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醫美求美者,在求美路上最怕什麼?

撰文/楊錦華;整理/編輯部

 

老楊個人認為不論是在兩岸醫療環境上的差異也好,又或者是在人文因素,比方服務體驗感等,都讓求美者有不同的程度上的「怕點」。然而,不論如何,我覺得兩岸甚至全球範圍內,求美者都有同樣的「最害怕」!那就是:假!!材料假的,醫師假的,設備假的,甚至是假診所(老楊真的看過,從裝修上根本就跟真的醫療機構一樣),一點都不誇張!

 


 

大陸有3.15全國打假日,每年的三月份,各管理單位機構,比如工商局,市場監督管理局等就會出動大批人力進行「打假」。而大陸醫療美容市場收費普遍較高,巨大的利益讓許多人開始想方設法要吃這塊大蛋糕!

 

假醫師:一位合格的醫師養成需要經過好幾年,而能夠上手術台動手到熟練則需要更久的時間了。然而,有很多人心急啊,怎麼等得了這麼多年,而且自己根本也不是唸書的料,或者早就已經過了唸書的年紀。所以啊,市場上有人腦筋動得快,就開設了所謂的「速成班」,讓你三天成為會注射玻尿酸,肉毒桿菌等的微整形醫師,更誇張的是還有五天學會「抽脂」的課程。學習的過程沒有「模特」,用什麼練習呢?比較有良心的,買一堆雞腿讓學員練習;無良一些的,就讓學員互相練習(真的很誇張吧!)。依照行業內統計(就是非官方數據),這樣的「工作室」以及無照的假醫師比例有多高呢?答案是1:30,什麼意思呢?假設大陸有2萬家整形機構,那麼這些無照醫師開設的工作室大概有60萬家。這也就難怪大陸每年有這麼多求美者毀容了。

 

假材料:其實台灣的求美者是挺幸福的。怎麼說呢?由於台灣的市場較小,而且成熟(高度競爭)。加上很多進口產品近來台灣的進口稅率很低(甚至0關稅)。因此,台灣醫美機構的價格非常透明並且相對低廉,讓台灣求美者可以用較低的支出來「維修保養」。當然,也因為上述原因,台灣絕大部分的診所不會去購買「假貨」,頂多購買所謂的原廠平行貨(意思就是真產品,但是並非正式報關進口的產品或設備)。

 

可是,中國大陸的稅率就沒有這麼低了。加上各種成本加上去之後,一隻同品牌的進口玻尿酸的機構進貨價,在台灣可能可以買到5隻甚至更多。在這麼巨大的利差之下,走私貨就不用說了。一些地下工廠大量生產假材料銷售給機構,包含工作室等就更不需驚訝了!

 

其實,只要是涉及到醫療行為,安全一定是第一考量!不論是在哪個地方,只要有利可圖,就一定會有作假弄虛的事情發生。只不過,當作假弄虛的行為發生在醫療上,通常都是非常悲劇的事情。死亡/毀容/失明/癱瘓.....不只在生理上造成巨大傷害,有些甚至是不可逆,無法修復的傷;在心靈上造成一輩子的陰影。

 

愛美之心,人皆有之,求美者應該在進行醫療美容前,做好各種瞭解。對機構的經營,醫師的專業,材料的選用(如一定要親眼看著醫護人員是否拆新包裝,有些產品還有防偽標籤查詢系統)。切記千萬不要跟剛認識沒多久的朋友隨意到某家診所,或者聽信某些誇大的推薦(如超級名醫或超級便宜等)。

 

老楊在大陸醫美行業的這幾年,看到相關單位在這方面的監督檢查管理等工作,已經做得非常不錯。對於機構平日的經營管理,醫護人力資質,機構的評鑑管理,客戶投訴,產品採購(稅務進貨系統已經聯網監督單位)等,進行了相當全面且細緻的管理。對於違法行為的處罰力道也是相當嚴重,讓違法的成本與代價提高到可能因為一件違法事件就能讓機構倒閉的程度。這樣一來,機構就不會為了節省一些材料成本或者人員成本來進行商業冒險(至少概率降低很多)。

 

最後,老楊祝福醫美時尚雜誌的所有讀者們,在求美路上都能平安,永保年輕!(如果真的不知道要去哪一家診所,用什麼護膚品,用什麼材料—那就記得每個月詳細閱讀「醫美時尚雜誌」就對啦!

 

 

 

醫美求美者,在求美路上最怕什麼?

美的達人 楊錦華

兩岸醫美經營管理專家、深耕美業十餘年具備敏銳市場觀察能力

上海漾萊 董事總經理

漾萊學院 創辦人

漾程式皮膚管理 創辦人

美加時尚顏值知識分享平台 創辦人

 

 

 

 

※ 更多本期雜誌精彩內容請至《醫美時尚》官網 http://www.dr-beauty.net

  

醫美求美者,在求美路上最怕什麼?

  

【歡迎按讚加入《www.facebook.com/drbeauty.magazine》粉絲行列 。未經授權, 請勿轉載!】

 

(source:c-cassandra,下同)   做女人一直是件很辛苦的事,背後的辛酸大概也只有女人才能理解。 然而羅馬尼亞有一位年僅22歲的女插畫家名叫Cassandra Calin,她發現了這樣的現象,再根據長期的觀察畫出「女人平常生活到底有多困擾」的10張生活漫畫,中肯到讓所有女...

一網友PO文抱怨忍受與婆婆同居八年了,現在好不容易買了自己的房子,婆婆卻要求要打一副鑰匙給他,說小姑到時候要搬過去一起住。沒想到原PO的娘家卻出了一個主意,提議打一副娘家的鑰匙給他來反擊婆婆這一番惡行。這故事遭來大批網友的討論,有人認為這種小姑湊熱鬧真的很令人困擾,但也有人表示:何必做這一套敷衍了事...

 【逃避型關係】在一起只剩下習慣 ──你不敢承認的「那不是愛」 放手,為何那麼難? 你早已心知肚明,這一段關係早猶如一灘死水。沒有活力,沒有交集,各自在不同的世界裡。有的只是消耗、爭執,及明著來暗著去的攻擊。 但因為習慣依賴,或因為恐懼孤單、恐懼面對未知,你們都騙了自己,這段關係...

愛得毫無回應…… 「我們每天幾乎說話不超過三句,有時候我問了話,半天也等不到回應。如果強烈的問下去,一定要聽到他回話,那麼聽到的,也只是我自取其辱的話,像是說我很煩人,或是說我聒噪、很吵。久而久之,我也不知道該如何和他說話了。」在關係中,感覺到和伴侶毫無任何交集的一位女性...

Facebook留言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