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不愛了,其實就是最好的答案

我其實是一個沒有什麼耐心的人。

 

尤其面對朋友的失戀,我真的要承認,自己其實是一個很冷血的人。經歷過越多,最後我明白一件事:外在的傷口可以看醫生,但心裡的痛,除了自己消化,沒有人幫得了你。我能做的,也只是在身旁陪著。我真的無法多安慰些什麼。因為剛失戀的人,大部分耳朵都很硬。他們能聽進去的,都是自己想聽的話,但偏偏我又不是一個喜歡講別人喜歡聽的話的人,總而言之,我很直接。

 

前天晚上,花花哭著對我說:「他不愛我了。」(那個晚上,這句話重複了少說八千四百六十一萬次。)講到連隔壁桌的客人都聽到了。我眼角餘光瞄到他們從一臉感興趣到一臉厭煩的樣子。我也在極力克制,不要讓自己變成那個樣子。但我才剛發完高燒,大半夜的,被叫出來喝茶而不是喝酒,已經夠讓我傷心了。而花花除了講這句話之外,其他時間都在哭。

 

花花一直以來都是個很美麗的女孩,懂得打扮,也懂得交際,所以感情上幾乎沒有空窗期。只是交往得快,分手也分得很快。每分一次,現在這種情形就要上演,我就要被叫出來看她哭,哭到妝花了,鼻涕流到手上,假睫毛歪了,眼淚一顆顆滴到她新買的碎花裙上,暈開。

 

「妳說,怎麼會這麼突然對我沒感覺?他居然說他發現他不愛我了,好不好笑?我現在懷疑,他根本沒有愛過我。」花花邊哭邊說,口齒不清,不過我還是聽懂了。

 

我聽著她重複地說,再看著眼前的這一幕,突然覺得這種感覺一點都不陌生。在人生中幾次失敗的愛情裡,偶爾就是會遇到一個突然不愛你的人,使你措手不及。但我們都別無選擇,畢竟愛這件事,不是要求就可以達到的。

 

或許,大部分的人都有這樣的經驗,當你愛得正濃正烈的時候,你深愛的那個人,突然在你雙手擁抱著愛情,帶著興奮雀躍的心情期待著未來時,對你說:我不愛你了。

 

然後你震驚了、心痛了、無語了、不能呼吸了。心中浮現的第一句話,就是「為什麼?」,然後不停地放任自己在為什麼三個字裡鬼打牆,不停地想要知道「為什麼不愛了」?

 

接著就冒出一堆問句:

為什麼不愛我了?

是我做了什麼事情讓你不開心?

還是你愛上別人了嗎?

不可能,昨天還好好的,為什麼今天就說不愛我了?

是不是有什麼委屈?

怎麼可能說不愛就不愛了?

 

 

其實不愛就是不愛了,再多的「為什麼」,都只會成為束縛自己的那條繩,纏繞得越多,越讓自己沒有辦法呼吸。

 

我只能說,談了幾次戀愛,我認清了什麼都有可能。以前年紀小,很多事情都喜歡要一個答案,但是答案出來了,如果不是我們想聽的,不是我們可以接受的,我們又會說對方說謊。其實不愛了,就是一個最好的答案。

 

什麼個性不合、什麼家裡反對、什麼你牙膏擠錯了、什麼妳愛亂買東西、什麼隔壁老王跟菜市場賣豬肉的林阿香搞暖昧,那些都不重要,重要的是他不愛你了。

 

但「不愛了」這個原因,往往讓人最難看破。因為我們不敢置信,愛怎麼會消失得這麼快,對方一定有什麼苦衷。然後我們會開始找各種讓自己好過的方法,來告訴自己:其實情況並沒有那麼糟。再幫對方找理由,讓他不要變成自己憎恨的人。

 

其實什麼理由,最後的結論,都是不愛了。

 

 

為自己找好過的方式很簡單,為對方的行為找藉口更是容易,最難的是看清「不愛了」這個事實。它很殘酷,更是需要勇氣去面對,但是如果不看清,只會讓更多謊言摀住眼睛。最後真的瞎了,失去了時間、失去了自己,忘了面對之後才能夠真正的快樂。

 

深愛的人不愛你了,就好像世界末日一樣,不過大家都忘了,這世界從未曾末日,好幾次我們以為它真的會消失,不管是什麼樣的猜測、預言,世界還是好好地陪著我們走著。

 

換個角度想,至少對方很誠實,不是嗎?

 

 

轉自女人迷

撰文/陳庭鵬博士;整理/編輯部   根據統計,台灣的糖尿病患者人口數已達200萬,其中九成以上屬於第二型糖尿病,近年已躋身國人十大死因,更常伴隨著許多慢性疾病。如何擺脫糖尿病的威脅?關鍵就在穩定血糖!     當我們進食後,食物會進入腸胃道被消化、分解,產生葡萄糖,隨...

撰文/Nina;本文感謝保力得國際生醫提供專業諮詢   現代人生活步調緊湊、精神壓力大,連帶影響睡眠品質,不論是翻來覆去無法入睡,還是入睡後易醒,都屬於失眠症的一種。當長期睡不好,就會導致生理及心理的健康亮紅燈,像是注意力不集中、易產生焦慮和憂鬱、內分泌失調等,特別是女性擁有更高的睡眠障...

文字提供/健康醫療網記者蔡岳宏   「有些罹癌長輩想來看醫師,卻擔憂孩子請假載送麻煩,乾脆不來檢查了。」多發性骨髓瘤好發於長者,是台灣數十年發生率竄升最高的一種血癌,不過臺大醫院血液腫瘤科主治醫師黃聖懿臨床上觀察,有些長輩因畏懼、頻繁回診打針困難,竟不願治療。他鼓勵患者,多發性骨髓瘤治療...

文字提供/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渝樺   針灸擺脫鼻過敏藥物束縛!中西醫整合針灸特別門診楊龍駿醫師表示,過敏一直是多數人普遍認為不可能根治的疾病,強調這是錯誤觀念,其實過敏症狀可以慢慢消除,建議民眾如果藥物治療不甚理想,可用針灸治療減輕症狀,甚至可以擺脫藥物束縛。     ...

Facebook留言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