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告別肌少症!高齡者更該重訓

整理撰文/編輯部

 

許多中老年人在浴室摔了一跤就當場骨折,不僅需要住院治療,更可能從此走向無法自理生活的困境。你知道嗎?他們可能是因為肌肉、骨質流失才會如此,適度的重量訓練刻不容緩!

 


 

現代人生活便捷,醫療也比過去數十年進步得多,台灣正式邁入超高齡化社會。然而,許多老人雖然活得長壽,卻未必活得健康,尤其在老化過程中,運動神經會逐漸退化,如果又喜歡久坐少動、疏於養成運動習慣,也沒有補充足夠的營養,就會逐漸骨質疏鬆、肌肉流失,於是膝蓋無力、腰痠背痛、退化性關節炎就可能接踵而至——其實,這些老人很可能都患有「肌少症」!

 

 

肌少症降低生活品質 更讓人面臨失能風險

所謂「肌少症」,是指持續且全身性的骨骼肌重量及功能減少,讓肌肉的大小、強度逐漸退化,原因包含年紀增長、活動量少、營養不良等,其中「不運動的老人」更是高風險族群。觀察身邊的長輩,如果發現他們出現走路過度遲緩、無法提起重物、從椅子上站起時感覺吃力、反覆多次跌倒、體重大幅減輕等情況,你就應該提高警覺,或許是肌少症找上門了。

 

許多研究顯示,國內有近三成的老人都患有肌少症,年齡也逐年下修,如果不從中年開始防範,肌肉流失的速度將會快得讓人無法想像,舉凡提菜籃、爬樓梯,甚至從椅子上站起、從地上撿起物品這些原本駕輕就熟的動作,都可能再也無法隨心所欲地完成。於是,他們可能無法自理生活,更會面臨失能、死亡的風險,實在不可不慎。

 

 

 

給予身體適度刺激 才能避免退化

也許你很好奇,為什麼老人必須運動?現代人普遍有一種迷思,那就是「人要服老,上了年紀就該好好休息,才是真正的享福」,但真是如此嗎?許多長者進入中年之後,就開始降低運動強度、減少運動量,任由肌肉、骨質流失,如果不小心跌倒、受傷了,不是趕緊裝上人工關節,就是再也不敢隨意走動,讓身體狀況急轉直下,最後失能、失智、臥病在床,似乎就成了他們走向生命盡頭的唯一選項。

 

其實,人類是一種適應性相當高的動物,面臨外在環境的刺激,身體會增加肌肉量,進一步增強新陳代謝,這尤其有利於年長者維持健康狀態;反之,如果沒有持續給予刺激,就等著流失與退化。因此,儘管我們無法避免身體的自然老化,但可以改變生活型態,利用科學化的重量訓練來刺激肌肉、骨質和神經系統,對抗並延緩身體的退化。

 

 

 

改善肌少症兩大關鍵:重量訓練&改善飲食

適度的重量訓練,不僅可增加肌肉量、提升骨質密度,也能優化生活自理能力,長遠來看,更可改善高齡化社會的普遍衰退現象。若對重量訓練有興趣,建議尋求專業教練指導,綜合評估個人的體能狀況後,優先學習深蹲、臥推、硬舉、肩推等多關節運動,不僅可帶動較多的肌群參與發力,也較符合日常生活中的動作。如果情況許可,每週可進行24次的重量訓練,時間介於2045分鐘,每次訓練間隔48小時以上的休息時間,讓肌肉充分修復、成長,亦可避免過度訓練帶來的疲勞或運動傷害。

 

飲食方面,首重鈣質和蛋白質。足夠的鈣質可維持骨骼強度、預防骨質疏鬆,除了鈣片等補充品之外,可多攝取奶製品、菠菜、秋葵、綠花椰菜、羽衣甘藍、鮭魚等,平時也要多曬太陽,促進體內生成維生素D。好的蛋白質包含奶、蛋、豆、魚、肉類,牙口不好的老人可多選擇蒸蛋、豆腐、牛奶、優格等軟質食物,以利進食補充。台灣社會正急速老化,建議讀者多鼓勵身邊長輩加入重訓的行列,並攝取充足營養,才能鍛鍊出強健體格、掌握健康人生喔!

 

1、出過軌的男人就像掉在屎上的錢!不揀可惜,揀了噁心!2、女人就像書架上的書雖然你買了她但在你買之前她多多少少被幾個男人翻過如果沒被翻過只能證明這書根本就不能吸引人。3、好女人好似雞蛋外面很硬,裡面很清純,內心很黃!男人好似芒果,外面很黃,裡面更黃4、不要以為一天到晚笑嘻嘻或者沉默寡言的人好 惹; ...

知道湘琴算錯學分導致延業,直樹劈頭蓋臉地罵了她一頓,湘琴大哭著跑出去以後,不知道直樹的眼圈也紅了。沒錯,哥哥說了狠話,媽媽,你沒有看到她緊握著的雙拳..... 湘琴誤以為直樹不願意跟她進行結婚登記,又哭又鬧又沮喪 其實直樹心裡早就做好了打算,那一番話說出來的時候雖平靜卻很感人 “如果你...

最淡定的女人,沒事從來不給男人發短信打電話,如果你問我怎麼想的?我會說:他若不忙,就會和我聯繫。他若正忙,我打擾他幹什麼?他若不忙也不和我聯繫,那我聯繫他幹什麼呢?女人是水,你用0度遇見我,我即刻成冰。你用100度愛我,我才會立即沸騰。你用50度對我,我便不冷不熱。   所以,女人的溫度就...

這是一個90歲的老人為了紀念他去世的老伴而畫的。從初戀直到去世這幾十年發生的故事,還沒看完就淚目了!!!                            ...

Facebook留言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