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文/葉怡君  攝影/Hedy Chang 造型/Kathy Hsu 化妝髮型/張瑋廷 影音/煒喆視覺影像工作坊

如果你也有追蹤林辰唏的IG,你會發現,在她的照片中,兒子是不露眼的。她花很多時間在陪伴孩子,但身為藝人,她也小心翼翼地守護著他,不讓兒子因為自己的名氣而被影響。

於是當《媽媽寶寶》發信邀約她與兒子拍攝封面後,林辰唏跟兒子有一個長長的對談。林辰唏問:「你想要拍這個封面,到攝影棚看看媽媽工作的樣子嗎?」他點點頭。「拍這個封面之後,大家會看到你長什麼樣子,有可能會影響到你的生活,那你可以接受嗎?」

林辰唏當了媽媽繼續帥!當一個忠於自我的媽媽,養出獨立思考的孩子

兒子問:「那我戴上面罩,還有人認出我嗎?就像蜘蛛人一樣。」

林辰唏莞爾一笑。對耶!脫下面罩的彼得帕克,還是可以當個平凡的高中生啊。有時候,孩子的的直接,把問題變得簡單了。

於是,林辰唏的兒子戴上的面罩,他成為《媽媽寶寶》這次拍攝的超級英雄!

 

林辰唏育兒觀:給孩子彈性,讓他擁有自己的進度

生了孩子之後,他們搬到了花蓮,開了間民宿。看海、煮飯、 種菜,過著簡單的小日子。林辰唏種菜的哲學就是:不施肥。植物會選擇自己想要長在哪裡、長成它們喜歡的樣子。這跟她養小孩的哲學有點像:「我們給他的彈性非常大,他每個階段都在改變,又有個人想法,所以常常也得到很多超乎想像的驚喜。」

就像戒尿布,林辰唏也尊重孩子有自己的進度:「有時候是我們大人很急,後來,我盡量不著痕跡地引導他,盡量不要讓他覺得被掌控。」

 

在每一次溝通的過程中,他們彼此摸索出限制跟彈性,盡量不踩彼此的地雷。爸媽和小孩,都是這樣一起長大的。

 

媽媽是演員,爸爸是導演,育兒場面超戲劇化!

或許這對爸媽是女演員與導演的組合,在林辰唏家裡,經常有戲劇化的場景發生。「因為我是演員,我要常常在不同角色間看到自己不一樣的面相。你會看到自己有多糟,你有時也會忌妒、會去傷害別人……然後你要學著怎麼去接納自己是這樣的人。」

這些演員的訓練、每一個角色的內化,竟也適用在教養上面。

林辰唏和導演男友林立書,常常宛如人類學家一般地,觀察著孩子情緒的流動。

「有時候就像是實驗。他丟情緒給我,我們也會學他暴走。告訴他:生氣,是會傳染的。就像你是一隻噴火龍,你對我噴火,我也會嚇到噴火。你悲傷,媽媽也會很傷心……所以,你要學會怎麼跟你的情緒相處。」

林辰唏靈機一動,想到了孩子最愛的漫威:「就像蜘蛛人沒辦法控制欲望的時候,他會變成黑怪啊!去傷害別人,得到更多東西。」她用孩子的語言跟兒子說話:「每個人心裡都有一個黑怪。當你的黑怪想要控制你,你就是想要大哭!想要摔東西……那我的黑怪也會跑出來。兩個黑怪打架,就會受傷。所以我會給你空間和時間,等黑怪離開。」

林辰唏當了媽媽繼續帥!當一個忠於自我的媽媽,養出獨立思考的孩子

兒子懂了,因為這是他願意理解的方式。他嚮往英雄,也知道英雄也有不完美的時候。

 

兒子金句:「吵架是要找到解決問題的方法。」

這時,林辰唏回頭問兒子:「今天早上和爸爸決鬥的事,可以跟編輯阿姨分享嗎?」

兒子點點頭,說:「今天早上爸爸把我的麵包吃掉,我很生氣,就跟爸爸吵架。」後來爸爸踢到熱水瓶,打翻了水,一時怒氣上來,也對小孩大吼,兩隻黑怪就打起來了!

「那你當時在幹嘛?」我們問林辰唏。她聳聳肩說:「我在旁邊擦地啊!後來他們離開彼此一下下。我問兒子:你需不需要我?我能為你做什麼?大概花了一兩個小時的時間,他們又彼此道歉、和好了。」

他們的兒子有個金句:「吵架是要找到解決問題的方法。」儘管看起來似懂非懂,他其實都在用自己的方式去消化爸媽的道理。

作為媽媽,林辰唏很帥氣。她讓我們看到,女人可以做一個忠於自己的媽媽,也可以讓小孩,當一個有獨立思考能力,忠於自己的孩子。

 

林辰唏當了媽媽繼續帥!當一個忠於自我的媽媽,養出獨立思考的孩子

※原文刊載於2020年08月號《媽媽寶寶》402期。

※原文連結

※延伸閱讀

藝人林辰唏與孩子的分離練習!不因為兒子放棄夢想,離開,是為了再回來分享彼此的故事

許孟哲&趙孟姿的肚中女兒跟他們一樣愛搞怪!用手擋臉、故意貼肚子太近,就是不讓大家看到她的正臉照!

 

※更多精彩內容,請見【媽媽寶寶懷孕生活網】https://www.mombaby.com.tw/

※本文由《媽媽寶寶mombaby》授權刊登,未經同意禁止轉載!

撰文/Sam;整理/編輯部   一開始要請大家仔細檢視2021年的保養功課是否做足?是否出現哪些肌膚老化狀況或是其它肌膚問題?再來回想2021年的生活環境、習慣、飲食等種種,這樣可以找出對於肌膚老化的因素,有效對抗老化!在2022年的開始,才能輕鬆有效率的保養肌膚。   &nb...

撰文/陳世棟醫師;整理/編輯部   幹細胞從1960年代被發現,到現在己經有將近五十幾年的歷史了,隨著科技的發展,幹細胞在臨床上的應用也愈來愈多,例如最近有關新冠肺炎的輔助性治療、僵直性脊椎炎、腦梗塞、心臟梗塞等的病人都有不錯的效果,甚至對於很多慢性病也有不錯的實驗數據,除了疾病之外,幹...

文字/江皇樺律師;整理/Nina   麻醉在醫療上存在一定的風險,因此患者施作的療程需要進行麻醉,院所及醫師都應主動告知麻醉相關風險,經由患者或關係人同意後須簽署麻醉同意書。近期就有相關糾紛指出,在未簽同意書的情況下就被執行麻醉,院所可能觸犯哪些法規?為了保障自身權益,簽署同意書又該注意...

撰文/醫美時尚   近期,我在林聖山醫師臉書粉絲專業上,看到一篇有關「山寨鳳凰電波燙傷」的文章,引發了我的興趣,進而有了「總編Talk」這個單元,主要是探討醫美亂象和不為人知的祕密。本期我與林聖山醫師進行深度專訪,了解這個案例發生的事情經過及後續如何治療,以及分享我對於此事的看法,希望大...

Facebook留言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