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管教的意義是:訓練孩子將來自己有生活的能力,所必需採取的一些手段;你必須訓練他,將來即使你不在他身邊,他一樣可以過得很好,這樣的愛才能久遠。 


當他必需承擔自己,卻又希望你伸出手來時,你最好不要馬上去幫忙,他可能會覺得你很殘酷,但無論如何你都要忍住,他才能學會對挫折的忍受力,孩子成長的過程中,這樣的學習是必要的。

生命線有一次辦青少年成長營,輔導長告訴我,有一個孩子不吃便當,想吃漢堡,他告訴那個孩子:這裡每個人都吃便當,沒有漢堡,那個孩子要求輔導員幫他買,輔導員不肯,他躺在地上打滾,我問輔導員:「後來你如何處理?」他回答:「我拗不過他,只好去幫他買了!」奉勸各位家長,如果遇到這種狀況,你要忍住,讓他繼續〝滾〞,直到他不再耍脾氣為止,界限就在這裡,要能守住。為了自己要懂得放手。

我們為什麼放手?另一個原因就是為了自己,聖經上有一句話說得很好:如果你好好管教子女,晚年必得安息!我有一個學生她已經四十歲了,媽媽還經常唸她鍋子沒洗乾淨,請問這樣的媽媽晚年能不能〝安息〞?女兒都已經四十歲了,你還在擔心她的鍋子沒洗乾淨?



這突顯出幾個意義,第一:這代表你的教育失敗,教了這麼久她還是沒把鍋子洗乾淨。第二:就是你對別人的能力沒有信心,你要相信一個四十歲的的人是有能力把鍋子洗乾淨的。第三:你要放手,不要太介入一個已經長大成人的生活。她要用什麼樣的鍋子煮東西,那是她的事,無須為她操心。

我相信一個人可以透過學習把任何事做好,即使是老人家也一樣。我媽媽不識字,去哪裡都要子女陪。有一次為了讓媽媽學習自己坐車,我告訴她我很累,不能開車載她去長庚醫院,她一聽很生氣,靠著自己的詢問,坐公車去了長庚,回來後抱怨我不關心她。但是嘗試幾次之後她告訴我:自己去醫院其實沒有那麼困難。

我並不是要大家對父母殘忍,而是要讓她感覺到,她自己還有能力去解決生活上的問題。媽媽以前非常依賴孩子,現在假日一到,她會跟我們說聲再見,騎著腳踏車,去找朋友喝下午茶。如果父母把所有的快樂都建築在你身上,表面上看起來你很孝順,其實你是在折磨他,因為你不可能無時無刻都陪著他,尤其是當你有了家庭後,那時他會感到更失落。其實他有能力安排自己的生活,創造屬於自己的快樂,當你沒空陪他時,他不會用生氣來控制親子的關係。

當一個人有能力去解決他自己的問題時,他的自我價值感會比較高。我媽媽擺脫了對子女的依賴後,恢復了對自己的信心,她現在的生活比以前充實、快樂許多,有時她還會去開導別人,我常笑稱她輔導的個案比我還多。有一次我們請一個心理專家來上課,媽媽不但和老師互動最好,課程結束時,她站在眾多輔導界學員前分享她的心情,她本來是很內向的,現在她慢慢地活化、逐漸活出自我。

我蠻鼓勵婦女朋友們,不要一頭栽進先生與孩子的世界,就出不來了,要去發掘並培養妳的興趣,否則等孩子大了,面對晚年時你會很痛苦,到時候你要放手和孩子說再見,會更加困難。 



最近,馬伊琍接受采訪時說的一段話又火了: 如果一個人天天給​​你打電話發短訊,說明他是愛你的,起碼他心裡有你。如果每次都是你給他打電話發短訊,那你就不用問了,其實他心裡根本就沒有你。 馬伊俐說:"我不懂什麼叫挽留,我只知道,愛我的人不會離開我,因為他知道,我會難過。你無法叫醒一個裝睡的人,也無法感...

故事① 家裡離公司很遠,為了上班方便,老公和他的秘書Mary,合資在公司附近租了一個公寓。 一天,老公邀請妻子去他們租屋處吃晚飯。飯桌上,妻子一直注意老公與女祕書的互動,老公也發現了妻子的眼光。 於是主動跟妻子說明:我知道你在想什麼,不過我可以向你保證,Mary和我是純粹的上司與下屬,絕對沒有別的...

麻木了,我不知道我還該不該走下去……每個人的戀愛都是很甜密的,發展快的或者一兩個月就過了這樣的甜蜜,發展慢的或者一年的時間都是在熱戀中。我感覺我自己的發展得很快,拍戀的時間很短,很短。不到半年裡,男友就逼著我說,跟他拍不起拖的人就走。當時我牽著他的手,在我說不想結婚那麼早...

數位時代來臨,你的愛情觀進化了嗎?   我們靠著數位通訊與人溝通,你的手機進化了,你的愛情觀進化了嗎? 數位策略專家艾美.韋伯(Amy Webb)認為,「至少要交往六個月,同居生活一段時間之後,才能確定對方是自己的理想伴侶。」這些血淚斑斑的艱苦愛情路,艾美.韋伯都走過,讀完她的書、聽完她的...

Facebook留言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