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小時候,我住在現已拆除改建為大安森林公園的建華新村,成天往對面的聖家堂跑,認識了神父。除了每個禮拜天望彌撒之外,也經常一大早天色未亮,就摸黑進入教堂。幾支蠟燭點燃的微光,驅不走冬晨的寒肅,卻足以溫暖我的心。

我在空曠的大教堂裡跪下來,獨自禱告。

十一、二歲的小男孩,應該是無憂無慮、調皮搗蛋的年紀,然而,小小的我卻在那時養成了自省的習慣。

《第五項修練》作者彼得.聖吉(Peter M. Senge)曾在書中提及:「成功者普遍具有自省(self-awarenes)的特質。」我真的相信,自省讓一個人更接近生命的本質,了解生命的意義,更懂得感恩與包容。禱告讓我們心靈獲得平安,在平安中,心情沉澱下來,困擾、痛苦如塵埃般被過濾了,我們的眼睛也變得更為清明澄澈,能把自己與外在世界看得更清楚。

在俗世運轉的軌道裡,我們的一生常像陀螺一般,在庸碌繁瑣中旋轉不休。小時候是唸書、聯考、升學的壓力,長大後則為工作、業績、生計、家庭,疲於奔命,很少有機會停下來,好好想一想。

而我很幸運的,從小就養成了時常「好好想一想」的習慣。

並不是說人非得要信仰某一個宗教,也不限定是什麼宗教,但我必須承認,望彌撒的確讓我有機會時常獨自沉思,想一想周遭的人事物,想一想快樂與挫折,想一想現在與未來……哪怕只是想一想聖經小故事,都能從中得到啟發。

我記得有個聖經故事說,一位老闆出外遠遊前,分別給三位僕人百兩、十兩及一兩黃金,要他們好好運用。一段時日後,老闆回來驗收成果,第一個僕人很神氣地報告,他用一百兩黃金投資,賺回了兩百兩;第二個僕人也得意地說,他用十兩黃金賺到了另外十兩黃金;第三個夥計卻捨不得花用,小心翼翼地藏在床底下,所以還是只有一兩黃金。老闆很生氣,就將第三個僕人趕出去。

我小時候聽到這個故事時百思不解,覺得這個老闆未免太現實、太不通情理,就算第三個僕人沒有好好利用那一兩黃金賺錢,但也沒有做錯事呀,為什麼就殘忍地把他趕出去?

一個講求慈善、寬恕與愛的上帝,為什麼會這樣嚴懲沒做壞事的人?

隨著年齡漸長,對於這個小故事,我卻有了另一番體會。

如果說,黃金代表上天賜予我們的潛能或天賦,哪怕只是區區的一兩,也應該被妥善運用。擁有一分力量,就讓一分力量發揮出來,而不是畫地自限,白白浪費。換言之,當造物主按照每個人的不同特質,給予不同的才華、能力、智慧,而我們得到了後,卻什麼都沒有做,不就是辜負、違背了肩負的使命,犯了嚴重的錯誤?

這個耐人尋味的故事,同時引發某種聯想,告訴我們不要妄自菲薄,草率斷定自己不可能創業,或永遠不會成功。其實,若能依照自己的特點,發揮長處,哪怕是最微小的能源,只要點燃,同樣能散發美麗的光采,照耀、溫暖這個世界。

或許有人會發出不平之鳴,為什麼老闆給三個僕人的錢差別那麼大?

平心而論,每個人都是不同個體,擁有不同特質,有人IQ特別高、有人喜歡理工、有人偏愛文學、有人適合當祕書、有人適合當上班族、有人適合創業……就像我,從小功課不好,在學業成績優異的兄長面前抬不起頭來,卻還是不用功,只偏愛作文、演講、做白日夢、喜歡社團活動、貪看各種小說、電影,若按照社會一般升學至上的眼光來評價,我簡直是無可救藥了。

誰能想像那樣的我,會有日後的發展?

人的特質不同、天賦不同,無法量化來看。



人會瘦,因為他思念別人。人總是被思念折磨,在思念裡做一頭可憐的流浪狗。我們每一個人都是被有條件地愛著,也是有條件地愛著別人。不必心灰意冷,既然知道世上沒有無條件的愛,你應該努力使自己更具備條件去愛,同時也該學習忘記一些條件去愛一個人。愛情最恐怖的地方,他愛你,不代表他不會背叛你。他背叛你,也不代表他...

世風日下,真正的好朋友, 現在已經很難找了...... 懂得心領神會才算好朋友?我覺得朋友就是因為抱有這種想法才會失去聯絡的...你可能一天抱有這種想法就有可能一年有這種想法什麼都不說什麼都懶得說於是當你回過頭來相和你好朋友聊聊時他已經和你相隔千里了他或許不再是你所認識的他了他就像是個陌生...

一個陰雨過後的艷陽天收到你的來信,見到你談愛情,心有戚戚焉,備覺溫暖。上週,一個陷在兩難愛情的男子問我,怎樣才叫他的真愛,如何取捨?我想了想,說:『哪個人讓你相處起來快樂自在,哪個人可以讓你分享大小事情,不擔憂對方會反對或介意。』我想,那是真愛、是適合、是你們比別人更多機會走更長遠的路。我不知道這...

>人生有很多時候,需要盡力而為。例如:爭取好的成績、應徵一項工作、累積專業知> 識。但是,在愛情的互動上,不妨放輕鬆一點,量力而為就好> ,不必費盡全力。>> 愛,要愛得輕鬆自在,才會快樂。>> 愛,若愛得死去活來,頂多得到一時之間的轟轟烈烈。火光熄滅之後,只會剩下悔不> 當初的灰燼。>> 相愛,是...

Facebook留言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