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有了車子,有了房子,還有一組全新的衣櫃、最近老闆還幫妳加薪!但為什麼妳還是覺得整個人浮浮的,完全提不起勁?哈啾!妳也許已經加入了富流感症候群……。

ILLUSTRATION:SOLEDAD  TEXT:IRIS YEH 

半夜兩點的截稿夜,雜誌編輯Emily已經在網路上買了一件大衣、兩雙鞋子。每到了截稿期,逃避寫稿在夜晚形成了一種集體焦慮,FB上一堆編輯朋友正鬼哭神號,一下說自己再買就要剁手指,一邊卻又用盡了各種關鍵字尋找需要或不需要的單品。糾糾結結、反反覆覆,內心的小劇場跟想要買的那雙高跟鞋,不斷上演十八相送,卻總還是在最後一刻把信用卡號填上,買了!

妳得了「富流感」嗎?│ELLE 她雜誌

「我一定要逛購物網站才能紓壓!」Emily說。「皮革的氣息、絲綢的觸感紋理以及拆開包裝紙的沙沙聲都讓我上癮。」她的三個衣櫃裡,塞滿了一年只會穿到一次的衣服。每到週末,她總是把屁股黏在椅子上加班,但明明在家寫稿一天,真正寫稿的時間只有一小時——因為,其他七小時,都在上網瀏覽商品了!對她來說,「買東西」這個動作,可是比一杯雙倍濃縮咖啡、蠻牛、維士比加椰奶(建築工人的獨家配方),都還要提神得多。

比如抽菸,看著裊裊上升的煙霧,才能暫時安撫自己的情緒。而購物癮也像焦慮、寂寞和自卑一樣,是一種情緒的翻騰,研究美國廣告的朗諾法柏說,有些症狀嚴重的購物狂,甚至會把購物的亢奮拿來跟吸毒的興奮相比,她們認為下手買東西的一刻,比性高潮更刺激。

但,為什麼買了還是不開心?

因為上癮之後,妳會想要比多再多更多。獨立製片人約翰.葛拉夫、作家大衛.汪與經濟學教授湯瑪士.奈勒,一同在《富流感:工作超時、壓力破表、猛划手機、不買會焦慮,21世紀最恐怖的社會傳染病》(三采出版社)這本書中創造了一個新名詞:富流感(Affluenza),這是一個社會傳染病,病因是欲望過多,導致負荷過度,負債累累,焦慮不安又虛耗浪費。

不如先看看以下的表格,自我診斷一下妳是否也是富流感患者:

  • 妳曾經為了血拚而去度假嗎?
  • 妳的話題經常轉向妳想要買甚麼?
  • 妳曾經利用購物來療傷止痛?
  • 工作一整天,妳的體力已經耗盡?
  • 妳幾乎每一餐都要吃肉?
  • 妳沒有能力指出至少三種妳家附近的植物?
  • 當妳拿到年終獎金時,妳的第一個念頭是:我要怎麼去花掉這筆錢?
  • 妳就算沒有要買東西,也想要去百貨公司閒逛,把它當成假日的休閒活動?
  • 上一通跟家人通的電話,已經是一個月前……。

如果妳有四項以上打勾,妳的體溫可能正在快速上升,必須服用兩顆阿斯匹靈,扶著心口坐下來好好檢視自己的生活了──仔細回想一下,妳是不是常常覺得自己的生活永遠不完美:衣服永遠少一件,電腦的速度永遠像烏龜、冰箱為什麼不能製冰?大螢幕電視比客廳牆面小了六吋……而這些不完美,在妳的眼中,都像雪白牆面上的一抹蚊子血,格外刺眼。為了滿足這些需求,我們只好拼命地加班,超時工作──我們穿著為上班而買的新衣服,開著還在付貸款的車子趕著上班,然而辛苦工作的目的,只為了繼續負擔為上班而買的衣服,以及往上班的路上要開的車子,並且,讓我們繼續住在一整天都不在的房子裡。這樣的空虛感只好用物質來填平。不知不覺中,我們才發現自己的生活,已經被不需要的東西塞爆。我們不斷地在超市買東西,回到家才發現,抽屜裡還有一堆沒開封的罐頭;買了一堆衣服,但老公卻抓抓頭說:「這件洋裝跟昨天那件不是同一件嗎?」美國社會心理學家大衛麥爾斯說:「第二片派或第二個一百萬,永遠不像第一個那麼美好。」而富流感的癮頭之苦就在於:再多也不夠。我們常常是為買而買、為紓壓而買,卻很少是因為「為需要而買」。許多人往往買下非常昂貴的音響,卻不知道自己最愛哪一類型的音樂,大衛麥爾斯說,這樣的病態購買行為中通常隱藏著憤怒與焦躁,購物這件事,成為逃離現實、進入幻想的通道──然而這樣宣洩壓力的購物方式,卻也讓我們永遠存不了錢。

抵抗富流感有疫苗

但要抵抗富流感,並不是要妳不購物、不加班,過著不食人間煙火的日子,而是要平衡工作與休閒時間的比重,把錢投放在值得而需要的好東西上。如此一來,妳的錢和時間,才花得有意義,不致令妳空虛焦慮。其實,已有幾個文化指標都顯示,原本在假日以逛大賣場為休閒活動的美國人,正在培養對抗富流感的免疫力。比如說,打高爾夫球的人變少了!從事家庭園藝的人卻增加了;小型油電混合車的銷售量節節高昇,大型休旅車的銷量則往下滑落;許多年輕世代甚至更傾向租車,或是靠單車或大眾交通工具走透透。

有幾個小撇步,可以增強妳的富流感抵抗力:

  1. 保留緩衝區域,擺脫立即消費的衝動

我們常常有這樣的經驗:好不容易定存了一筆錢後,又陷入是否要提高定存額度,或把這筆錢拿來度假的天人交戰中(畢竟為了這筆定存,苦了這麼久!)。最後腦波弱的我們往往選擇先享樂,畢竟腦袋裡的壞天使總是說話比較大聲!

《讓你荷包失血的思考謬誤》(商周)這本書中建議我們可以保留緩衝區域,意味著在感受到必須選擇的壓力當下,妳不要立即作決定。這就是所謂的「時間不一致性」。將決定與執行間隔一段時間,便能漸進消除立即消費的衝動。

  1. 利用刪去法,除去爛蘋果

在行銷人員要賣妳東西時,他們會運用誘餌效應,藉此引導妳的思維──比如說賣車的廣告不主打車的性能,反而強調這一家人的笑容多幸福;百貨公司不強調這款棉被組有多溫暖,反而強調折扣很低不買可惜;而理財顧問在賣金融產品時,也會先拿一個比較爛的蘋果推銷,誘引妳對另一個比較沒那麼爛的蘋果買單。這種種行銷上的陷阱和誘惑,導致我們買了一堆爛蘋果,卻沒有一顆好蘋果,使妳誤以為自己需要更多的蘋果!最簡單的法則就是:刪去。如果妳的理財顧問推薦一系列投資產品,記得先把投資報酬率明顯過低的選項刪除,然後把他臭罵一頓。

  1. 擬出預算上限

美國經濟學家馬修瓊斯,曾經觀察eBay拍賣禮券的情形,這些禮券同時提供直購和競標,最後往往以競標方式結標,而且高於直購金額。買東西不是一種比賽!但是女人天生擁有競爭和必勝的信念,也常讓我們失了理智,看到別人擁有,就以為自己「必須」要擁有那件其實剪裁不那麼合身的衣服、大了一號的鞋子。在買東西的時候,在心中先擬定出價上限,並且在每個月初列出自己需要的商品清單,可以幫助自己釐清「需要」跟「想要」的東西。

  1. 遠離吃到飽的舒適圈

尤其是手機,許多人就是喜歡吃到飽,可以盡情地上網、打電話,專家研究人們之所以如此著迷吃到飽,是因為「保險作用」——人們討厭月底看到帳單金額的不安全感,因此刻意選擇更高的費用,如此一來,就不知道自己的實際花費,藉此逃避自己的不安。研究顯示,聽到收銀機敲打聲,或是坐計程車時,每一次跳表都會讓我們坐立難安……當費用固定,我們才能放鬆——這就是「計價表作用」。但換個角度,我們其實可以好好利用這計價表作用:盡量在生活中逐項付出所需金額,會讓我們省去不必要的開銷。比如妳總是花了一大筆錢繳健身房月費,卻因為加班而從來不去使用,若改成逐次計費的運動中心,是否就可以每個月省下一千多元的支出?

  1. 先大掃除再買

約翰.葛拉夫為了拍攝《富流感》紀錄片,特別跑去訪問史雲生醫師,他發現很多病人都有稱之為「物質擁有過勞症」(possession overload)的毛病,太多的東西把我們的生活塞滿,而引發焦慮。其實很多東西,妳早就有了!在買之前先確認自己是否已經擁有該項物品,在整理的過程中,妳會懊惱自己怎麼買了這麼多東西,這會壓抑妳的物慾,打消妳亂買的念頭。而買到真正需要的東西,也能讓購物的快樂感倍增。

 

【原文刊載於《ELLE 她雜誌》2015年3月號,更多精采內容請上《ELLE 她雜誌》官方網站;《ELLE 她雜誌》官方粉絲團。未經授權,請勿轉載!】

西方人說:「Leaderisreader.」(領導者一定是閱讀者) 每個人接受新知的方式不同,有人透過看、有人透過聽、有人透過親身體驗,無論如何,閱讀是最有系統獲得知識的方法,它也許慢,效果卻最深遠。 在一年一度的辯論大賽中,這個題目成為總決賽的題目。她主張被愛是比較幸福,不管甲方同學辯論的多激烈...

999年冬, 男孩和女孩在歐洲遊玩而相識…半個月之後, 他們回了台灣…他們並沒有再聯絡… 女孩19歲生日那天 , 意外地收到了一封語音留言。 語音信箱那頭傳來那男孩的聲音, 略帶生澀地唱著生日快樂歌…然後短短地幾句話, 祝福著女孩生日快樂&h...

台北今天下著小雨. 在車多的街頭.. 偶爾會開著車窗往外看去. 看著騎著車,穿著雨衣的機車騎士的無奈.. 交警的賣命.. 不知想起了七年前的我和你.. 我總是在坐在他的車上想起了你. 也許是因為,和你在一起的時侯.  我們總是用開車會塞車...

請別輕易鬆開我的手,一鬆之後 這也許就是我們在人生中最後一次牽手 請別輕易鬆開我的手,一鬆之後 這一刻起也許我的眼淚就不聽使喚滑落 請別輕易鬆開我的手,一鬆之後 茫茫人海中我會像隻迷途羔羊四處張望 請別輕易鬆開我的手,一鬆之後 在往後的日子裡只能靠著餘溫來回憶你 請別輕易鬆開我的手,一鬆之後 而今...

Facebook留言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