐心,現今越來越多藥物組合可以減緩疾病復發以及惡化時間,提升患者存活率,只要配合醫師的治療,應可如期慢慢地恢復日常活動。

 


 

多發性骨髓瘤是骨髓癌 注意CRAB+感染五大症狀

王銘崇醫師表示,多發性骨髓瘤是一種骨髓腔內「漿細胞」產生的癌病變,癌病變後的漿細胞,分泌大量不正常且沒有功能的免疫蛋白,造成身體免疫、蝕骨等異常。王銘崇醫師對此表示,多發性骨髓瘤具備(1)高血鈣(Hypercalcemia,C)、(2)腎功能病變(Renal failure,R)、(3)貧血(Anemia,A)、(4)骨頭病變(Bone lesions,B)和(5)感染等五大常見症狀,嚴重者有骨質疏鬆、病理性骨折和蝕骨等問題。醫師提醒,有些患者可能無症狀,若只要出現一個症狀,或同時合併三四種症狀且找不到其他病因時,就要懷疑此病。

 

 

 

哪些是高風險族群?病人身體不佳、腫瘤細胞染色體異常

王銘崇醫師強調,罹患多發性骨髓瘤,並不是每個患者都需要治療,若是需要治療的患者,根據「病人身體條件」以及「腫瘤細胞特性」來區分高風險族群、正常風險族群,並以此評估病患病況、預後與擬定治療策略。

至於哪些是高風險族群?王銘崇醫師分析,(1)病人身體條件不好:例如患者腎功能不好、日常操控力不佳、行動不良、長期臥床易感染等,就有治療效果不佳、易復發、存活時間短的問題;(2)腫瘤細胞的染色體變化程度也決定高風險族群。

 

不過醫師建議,不論高風險、正常風險族群都需要積極治療,用藥選擇上,也並非以第幾期為依歸,第一、二期患者,也可能是高風險族群,第三期患者更未必就是高風險族群,主要依每位患者情況和風險等級做不同治療和用藥取捨。

 

 

 

現今藥物組合治療佳

多藥組合適用於復發的第二線或第三線治療

王銘崇醫師說,隨著醫學的不斷進步,現今越來越多藥物組合可以治療多發性骨髓瘤,有效減緩疾病復發以及惡化時間,提升患者存活率。醫師舉例,目前有「全口服藥物組合」用在第三線復發者,對於無法常來醫院打針、年紀大、不良於行、無人帶他前往醫院的患者更為方便,不需每週回診打針。另外,研究証實,全口服藥物組合治療對於染色體異常的高風險族群,在第二線治療有不錯的效果。

 

王銘崇醫師分享,今年6月有一名55歲的高風險族群骨髓瘤患者,首次會診時全身骨頭已被侵蝕,雖然患者躺著不良於行,王醫師仍堅定鼓勵,相信藥物治療效果,患者最後也願意配合治療。「從推床到坐輪椅,三個月竟能自己能站起來走進診間,看到那一幕真的非常感動。」醫師說,他原本是準備安寧的患者,只能靠嗎啡止痛藥過活,如今一顆止痛藥都不用,雖然疾病無法痊癒,不過有賴藥物組合,改善了患者的生活品質。

 

 

 

恢復過程應小心注意 骨頭仍脆弱

多發性骨髓瘤不是急性疾病,病人往往會忽略症狀,或求診沒有辦法立刻找到問題。王銘崇醫師鼓勵患者有耐心,治療不是立刻見效,只要配合醫師的治療,可以如期慢慢地恢復。不過,恢復過程中免疫功能和骨頭仍在脆弱狀態,治療雖有改善,恢復日常活動之後,應更加防範跌倒、骨折。

 

『 我今天竟然在超市裡遇到我以前一個追我的男生,笑起來臉上雖然多了些縐紋,可是看來更有魅力,手裡抱著他的小女兒,陪著他太太在選紙尿布時認出我,先跟我打招呼,說他目前在電子公司當程式設計師,正在失戀的我忽然覺得好傷感! 當初看他土土木木的,根本沒有把他的追求放在眼裡,跟他約好了時間,還故意...

時間 ~ 時間是一種很奇怪的東西 時間會使一個人變的很陌生 時間會使一個人的個性改變 時間是愛情的天敵 時間是友誼的天敵 距離 ~ 距離是一種很可怕的東西 距離是考驗愛情的東西 距離是考驗友誼的東西 ...

一、自由的愛不要綁 人的一切付出最終是想擁有對方,但若不懂得適時調節彼此的步伐,偶而讓彼此呼吸新鮮的空氣,小心日久「膩」,記住:保持距離才有美感喔! 二、挑釁的話不要說 相處難免會有摩擦,但可別逞口舌之勇,記得心平氣和的溝通才會有好結果,有時一句挑釁的話可是一百句對不起...

不要讓你的另一半以及你的朋友來猜測你的心,有什麼需要跟感覺,請直接告訴他們,讓彼此都過的容易些,也能經由溝通而快樂些。 我認識一對男女朋友,外人都認為他們是金童玉女的絕配。然而,卻走上了分手之路。這位男孩曾經向我剖白心跡,他說:「我當然明白她的好囉,而且不僅是人人都看得到外在的好,不過,我...

Facebook留言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