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我的朋友並不少,不過,如果要細分的話,一種叫作真的朋友;一種叫作熟人。

所謂朋友,是指道同而相為謀的人;所謂熟人,則是道不同但在某些地方必須相互合作的人。

其實,在我成長的路程之中,仰賴朋友之處多得難以計數。所謂的仰賴,又是心靈上比物質上多得多。我很幸運,不曾為了友情而痛苦,即使借了熟人錢,他賴了帳,也未嘗影響我的生計,因為,我還是只能量力而為,也因讀了法律系而恪遵教授囑咐「絕不為人做保」的原則,並沒有為朋友拖累過。

但我相信,在人情味很濃的台灣,因為朋友而受累的很多很多。可能有人在小學時就曾被同學警告:「你如果不幫我,就不叫朋友。」所以從小就知道要講義氣才夠朋友,青春期就有「換帖兄弟」或「閨中密友」,凡事為朋友赴湯蹈火,在所不辭,變成一種不辨是非善惡的愚忠。

有人為了這份義氣變成殺人犯,或犯下了傷害罪。追究起原因來,他竟什麼也不知道,只知道是老大要他去砍人,或是替朋友出口鳥氣,他就盡心盡力地剷除「我朋友的敵人」。這是沒大腦,也沒想清楚,別人是拿你當朋友,還是用你借刀殺人。真正的朋友不會借你的刀殺他要殺的人。

有人為朋友丟了婚姻老婆有請,三推四請;朋友一喝,兩肋插刀,一喝酒就不醉不歸;不管家中有無生活費,在外吃喝嫖賭買單時一馬當先搶面子。曾經看過一個被忍無可忍的妻子和兒女「趕出家門」的老演員聲淚俱下地哭求同情,說:「我這一生所有的積蓄都被朋友倒光,老婆還因我從不聽勸告,不為她想,最後要求和我離婚,你說我錯了嗎?」他確實錯了,只是旁人都噤聲不語,因為他已經夠慘了,何必再說不中聽的話呢?你那麼博愛,也該先重視自己的糟糠妻和小孩,不能在小孩沒奶喝的時候,把錢借朋友還賭債。真正的朋友,可不會不為對方著想,老以自己為優先。

很多人還為了朋友借錢傷透腦筋。不借,傷感情;借了,一見面就尷尬;又怕他從此避不見面,就是賠了錢又折了友誼,只會恨他一輩子。唉!真正的朋友,不會把你當銀行。我的同學有三分之一都在法院當法官,他們要我再三叮嚀大家:請朋友吃飯,大可慷慨,但不可借錢給朋友,通常是沒有友情又沒了鈔票,大家反目,非常難看。

余秋雨在《關於友情》一文中有令人莞爾的論述,他說:「我認為,世間的友情至少有一半是被有所求敗壞的,即便所求的內容戶,一看不是壞東西。讓友情分擔憂愁,讓友情推進工作……友情成了忙忙碌碌的工具,那它本身又是什麼呢?其實,在我看來,大家應該為友情卸除重擔,也讓朋友輕鬆起來。朋友就是朋友,除此之外,別無所求。」

屈指算算,你有多少無所求的朋友?

畢業那年,她到外貿公司應聘。接待她的是兩個年輕的男子。一個偏分頭,一個短平頭。一樣的年輕,一樣的英俊。面試的內容很簡單。簡短地問了幾個問題之後,兩名主持者就開始扯到了別的事情上。短平頭很能說,不管她願不願意,天南地北地胡侃一通。言辭之間,錯漏頻出。她是個認真的人,容不得半點錯誤。於是坐在他們對面一個...

在我避開正組長的耳目,鬼鬼祟祟地叫過副組長華梓請求再背一遍《誠實的孩子》來代替別的課文時,我絕沒想到,我和華梓會在十餘年後重演這段歷史。與十餘年前不同的是,那次是背課文,而這次是有關愛情的承諾。那時我們上二年級。我7歲,華梓8歲。準確一點說,是14年後,當我聽說華梓毅然辭去在青島的工作而開始單乾時,...

他和她邂逅在火車上,他坐在她對面,他是個畫家。他一直在畫她,當他把畫稿送給她時,他們才知道彼此住在一個城市。兩週後,她便認定了他是她一生所愛。那年,她做了新娘,就像實現了一個夢想,感覺真好。但是,婚後的生活就像劃過的火柴,擦亮之後就再沒了光亮。 他不拘小節、不愛乾淨、不擅交往,他崇尚自由,喜歡無拘無...

陽光再次灑下它的愛的時候,我在陽光下想你。安靜的夏天,沉悶,躁熱,還有我對你的思念。我用手遮住濃重的陽光,讓眼睛稍微瞇起,彷彿看到你的樣子。我告訴你說,每到夏天,我就會想到你。我說寂寞的時候,請伸出你的手,我在這裡,會感受到,溫暖的手,和你寂寞的心靈。我會千里迢迢趕來,來走在你的後面,告訴你,我愛你...

Facebook留言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