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一道海岸線孤零零的立在天涯之邊,

一只飛鳥從天而降,

給這道冷清且死氣沈沈的海岸帶來了一絲生氣,

飛鳥拍打翅膀的聲音回響在寂靜的海岸周圍。 

它本來只是路過,

累了,倦了,才落下來歇一歇腳,

打算不久之後便再度展翅飛翔,

卻不料這一逗留就再也無法離開,

因為它遇上了它,一條不能離水的魚。 

它是飛鳥,

它本該屬於天空,在天空隨風自由飛翔,

可是它卻愛上了一條魚,

一條不能離水的魚,並因此動彈不得。 

飛鳥和魚也許應該是兩條永遠的平行線,

這樣就不會知道對方的存在,

可它們偏偏行到這裏變成了交叉線──相遇了,也相愛了。 

它們相愛,沒有任何理由,

就在最初雙眼交會的那一剎那,它們的靈魂迸出了火花

愛情來得如此的簡單而凶猛,

迅捷如風,洶湧如潮,將它們瘋狂的卷入,吞噬,淹沒。 

相愛是甜蜜的,

但更多的卻是痛苦,

痛苦來自它們身處不同的世界

來自它是飛鳥,它是魚。 

飛鳥為魚放棄了澄清的天空,

雪白的雲朵,溫暖的陽光,輕喃的微風,

放棄了一切的一切,從天空落到地

卻連觸摸魚都是奢望,只能靜靜地,靜靜的和魚兩兩相望。 

飛鳥可以為魚放棄天空,落在地面,

卻不能為魚走進水裏,是不能也是無能,因為水是魚專有的世界。 

其實魚也願意為飛鳥放棄一切,

卻獨獨不能為飛鳥走上海岸,

是不能也是無能,因為水是它維系生命的一切。 

淚一滴一滴從飛鳥的眼睛落下,

在水裏點起一圈圈的漣漪,飛鳥總是淚眼和魚相對,無言。 

日複一日,年複一年,

連海水似乎都帶上了點枯澀的鹹味,

潘越雲有一首許多人非常喜歡唱的歌《謝謝你曾經愛過我》,歌詞裡描述的是,分手之後才終於體會了從前戀人的好,因此真誠地對他說聲「謝謝」,或許這種表達方式也算是完成了某種「離開」的儀式吧。 分手之後還能這般感念對方的付出,固然是一種難得的情操,但是,無論我們表現得多麼有風度又多麼溫柔,兩個人已經不能再在...

各位,好好想一想吧~ 你是愛我還是需要我? 著名的心理學家弗格姆(E.Fromm)在他的名著(愛的藝術)中有這麼一句名言: 不成熟的愛是因為我需要你,所以我愛你 ---- 而成熟的愛是因為我愛你,所以我需要你 ---- 可以有很多原因,結合卻只有一個原因,就是: 不需要原因 一個人付出的愛是不是成熟...

一份穩當的愛情,常來自團體生活裡的觀察與了解,從一般朋友關係的角度出發,在沒有刻意偽裝及修飾的言行中,比較容易看清楚對方是不是合適的對象。尤其是具有相似理念的人,常物以類聚地參加同一個團體,例如:慈善團體的志工投入救災活動時,單身的男女特別容易撞擊出愛的火花。 但是,這種感情的發展模式,過程中經常...

太太的眼睛動個小手術,由我和兒子陪伴。 等待手術的房間裡還有個十二三歲的女孩,大概害怕,女孩子不斷搓手,喊著媽咪。旁邊一位中年婦人,坐在椅子的把手上,女孩一喊,就彎腰摟摟。另一個光頭的男人,也隔一下就過去親親女孩的額頭。 『一對寵孩子的父母。』兒子用中文對我說。 話才完,又走進一對夫妻,先跟女孩的...

Facebook留言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