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經營感情和婚姻的玄妙之處,就在於如何讓兩個獨立的個體,擁有各自的空間,卻能因為共同分享的經驗,將兩人相繫、讓兩人相惜。



咖啡廣告中一句「好東西要和好朋友分享」的標語,不但傳誦多年,成為廣告界的經典之作,同時也變成社會流行語。共同分享美好的滋味,是生命中難能可貴的經驗。甚至,可以說是一種幸福。分享的雙方,必須要有相同的慧心,才能體驗出內心感受,共鳴出意在言外的真情滋味。



當我年紀還很小的時候,由於家境不是很寬裕,除非逢年過節,不是每天都有機會吃大魚大肉。父母雖不是嚴格管教子女,我們手足間倒也懂得互愛互讓。有一個尋常日子的傍晚,餐桌上竟意外出現一條魚,還沒正式上桌吃飯,我們姊弟間就開始研究如何瓜分那條魚,才能教全家人吃得盡興。



不解世事的我,好奇地問大姊:「如果一家人每個人都愛吃魚,真是很麻煩,要分來分去,而且大家都吃得不多。最好是有人喜歡吃魚、不愛吃肉,有人不吃魚、只吃肉。」大姊年齡稍長,比較懂事,她立刻發表更高明的見解:「才不咧!喜歡吃魚的人聚在一起,共同品嚐一條魚的滋味,彼此分享美食的感受,人生才有意義。如果,只喜歡吃魚不吃肉的人,和只喜歡吃肉不吃魚的人,生活在同一屋簷下,一定會很痛苦。他們各吃各的,卻無法共同體驗對方內心的感受,十分寂寞。」那年,我大概只有小學三年級左右,大姊的年紀恐怕也只剛上國中,童言童語的我們,講了一段沒痛沒癢的對話,卻讓我在一、二十年以後的生命經驗中,一一印證了其中的道理。再三玩味,便覺得人生中「分享」的經驗,實在美好。無論青菜蘿蔔、或吃魚吃肉,最可貴的其實是共同的感受。



經歷共同的感動,婚姻才能經營長久。

貴在共同感受



一個微雨的清晨,有一個很要好的朋友突然打電話給我。電話彼端的他,情緒有點低沉:「我決定向我太太提出離婚的要求。」在離婚率偏高的現代,聽到這種消息,我的反應並不是很詫異。意外的倒是他告訴我的理由。「你知道嗎?結婚這十幾年來,我幾乎沒有和我太太有過什麼共同的感動了。我們不曾一起閱讀過一本書,談過其中任何一個有趣的章節。我們甚至很少一起看電影,更別提看完電影之後,曾經就其中某一個場景、某一個片段,交換過什麼感動的心得。」他感慨萬千地說。



聽到這裡,我能深刻體會他的悲哀。或許,這也是所有婚姻很典型的問題,從一開始的熱烈,不知不覺走到疲乏的地步。一朝醒來,當初最親密的枕邊人,因為日漸減少共鳴而變得面目可憎。最珍貴的歲月,因為逐漸缺乏了分享感動而變得乏善可陳。



經營感情和婚姻的玄妙之處,就在於如何讓兩個獨立的個體,擁有各自的空間,卻能因為共同分享的經驗,將兩人相繫、讓兩人相惜。在平凡中,體會趣味。在尋常間,流露真情。說穿了,這個道理和經營友誼並沒有太大不同。一對知己、一雙伴侶,在本質上其實是很相近的。除了深愛對方以外,還愛上其他共同的愛好。我曾經在報上看過一則消息,報導台灣一對夫婦,他們原本經營一家中小型企業,非常成功。他們因為同時愛上旅行,於是在業務穩定之後,把公司全部交給員工經營,夫妻倆從此千山萬水、夫唱婦隨。伴侶間能夠培養共同的興趣,以愛情擴展生命的版圖,不再把生活的焦點全部集中於對方,而一起將關注放在彼此都覺得有趣的事物上,真是莫大的幸福。



有一對情侶決定要結婚了,他們跋山涉水、不遠千里去拜訪一位先知,向他請教長相廝守的秘訣。先知以慈藹的眼光看看他們,卻說了一句表面上聽來無情、實際上卻富饒深意的話。他說:「你們不要只是愛著對方,還要共同愛上別的東西。」別的東西?別的東西究竟是什麼,絕對因人而異。可能是共同的孩子、一項有趣的戶外活動、或是一種令人著迷的嗜好。而最能持久、最不乏味的東西,其實就是生命的本身。一起熱愛生活,擁有充沛的能量,分享心靈的喜悅,將是恆久維繫感情於不墜的最大力量。

隨著智慧型手機APP功能的進步,現代人能夠更有效率、跨國界的溝通。不過矛盾的是,原本讓我們交談更方便的工具,也讓人產生更多揣測跟猜疑。 「已讀」就是一個的例子:這個功能讓妳知道妳的話語已經傳遞給對方,而他也毫無疑問地收到了;本來應該要感覺非常踏實才對,然而,隨著對方的沉默,女孩們竟覺得更加心慌,開始...

  (source: dcard) 網友在DcardPO文,8月和男友發生親密行為時,保險套破了。找醫生照陰道超音波,拿藥時,醫生說要吃自費200的事前藥,吃完藥後一直很不舒服。   9月發現月經一直沒來,胸部也慢慢變大,拿驗孕棒驗孕後顯示懷孕,男友趕緊帶她去另外一家婦產科檢查...

現代女性越來越有單身走到底的趨勢,有些覺得找不到適合自己的對象,有些認為對方配不上自己,有些只是單純不想結婚...... 據collegehumor網站報導,單身可以讓你變成女強人,但也可能讓你更孤單。漫畫家Victor Rosas II畫出單身女性才有的好處和心酸,你覺得你是哪一種咧?  ...

曾經是影劇線記者的陳安儀,現在是高人氣的親職教育專家,這次受訪談「錢」,才知道她很有賺錢頭腦,也很有耐心存錢理財,甚至1檔基金一買20多年,而且來回賺了好幾趟。 撰文:劉以親 攝影:張家禎 圖片提供:陳安儀 我一直認為,女人除了會花錢, 一定也要『愛賺錢』!」媒體人陳安儀常分享親職教育和婚姻心得,難...

Facebook留言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