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晚婚族想求子 這些事別忘了確認

整理撰文/編輯部

 

根據內政部2019年人口統計資料顯示,女性生育第一胎的平均年齡是31歲,其中超過35歲者佔23%。儘管晚婚、晚育已是趨勢,但也伴隨著許多妊娠相關問題,妳必須要關注!

 


 

現代人追求自我實現,往往將婚姻、育兒計畫往後延,許多女性高齡生育已經不是新鮮事。根據國際婦產科聯盟(FIGO)定義,若懷孕時年齡超過34歲、生產時年齡超過35歲,就算是「高齡產婦」。當年齡漸長,體力與身體機能會開始逐漸下降,包含心血管疾病、妊娠高血壓、妊娠糖尿病、胎盤早期剝離或前置胎盤、子癲前症等妊娠合併症風險的大增,發生不孕、流產、死產、胎兒染色體異常的機率也會提高。

 

 

評估生育能力 卵巢功能是關鍵指標

許多年屆生育高齡的女性受孕不易、求子困難,排卵針打到肚子整片瘀血,依然難以圓夢,在人工生殖這條路上,和丈夫耗費了大量時間與金錢,不僅面臨巨大的健康風險,精神壓力更是巨大。因此,國民健康署呼籲國人,若已年屆適合婚育年齡,也有生兒育女的打算,在條件許可之下,還是建議儘早生育,不只對寶寶的健康較好,對媽媽來說也可降低生產風險。

 

卵巢功能衰退,勢必會影響受孕能力,也會提高流產、早產風險,所以若要評估生育能力,卵巢功能就是一項關鍵的指標。卵巢功能包含「卵子數量」和「卵子品質」,是評估女性生育能力的關鍵指標。若想知道卵巢功能是否正常,可利用抽血方式來檢驗血液中的「穆勒氏荷爾蒙(Anti-müllerian hormone,AMH)」數值。因此,建議有懷孕打算的女性讀者可將「AMH數值檢驗」列入年度健康檢查的項目,提早瞭解身體狀況,也為生育計畫做好準備。

 

 

 

提早補充「懷孕三寶」 對寶寶發育更好

為了孕育健康的下一代,建議從孕前就要適量補充「懷孕三寶」,那就是葉酸、碘和鐵。

葉酸:有助胎兒大腦及神經管發育,並降低流產機率。由於葉酸是水溶性營養,無法存儲在體內,建議額外利用保健品補充。

碘:可預防影響胎兒腦部及神經發展,可從含碘鹽、海帶、紫菜中攝取。

鐵:預防缺鐵性貧血造成的胎兒早產,可從紅肉、肝臟、豆類、深綠色蔬菜中攝取。

 

此外,備孕女性應少喝手搖飲料,避免攝取過多的精製糖,也要避免使用塑膠容器裝食物,減少發炎反應的產生。在生活習慣方面,少熬夜、睡眠充足,維持規律的運動習慣,加上適度的飲食調整,自然能維護卵子品質,讓身體保持在最佳狀態。

 

 

 

冷凍保存卵子 懷孕也可超前部署

若目前沒有生育考量,但確定自己會成為高齡產婦,不妨儘早評估卵巢功能,考慮是否要利用人工生殖(人工受孕、試管嬰兒等)來受孕。近年「凍卵」議題也頗受關注,許多女性都懂得藉助生殖醫學科技來保留高品質卵子,可說是一種「超前部署」。由於年紀愈輕,卵子品質愈佳,因此建議可在30~35歲之間凍卵,數量約10~15顆,最符合經濟效益。

 

最重要的是,千萬別忘了維持輕鬆愉快的心情,才是受孕容易的秘訣之一。無論如何,我們都應該瞭解並善待自己的身體,才能輕鬆備孕、喜悅迎接孕期喔!

 

 

 

 

※ 更多本期雜誌精彩內容請至《醫美時尚》官網 http://www.dr-beauty.net

 

晚婚族想求子 這些事別忘了確認

 

【歡迎按讚加入《 https://www.facebook.com/drbeauty.magazine》粉絲行列 。未經授權, 請勿轉載!】

 

(圖片擷取自今日頭條,僅為示意圖) 【情感案例實錄】 圖文無關 讀者來信求助問: 我以前有一個非常賢惠的老婆,我們結婚時一貧如洗,但她陪著我創業。那時,我們一人推著一輛三輪車,風裡來雨裡去。我買菜,她賣豬肉。 為了省錢,我們租了一間頂樓的隔間,只有十來平米,放一張硬板床,一張桌子,還有一間十分狹小...

    (示意圖-圖片翻攝自cache.baiducontent) 40歲林心如與31歲許瑋甯這一對好姐妹,各自將自己的生活與事業經營得有聲有色究竟30歲之後的我們,要如何過,讓自己變得更好呢?可以參考以下這幾點... 1、這個年齡已經不允許你不成熟 當你無力把握命運中的某種愛...

我今年27歲,一年前剛剛碩士畢業。我學的是醫科。考上大學的時候,母親當著全村人的面說,「你是我的驕傲」,然而時隔兩年之後,我卻變成了母親的失望。 我出生在一個普通的農村家庭,上面還有一個打我5歲的哥哥,家裡以種植果樹為生,最多的是桃樹,條件不算太差。不過家裡的所有收入,都是以勞動力為基礎換來的。 ...

翻拍qidian下同 2016年5月10日,瀋陽小夥用840個魔方拼出心上人頭像,表白遺憾遭拒。 這面魔方牆高2.6米,寬1.37米,一共用了840個魔方。能看得出來,拼出的圖案是一個長發飄飄容貌清秀的年輕姑娘。 這幅拼圖的主人是一名魔方愛好者,這個巨大的魔方拼圖是他熬了三個晚上拼出來的。 他告訴...

Facebook留言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