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和好友的相處:要迎合?還是作自己?

和好友的相處:要迎合?還是作自己?

文化適應(Acculturation):文化多元固然是件好事,但長期沉浸在截然不同的文化環境時,往往會讓自己喪失原本的獨特性。

嘿!對於這樣的開頭,是否感到似曾相識?感覺是可以用,但以自身經驗來說又好像有點不正統。往往對於外來文化都抱持著全盤接受的態度,我們總是有著「外國的月亮比較圓」的想法,卻忘了月亮的圓缺,不過是角度陰影的變化而已。你與好友間的相處亦然,一開始對方就像國外的月亮一樣,什麼都好,但在相處的過程當中,是否忘記你自己本身擁有的特色與優點?

 

【文/Koobii編輯部  圖/Koobii高校誌】

 

文化是融合而非取代

走在街上,總是看到形形色色的人,有些特別突出的打扮,你也會默默地幫他們冠上「日系」、「拉丁系」、「韓系」等名稱,但就是不會出現「台灣系」,跟台灣文化作連結的詞彙不外乎是「俗氣」、「水準不高」等,發現了嗎?台灣社會已經漸漸被外來文化潛移默化到找不到欣賞自己的角度了!這就是「文化適應」現象,或又稱為「涵化」(Acculturation),是指支配與從屬地位關係不同的兩個群體,由於長期直接接觸而使各自文化有所變化或融合,這便是一種「文化適應」(Acculturation)的現象,最著名的例子非「美國文化」莫屬了,美國的人種複雜連帶文化也多元,有「文化大熔爐」之稱,換個方向想「熔爐」也代表某些文化要被「去蕪存菁」,如印地安文化就是一個例子。

 

原文刊載於《Koobii高校誌》2013年,更多精采內容請上《Koobii高校誌》官方網站;《Koobii高校誌》官方粉絲團。未經授權,請勿轉載!】

分手1天后 假若我們相遇 我會看著你的眼睛 用淚水告訴你 不願意看你離去 只要你回頭 重新開始多少次我都願意   ...... 分手1週後 假若我們相遇 我不知所措 直到你消失在人群裡 我才知道 這個夜晚陪伴我的 只剩下哭泣   ........ 分手1個月 假若我們相遇 我會...

有一天 這些都會過去的 想到這結果 我就欣慰               再怎麼累死人的愛 再怎麼累死人的恨 都會過去     失眠 被冤枉 塞車 太窮了 都會過去     &n...

過去的艱困由你扛,接下來的挑戰我們一起面對!   台北市立聯合醫院婦幼院區新生兒科主任陳佩琪(柯文哲妻) 我和柯文哲認識不到一年就結婚了,人結婚前總會挑一些好聽的來說,我發現我先生的成長背景,特別是在記憶中比較不願碰觸的那一塊,我是看完這本書才知道的,我和先生都是台大醫學系畢業,成長的背景...

    她和前男友相戀了六年, 前男友都沒有娶她的意思。 於是她選擇了結束六年的感情。當她遇到現在的老公時, 見第一面時,她說她想結婚了。她老公只是笑了笑, 在一起吃了頓飯,很開心,第二天各自回家告訴父母, 一週後他們就訂婚了, 兩週後他們結婚了, 現在四年了. 他們有一個三歲...

Facebook留言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