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全接受父母的安排,就是孝順?──不違抗的孩子
當她挺著六個月的身孕,偕同丈夫出現在等候區時,很難不讓人注意到她。
機構助理小心翼翼地招呼她坐下,唯恐一個不小心,出了狀況,實在沒人承擔得起。
但更吸引我目光的,其實是她那自始至終不發一語的丈夫。夫婦同來的真相進到諮商室一坐定,他們兩個人之間刻意隔了個空位,分坐兩邊。
在進行家庭會談或伴侶諮商時,我喜歡請他們先坐,我最後才坐下。
我總認為:在諮商室裡,座位的選擇是有意義的。包含誰與誰坐一起、兩個人之間有沒有空位、是否選擇坐對面……等,都可能成為「關係狀態」的投射。就像此刻的他們。
我看了一下晤談申請表,「想談的議題類型」一欄裡寫著「婚姻關係」。
「是什麼樣的狀況呢?」我邊說邊望向丈夫那邊。
「你問她吧!」他遲疑了一下,接著說:「是她要我來的。」語氣聽起來頗多無奈。
「問我?那好,我想離婚。」她拉高分貝,又急又氣,眼淚撲簌簌地直掉,逼得丈夫不得不出言安撫:「就跟妳說別亂生氣,小心動了胎氣,妳怎麼都講不聽?」
沒想到這一句話不說還好,一說完後,太太更火大:「你什麼時候擔心過我肚裡的女兒?你們家眼裡只有孫子,什麼時候在乎過孫女?」
他們自顧自地吵了起來,我被晾在旁邊好一會兒;但我也沒閒著,很仔細地看著他們的對話與互動,試圖釐清楚究竟發生了什麼事,也的確看出了點端倪。
(在華人家庭中,一個母親的價值,常常竟是奠基於「有沒有生兒子」。圖片來源:Pixabay)
媳婦的價值,只在肚皮
她口中所說的「你們家」,指的是她的公公、婆婆。自嫁進他們家以後,已經為他們家生了兩個女兒,肚子裡是第三個。她永遠忘不了公婆在知道第三胎也是女孩後的反應。
「哪欸又擱係『查某囝仔』?」婆婆操著一口道地的台語,如是說。
每一個字都像針一般,針針刺進她的心裡。
但更令她心疼與不捨的,其實是兩個女兒。她很擔心女兒們聽到這些話後,會不會就以為自己不被愛、不被疼了呢?
然而,更震撼的事情還在後頭。
她說,當她因連生兩個女兒而開始備受冷落與冷嘲熱諷,有一天,不小心從鄰居那邊聽到,原來在她嫁入他們家之前,其實他曾有過一段婚姻,但因為女方婚後兩、三年肚皮完全沒有消息,後來傷痕累累地離開他們家。
「他們把媳婦當什麼?生孩子的機器嗎?而且還一定得生男的,否則什麼都不是!」她惡狠狠地瞪了她丈夫一下。
「但最令我震驚與憤怒的,不是這個,也不是他的欺瞞,而是他冷漠的態度!他怎麼可以容許他爸媽這麼糟蹋他的太太、小孩,吭都不吭一聲;而且我還不是第一個!」她再度激動得聲淚俱下。
而他再度低頭不語,像是默認了這一切。
我一直以為「母憑子貴」的年代已經遠離,沒想到卻仍如此靠近。
畏縮的小男孩
「那你們現在有什麼打算?」我單刀直入地問,但她顯然還在氣頭上,氣到不想回答。
他偷偷瞄了一下他太太,「她說她想離婚,但我不要。所以,她的條件就是要我一起來諮商。」
「你很在乎她,所以你就一起來了……那接下來呢?」
「接下來再看我的表現怎麼樣……」他的聲音有些微弱。
不知怎的,這一刻,我彷彿看見一個尚未長大的小男孩,被責備後的恐懼與退縮。
差別只在於:以前責備他的,只有媽媽;現在數落他的,還有太太。以前被責備,可能是因為不聽話;現在被數落,卻是因為太聽話。
我心中雖不免好奇「這個畏縮的小男孩,是怎麼來的?」但也對這小男孩開始為了自己愛護的家人而試圖改變,燃起些許希望。
只是,他需要更多的支持來鞏固好不容易萌生的勇氣,所以我決定幫助他們夫妻倆看見這一小步難得的躍進。
「在前段婚姻結束前,你有為你們的婚姻做了什麼努力?」面對我的問題,他尷尬地搖搖頭後,羞愧地低下頭。
「那這一次為什麼會願意跟太太一起來?」我再問。
「因為我不想再這樣繼續下去了……」
他的聲音雖然依舊微弱,但我相信每個字都輕敲著太太的心坎。因為,隔週來談時,他們之間已沒有留空位。
(在華人家庭中,一個母親的價值,常常竟是奠基於「有沒有生兒子」。圖片來源:Pixabay)
心理師暖心分析
在上述案例的家庭裡,潛藏著兩個華人家庭常見的重要議題:第一個是父權文化下「重男輕女」的現象;第二個則是親代與子代間的「界限」過於模糊。
「子嗣」觀念仍深植在許多華人家庭裡,使得家族對於「傳宗接代」、「延續香火」存有很高的焦慮感,導致很多家庭裡生育了「七仙女」、「六朵花」(連生六、七個女孩),才得么子。這種狀況,也成了華人家庭的特產。
因此,對很多女性來說,在過程中感受到的,就像故事中的那位太太一樣:大家對「肚皮」的關注,遠勝過對「人」的關懷,而一個母親的價值,竟是奠基於「有沒有生兒子」。
她不禁擔憂起自己的女兒在這個家中能不能得到公平的愛與對待。但伴侶不聞不問,不挺、不支持的態度,成了「二度創傷」。
案例中的夫妻,看似帶著第一個議題來到諮商室,後來發現:真正讓妻子心寒與失望的,是丈夫的軟弱與漠視,讓她在這個家裡看不見希望及未來。
然而,在這個家庭裡,除了太太與女兒之外,其實還有另一個受害者。
丈夫從小在「高控制」的原生家庭中長大,父母親對於孩子的一切,雖然總是「高關懷」,卻也強勢介入所有大、小決定,主導孩子的一切,包含升學、就業,甚至包括婚姻、育兒教養。
高控制的父母時常打著「孝順」的旗幟且無限上綱,讓孩子以為「無條件接受一切安排,就是服膺孝道」,卻忽略了從「原生家庭」到「自組家庭」,孝順需得有適度的界限。
「孝順」一直是華人文化推崇的美德,鮮少人說孝順有何不妥;很多人挑選伴侶時,也很在乎對方是否孝順,彷彿若對方對自己的父母孝順,就可以預測對未來的家人、長輩也會同等照顧。
問題就出在:當華人文化所推崇的「孝順」美德,遇到同為華人家庭裡常出現的「界限」問題,就容易迸出火花。
很多人自小習慣將「孝順」與「凡事依從父母」劃上等號,在做決定時,也以父母的意見為依歸,以為這就是孝順。
當自己進入婚姻,組成家庭之後,卻沒有覺察並隨之調整與修正,忽略了自己新組成的家庭也需要被考量、伴侶的聲音需要被聽見,導致失衡,引起伴侶與家人的不平。
如果因為「擔心讓父母不開心」,以至於連自組家庭裡的各種大小決定(例如:買車、買房、小孩的就學選擇、週末時間規劃)都優先考量原生家庭父母的感受,罔顧自己伴侶的意見,這樣的「孝順」是值得被挑戰的。
此時,該問自己的是:我與父母之間的關係,是否太過黏膩?過度緊密共生?該怎麼調整?以免阻礙發展健康的「自組家庭」關係。
療心練習與叮嚀
一、「界限」覺察練習:
1列出最近五件「重大決定事件」的「考量因素」各三個,並依各因素的重要性排序。(如果已有自組家庭者,請以自組家庭的重大決定事件為主。)
2計算一下與「原生家庭」或「父母」有關的考量因素共出現幾次。
3伴隨這些考量因素一起出現的情緒有哪些。
4寫下你的發現與覺察。
二、「選擇權」覺察練習:
1承上,如果將上述五個事件的「考量因素」重新修改與排序,你會怎麼修正?請寫下來。
2比對一下調整前與調整後的順序,試著說說它們之間有哪些差異?
3假設進行這些調整時,需要某種「能力」,那會是什麼?要如何長出這項能力來?
本文摘自寶瓶文化《鋼索上的家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