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撰文:劉育菁

台灣女性平均初婚年齡正式突破30歲,高齡產婦的比例近10年來成長1倍以上。全球雖然吹起單身潮,但鮮少有女性是堅持終生不婚,只要碰到對的人,大齡閃婚也是選項。只是,千萬別忽略晚婚造成的漣漪效應,晚婚繼之而來的可能是晚生育,晚生育則讓無可避免的延後退休拖更久,而平均餘命較長的女性還將面對老後獨居問題。

避免成為「下流老人」,女性必須善加利用單身時間儲蓄、理財,多為自己打算,才能優雅度過老後晚美人生。

一年有春、夏、秋、冬四季更迭,這是大自然不變的定律,而對老一輩的人來說,女孩子要在適當年齡經歷結婚、生子等過程,才算是嫁得好歸宿、圓滿人生,同時這也是傳統社會的幸福定律,而這個「適當」年齡目前落在三十歲。

根據內政部最新統計,二○一五年女性平均初婚年齡正式跨過三十歲,其中新郎平均年齡為三十四.二歲、新娘三十一.四歲,無論男女,結婚年齡都延後。對女性而言,三十歲就像個警報,時間到了,不由得要重新檢視自己的人生,包括工作、財富、婚姻及人生。

三十歲拉警報沒成就、沒婚姻如同敗犬?

七年級旅遊作家謝雪文(筆名:雪兒Cher)在面對三十歲關卡時,被爸媽及社會傳統「女大當嫁」的觀念壓得喘不過氣,「過了三十歲,感覺就不能再迷惘。」當時她發現自己工作不穩定、沒有結婚對象、更沒有豐盈的存款,猶如日本作家酒井順子的暢銷書《敗犬的遠吠》所稱的「敗犬」──美麗又能幹的女人,只要過了適婚年齡還是單身,就是一隻敗犬;平庸又無能的女人,只要結婚生子,就是一隻勝犬。」

後來,雪兒藉由一趟又一趟的單身旅行,審視自己的內心,決定一個人好好過,突破社會的「敗犬」框架,不再陷於「真該早點把自己嫁出去」的懊悔。

在台灣,有越來越多像雪兒這樣有所「自覺」的女性,她們不再刻意追求婚姻及愛情,單身比例日益增加。

國立台北教育大學社會系碩士研究生林家鴻曾針對「台灣女性婚姻」做出一份研究報告,其對「晚婚」的定義是:超過適當年齡,但又沒有實質婚姻關係。報告指出,雖然台灣的結婚率與初婚率明顯降低、初婚年齡延後,以及女性未婚比增加,都能看出目前台灣女性不願輕易踏入婚姻,但從近年完婚率仍維持在九成之上的數據,可歸納得知,台灣女性不是不婚,而是把結婚時間逐漸延後。

但幾歲算是結婚的「適當年齡」?幾歲結婚才算晚?單純從生育角度來看,超過三十四歲受孕即屬高齡產婦,根據統計,高齡產婦生產與胎兒病變的風險較高,建議應進行羊膜穿刺,以檢測胎兒染色體是否異常。因此,很多女性把三十四歲當成適婚年齡的最後一道關卡。

晚婚讓人生向後遞延 
晚生又晚退 財務壓力大

晚婚對人生會造成哪些影響?從醫學觀點來看,女性最佳生育年齡落在二十四至三十歲之間,男性為二十七至三十五歲,但對照目前台灣女性平均結婚年齡落在三十一歲,這意謂超過一半的已婚女性,婚後隨即面臨生育的壓力──包括胎兒的健康或不孕的壓力。

暢銷書《一個人的老後》作者上野千鶴子曾經形容「二十一世紀是歐巴桑的世紀」,因為如果把人生軸線再拉長,老人的問題多半是女人問題。

根據內政部公布數據,二○一五年國人平均餘命達八○.二歲,男性達七七.○一歲,女性為八三.六二歲,雙雙創下歷年新高。女性活得比男性更長,也代表女性的養老準備必須更充裕,而女性購買退休年金產品,也必須比男性準備更多資金。

我們以某保險公司的即期年金險為例,六十歲男性與女性,每一千元年金給付費率分別為二萬一千三百七十七元和二萬三千三百五十元(保證十年、年給付)。

意思是說,假設目前六十歲,而且今年就想開始年領三十六萬元,相當於月領三萬元,換算下來,男性要分別躉繳七百六十九萬五千七百二十元(360,000÷1,000×21,377),而女性則要躉繳八百四十萬六千元(360,000÷1,000×23,350)。

晚婚又怎樣 晚育不擔心 晚退也不怕 擬定「晚美」理財大計

全文未完,完整內容請見《女人變有錢》2017年3~4月號第50期

撰文/編輯部;圖片提供/中華民國美容醫學醫學會     醫美科技日新月異,日前所舉辦的第24次秋季美容醫學學術研討會,吸引許多醫師共襄盛舉。研討會課程有多樣國際新型的醫美技術及趨勢,由專家學者與醫師們分享實際經驗、交流資訊,相互切磋琢磨。《醫美時尚》為讀者們深入現場,特別報導最...

撰文/蔡憶慈;本文感謝楊佳懿醫師提供專業諮詢     酒糟性皮膚炎是一道複雜難解的皮膚問題,經常還會跟青春痘等其他疾病搞混,造成原因至今無定論,體質、紫外線、心理壓力、血管功能異常⋯⋯都被列為誘發因子。眾多原因中有一種是蠕形蟎蟲,也就是網路曾瘋傳「九成男女臉上都有的寄生蟲」,去...

    以代理全球頂尖醫美科技品牌起家的巴爾桑波,今年成立25週年,但大家最熟知的另一個名字是杜克,因為從1997年起將出身自美國頂尖杜克大學皮膚科研究中心的經典左旋C品牌引進台灣後,寫下了一頁杜克C抗老傳奇,也陸續引進世界各地頂尖有效的產品。杜克不斷朝專業方向精進,堅持提供消費...

撰文/Evelyn     許多人施作雷射醫美療程後總覺得效果不如預期,甚至認為沒效,有可能是因為在修復期間保養方式不正確,或是認為做了醫美就不用保養了,這些可能都是造成療程效果不佳的原因!而且讓皮膚變得更容易敏感更乾燥、其實選對成分和正確的保養修護方式,能夠讓你的醫美療程效果...

Facebook留言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