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在與別人交流溝通的過程當中,有時我們因為大意或是沒有把握到說話的度,因此造成了對方的不愉快,這是一種很尷尬的事情,美國“實用個人發展”網近日提醒我們,以下10個詞在與人交流時要慎用。

心理解讀:與人交流中10個詞要慎用

我們控制不了命運的變數,但可以控制自己說話的風格。美國“實用個人發展”網近日提醒我們,以下10個詞要慎用。

應該。“應該”給人不容置疑的強迫感。因此,無論對自己提要求還是與他人談話,最好用一些緩和的語言替代它,比如“我建議”、“我覺得”等。

一定。“我一定要去”、“你一定得答應我”……這樣的措辭不僅生硬,而且會讓人覺得你的慾望非常強烈,從而產生抵觸心理,最好換成“你可以答應我嗎”等商量的口氣。

必須。“必須”是一個命令式的職責性詞語,這樣的口吻通常讓人難以接受。最好先解釋一下理由,然後表達自己的意願,比如“我實在太困了,所以得先睡覺了”等。

需要。與其用“你需要做什麼”來限制他人,不如換成提建議的溫和方式,比如“這件事我們最好這樣安排”等。

不得不。這樣的表達容易給人消極的心理暗示。一件事當你“不得不”做時,最好提醒自己說“我想做”或“我可以做”。

不能。“不能”這樣的語言就像關上一道門,把諸多機會擋在外面。用“也許”、“可能”這樣的詞代替它,則會給自己提供更多的選擇。

不可能。沒有什麼事情是完全不可能的,因此,不要用這樣的話輕易預測。在預測前,最好加上一個“如果”,會避免很多尷尬。

絕不。“我絕不會答應這件事的”很容易傷害他人的感情。即使心裡不願意,口頭上也最好找個委婉的理由。

閉嘴。“閉嘴”、“討厭”等暴力性詞語帶來不必要的負面情緒。表達意見前,最好先說出原因,然後加上“請”字。

你別管。冰冷地拒絕他人的善意,會讓人覺得你沒有人情味。在拒絕他人前,也最好先肯定和感謝一下對方。


某晚回家吃飯,父親抽著煙喝著酒和我閒聊,老媽煮完高壓鍋冒著熱氣鳴,朝老爸看了一眼,老爸自然而然地熄滅煙,拿出手套戴上,將高壓鍋搬過來倒出其中的花生,又放回去,老媽拿起去洗,老爸坐回來,點燃剩下的煙繼續和我閒聊。中途兩人不發一言,一氣呵成。 圖片來源:電影「剩者為王」   突然間我感覺家裡散...

  國外一名女子與姊姊接連懷孕,而孩子父親竟然是同一人。(圖/mirror) 出生僅相隔6個月的Colby 和Mckenzie Lavin 既算是親兄弟也算是表兄弟,因為他們母親是親姊妹,24歲Charmaine和26歲姊姊Samantha,父親卻是同一個人。2006年Charmaine和...

(圖片翻攝自dcard) 男友是畢業的學長,而我剛放榜就被他追走了所以他畢業四年,我們也已經交往四年雖然兩邊父母都見過,還非常,超級,的滿意可是我沒打算結婚,還沒有成為老婆和媳婦的準備男友也沒有意思求婚,因為他認為自己這個年紀該先闖出事業所以就在我們的默契下,故意忽略長輩有意無意的催婚提醒上禮拜去...

------------------------------------------------------------------靠北男友原文:https://www.facebook.com/complainBoyfriend/posts/904410453008627 與交往多年的男友 討論...

Facebook留言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