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細胞治療脊髓損傷 讓癱瘓病患重新站起來

採訪撰文/Miki

 

台灣約有46萬名脊髓損傷患者,高達92%都必須終身坐在輪椅上,也耗費了大量的社會成本。其實除了開刀、復健以外,現在也能利用「幹細胞療法」來治療脊髓損傷,幫助下半身癱瘓的患者康復,甚至重拾駕駛的樂趣!

 


 

什麼是脊髓損傷?

人體的脊椎肩負著兩個重大責任,第一是「成為身體的支架骨幹」,第二則是「提供脊髓神經的通道」。脊髓由脊髓延伸出來,共有31對,它們被包在脊椎的椎管中,負責傳遞腦部和周圍神經的訊號,也傳遞自律神經的信息。

 

因此,當脊髓有所損傷,會造成肢體麻痺或自主神經失調,也多少會影響身體的運動功能,甚至使感覺功能喪失。舉凡排尿或排便困難、呼吸機能障礙、自主神經機能異常、性功能障礙等,都會讓患者的生活產生諸多不便。

 

 

 

脊髓機能障礙的原因 可分為兩大類

造成脊髓機能障礙的原因可簡單分為兩大類,分別是「外傷性脊髓損傷」和「非外傷性脊髓疾病」。

◎ 外傷性脊髓損傷:

因車禍、刀槍傷、被重物壓傷、自高處跌落、運動傷害等因素,導致一個或多個脊椎斷裂或脫臼,於是骨頭碎片侵入脊髓,使脊髓失去作用。

◎ 非外傷性脊髓疾病:

因腦脊髓炎、神經腫瘤、血管瘤、血管畸形、結核性脊椎病變的併發症等因素,讓脊髓神經受到壓迫,因而逐漸失去功能。

 

在這些脊髓損傷患者當中,約九成必須一輩子坐輪椅,生活上也需要長期接受照護,又因為壽命與正常人無異,所以他們通常必須承受數十年的殘疾生涯,平均每一位患者耗費的社會成本約2500萬元,負擔可說是相當沈重。

 

 

 

接受細胞療法 讓慢性脊髓損傷有機會站起來

如今,細胞療法也能夠用於脊髓損傷治療,其原理是將幹細胞直接注射在受傷部位,幫助釋放神經滋養因子,刺激神經快速生長,讓患者有機會從輪椅上重新站起來。2020年,花蓮慈濟醫院成為全台灣首座通過衛福部審核,能夠運用細胞療法來治療脊髓損傷的醫療院所,該院在2020醫療科技展上發表了國內首例「自體骨髓間質幹細胞」治療脊髓損傷的成功案例:一位被判定為下半身癱瘓、無法自理大小便的女性患者,在接受「內生性幹細胞療法」搭配中西醫合併治療之後,逐漸復原到能夠自行站立狀態,後來更能邁開步伐走路、奔跑,甚至騎上腳踏車。

 

這項療法從取髓、注射到術後定期回診、輔助治療,整個過程至少需要12個月,費用約需89萬元,但並非所有脊髓損傷患者都適用。在取髓之前,患者必須經過詳細的諮詢及篩選,僅有2080歲、ASIA神經學分級為A級(下肢全癱及肛門無感覺)、損傷水平為第七頸椎至第二腰椎之間的患者,才有機會接受治療,而愈早介入,幫助自然就愈大。

 

花蓮慈濟醫院的這個案例,讓我們看見下半身癱瘓的患者有機會康復,甚至騎上腳踏車,重拾駕駛的樂趣,足見幹細胞療法已然愈臻成熟,將過去的「不可能」轉化為「可能」——展望未來,期待台灣的醫療科技在人體中繼續探尋、挖掘奧秘,為更多患者點燃希望,創造更多生命的奇蹟!

 

細胞治療脊髓損傷 讓癱瘓病患重新站起來

 

一、 浮雲消瘦了妳的風華正茂,一弦冷月,竊笑了冬夜的漫長。二、 原來在愛人死後,活著的人是靠著回憶繼續愛著的,所以不要以為為愛的人死就是愛,若真的愛,就為愛的人活著,活到很老很老。三、 想妳的時候,總會有熱熱的液體順著眼角留下。四、 離去,讓事情變得簡單,人們變得善良,像個孩子壹樣,我們重新開始。...

在尋找愛情的道路上有很多荊棘和阻礙,其中的一道就是「偏見」。偏見,就是阻擋在我們尋找道路上很難識別又是最大的阻礙之一的大石。這和每個人不同的成長背景和經歷有關係。世事無絕對。抱著這個念頭,會讓自己不那麼容易錯過一些美好。 都說兩性關係是最難解的謎,也是永遠都解不開的謎。這是因為兩性在思考和處事方式...

1、慢慢的才知道,太在乎別人了往往會傷害自己。 2、慢慢的才知道,對自己好的人會隨着時間的流逝越來越少。 3、慢慢的才知道,一個人要自己對自己好,因為真正關心你的人很少,有了事他們也不一定會在你身邊。所以要自己照顧自己。 4、慢慢的才知道,真心對一個人好不一定有回報,...

我告訴你說:「我今天掃樓梯,差點兒從樓梯上摔下來。」本來我以為你會安慰我說:「親愛的,小心點兒。」但你說:「掃慢點,不就得了。」 我傷心,我覺得你一點兒不愛我,不在乎我。後來,我發現我們的樓梯異常幹淨,乾淨的都不用我掃;一個月後我才發現,那是你每天抽出5分鐘的結果。 我告訴你:「我的車子壞了,我走...

Facebook留言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