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1960年,美國因貧富相差懸殊,產生了許多社會矛盾。窮人不但仇恨富人,還對政府有牴觸情緒,這些不好的因素就像一枚枚潛藏在暗處的炸彈,令政府不安。

為了構建一個和諧的社會,政府部門曾經想了許多方法:比如給富人增稅,給窮人提高福利;比如提高汽車豪宅等奢侈品的售價,在窮人密集地設廉價超市等。但收效甚微。
⋯⋯
有一天,一位叫羅伯特的電視記者,拍攝到了這樣兩組畫面。一組的主人公是一家公司的總經理,總經理在辦公室裡超負荷地忙碌著,雖然西裝筆挺,但神情憔悴、滿面疲憊。

另一組的主人公是一位給寫字樓掃地的垃圾工。垃圾工身穿藍色帆布衣服,破舊但不髒亂,只見他一邊清掃垃圾,一邊哼著美國鄉村音樂,一副怡然自得的樣子。

總經理是美國典型的富人代表,而垃圾工則是美國典型的窮人代表。這兩組鏡頭在電視上播出之後,奇蹟出現了:不但窮人不再仇恨富人,居然還有很多富人羨慕窮人的生活。

很多政府官員和社會學專家都覺得奇怪,不過是兩組極普通的鏡頭,怎麼就有這麼大的威力,令政府耗巨資都無法解決的問題,而得以輕易化解?

還是那位名叫羅伯特的記者道出了其中的秘密:以前許多鏡頭都習慣於對準富人的資產和窮人的疾苦,所以矛盾便出現了。

而我則是將鏡頭對準了富人和窮人的內心。富人因為慾望太多,所以神情疲憊,而窮人因為生活簡單,所以滿臉自得。富人和窮人不能只比物質,還要比幸福感!

有人向達賴喇嘛提出問題:關於人生,最讓您感到驚訝的是什麼?

他回答:「人類,為了 賺錢,他犧牲健康。為了修復身體,他犧牲錢財。然後,因擔心未來,他無法享受現在。就這樣,他無法活在當下。活著時,他忘了生命是短暫的。死時,他才發現他未曾好好地活著。」
SO:
富人肯定比窮人有錢,
但卻不一定比窮人幸福。
而「物質」與「幸福感」孰輕孰重?
我想正常的人都會覺得更為重要的是後者吧!

在短短的人生中,
到底什麼才是我們最該去重視與把握的?
每個人都應該要靜下來好好的想一想........


原文:http://peace.nidbox.com/diary/read/7472815



搬進新居不久,每天凌晨時分,樓上都會想起很大的關門聲。接著,便是一陣“噔噔噔”的腳步聲。 幾天下來,關門聲每天準時響起,我受不了,要上樓理論。先生勸我說:“我們剛剛搬來,你這樣貿然上去,會傷了和氣。”我想了想,就徵求先生意見:“要不,我們去...

約翰·勞勃生是英國的一名殘疾人,他只有一隻左手,全身癱瘓在床,只有右眼能見到一絲光。他並未把自已關在黑暗裡,他用上天賜給他的僅有的那一絲光亮,讀書看報。他想,上帝既然給了他一絲光亮,就是沒有將希望的門關死。冥冥之中,他似乎在等待著什麼。等待什麼呢?這個淒苦的人世,有什麼可以為他帶來安慰...

一位母親的兒子在戰場上死了,消息傳到母親那裡,她十分痛心,向主祈禱:“要是我能見到他,即使只見5分鐘,我也心滿意足了。” 這時天使出現了,對她說:“你可以見5分鐘。”母親高興得淚流滿面地說:“快點,快點讓我見到他。”天使又說:&...

愛得久了,女人虛榮的一面便悄悄顯露出來。她以為,商場裡,模特兒頸上的鑽石項鍊戴在自己脖子上會更具光彩;朋友身上那套香奈兒,穿在自己身上會更有品位……然而,那個和她在愛河裡徜徉了五年的男人,卻始終沒有讓她眼前一亮的底氣。漸漸地,她失去了容忍他的平庸的耐性。一場午夜派對,她邂...

Facebook留言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