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出道八年,經歷了豐富的模特兒工作經驗,爾後轉戰唱片圈與戲劇圈的李毓芬,透過人生經驗的累積與磨練,在大眾面前的形象也輾轉從過往柔弱、浪漫的甜美形象,跳脫為更加內斂、從容的姿態。從今年演出電影《最完美的女孩》中,充分掌握精神分裂患者的演出技巧、綿延到底的情緒拿捏水準,皆令許多影評人讚譽有加。現在的李毓芬,除了仍是令許多粉絲傾慕的宅男女神、演員之外,更是一位走過波折與精彩、懂得如何扮演人生中為自己選擇的任何角色。本期李毓芬接受《MILK潮流誌》獨家專訪,在這次的訪問中,李毓芬大方談起人生中的每段經歷,更讓人好奇,究竟她的下一步將會怎麼走?

李毓芬:如果你要拿回生活的發球權,只能做好「這件事」

曾是凡事盡力不求完美的「李七分」

在少女時期便被發掘為女性雜誌最受歡迎模特兒的李毓芬,零演出經驗、第一次嘗試演員就是接到內地的戲劇邀約,當時還分不清楚看戲與演戲差別的她,經歷了一段壓力爆棚的歲月,「當下連要我哭我都不會,每天拍完戲回房間就大哭,感覺工作壓力很大又很氣自己怎麼不爭氣。原本樂天派、凡事盡力就好不求完美的『李七分』那時候根本笑不出來,每天都在想破頭怎麼樣讓自己快點上手!」而後在因緣際會下,公司安排李毓芬到中國參加歌唱比賽,愛唱歌的她,也開始萌生了「把喜歡的事情做得更有價值」的想法,現在回首一切,李毓芬表示:「如果讓我抱持著『應該OK吧!』的態度就能演戲當演員的話,我想我可能不會進步、也沒有契機重新檢視自己到底想做什麼。」更坦言:「我覺得人生中遇到難關或障礙並不可怕,可怕的是連奮鬥的勇氣膽量都沒有,有些事可以找救兵、繞路走時逃開,但是人生還是有太多事是只有你自己能給自己力量的,事業、感情、生活都一樣。」

李毓芬:如果你要拿回生活的發球權,只能做好「這件事」

不需要完美的彼此 論感情的「完美狀態」

年輕時也曾為愛瘋狂、不顧一切的李毓芬,在專訪中論及現在的感情觀時,她說道:「一起生活!生活是很實際的,當我們價值觀不同、當對未來步調不一致,我覺得是無法真正一起生活的,能夠一起生活的人,是彼此都能舒服自在相處著,會有爭執、吵架、小缺點,生活就是這樣子。所謂的「完美狀態」感覺過度虛幻,我自己的感情觀是愛不能虛無縹緲、不需要完美的彼此,而是我們真的可以一起過生活。在喜愛的人面前,勇敢做自己、面對喜愛的人,勇敢誠實溝通自己的看法、面對真的不適合的人,有踩煞車的勇氣。如果你要拿回生活的發球權,只有自己能給自己勇氣。

李毓芬:如果你要拿回生活的發球權,只能做好「這件事」

35歲淡出演藝圈

在訪談的尾聲,李毓芬說出了她的未來規劃:「我想要開『狗狗友善餐廳』,在餐廳內設計小朋友與狗狗的互動區域,從小培養小孩對生命有愛、有正確的觀念;另外還想要去留學,把藝人的光環卸下,重新的體驗學生身份。我想接下來給自己說走就走的勇氣,一方面學習、一方面又能享受當地的氣氛!我想到了三十五歲,已經精彩的走了這麼一趟,沒有遺憾與放不下的眷戀,人生要愉悅的前行,有些時候就不能太過貪心、時間有限,不能什麼都想要、什麼都捨不得放下,取與捨的勇氣,是另一種人生智慧。」她的精彩人生,上半場陪伴著歌迷與觀眾;下半場,無論在不在幕前,相信她現在跨出去的勇氣,能帶給她更多意想不到的收穫,迎接自在的每一天!

李毓芬:如果你要拿回生活的發球權,只能做好「這件事」

李毓芬:如果你要拿回生活的發球權,只能做好「這件事」

 

【更多精采內容請上《MILK潮流誌》官方網站;《MILK Taiwan》官方粉絲團。未經授權,請勿轉載!】

真實感人故事「我來過,我很乖…」   她的碑文「我來過,我很乖…」 『我自願放棄治療。』她一出生就不知親生父母, 她只有收養她的"爸爸" 她在這個世界上只活了8年。InMemory of 佘豔有一個美麗的小女孩,她的名字叫做佘艷,她有一雙亮晶晶的大眼睛,她有一顆...

我是一個大學剛畢業的老師,第一次帶班級,我帶的是低年級的小朋友。每次看到那些小朋友的笑容,就讓我把所有的煩惱都給忘了。不過有時候當他們調皮時,讓我真的很生氣。我的班總共有36個小鬼頭。個個都讓我又愛又恨!我很熱愛這個工作,但是常常也會有灰心或無奈的時候。這些負面的感受大多是來至於班上的一個同學「小華...

男人失業了。他沒有告訴女人.他仍然按時出門和回家。他不忘編造一些故事欺騙女人。他說新來的主任挺和藹的,新來的女大學生挺清純的……女人掐他的耳朵,笑著說,"你小心點。"那時他正往外走,女人拉住他幫他整理襯衣的領口。 男人夾了公事包,擠上公交車,三站後下來。他在公園...

30年前,美國華盛頓一個商人的妻子, 在一個冬天的晚上,不慎把一個皮包丟在一家醫院裡。 商人焦急萬分,連夜去找。因為皮包內不僅有10萬美金, 還有一份十分機密的市場信息。     當商人趕到那家醫院時, 他一眼就看到,清冷的醫院走廊裡,&n...

Facebook留言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