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從幾年前到今天,每隔一段時間,就會被問一回“第一次”的問題。如果是“第一次”已經丟了的,倒好辦,反正已經丟了,哭也哭不回來,索性告訴她:丟棄的只是鎖鏈,而得到的將是整個世界。如果她們不信,那麼就給她們舉足夠多的勵志故事,王菲、鄧文迪、辛普森夫人,古今中外的優秀女子,她們都不是靠“第一次”就幸福一生的。女人又不是易拉罐,開一次,一輩子就結束了。優秀的女人,如同《富春山居圖》,哪怕就是歷經離亂,幾易其手,依然價值連城。

寫給所有那些關心「第一次」的女生

圖片來源:控制

難辦的是那些糾結於“”還是“不給”的女生——無一例外,她們都告訴你,她們非常非常看重第一次,希望第一次能給自己的丈夫,所以她們希望在婚後發生性行為。但是,但是,但是,她們的男朋友有要求啊,而且她們自己也有要求啊。怎麼辦呢?給了,萬一將來沒有在一起,怎麼辦?不給,萬一男朋友熬不住,跟了別人又怎麼辦?還有最最可怕的是,男朋友忍個一年半載沒問題,但倆人關係到了一定程度以後,男朋友就會說:你為什麼不給我?你不愛我!如果你愛我,你是可以跟我在一起的!

 

那麼是“給”還是“不給”呢?

 

於是,你就勸她說,既然你這麼糾結,那麼就先結婚好了,結婚以後不就不存在這個問題了嗎?對方又馬上很神經質——我不想這麼早結婚啦,或者,我不知道結婚以後會不會幸福,萬一不幸福要離婚,那我豈不是成二手貨?

 

那麼,那麼,就好好談幾年戀愛?加深了解?可是,她的問題又來了——戀愛的時候可以“給”嗎?如果給了,他不珍惜怎麼辦?不給,他說我不愛他怎麼辦?

 

有一個女人,17歲的時候,堅決拒絕了,“不給”;27歲的時候,猶豫“給”還是“不給”;到37歲的時候,“給”和“不給”對男人來說已經沒那麼重要了——甚至,男人會用古怪的眼光看著她,似乎是,您都快四十了,怎麼還糾結這個事兒呢?您是有病還是做了手術補上的?

 

好吧,到底是給還是不給?人是環境的產物,必須承認,跟世俗對抗需要極大的勇氣和實力——一個整日糾結於給還是不給的人,顯然是缺乏這一勇氣和實力的。所以我對那些關心“第一次”的好姑娘的建議是,假如您所處的環境相對保守,而您本人又缺乏強大的內心或相應的實力挑戰世俗,那麼您就把自己當成一罐可樂,在保質期裡該開就開了,過了保質期的和被人開過的可樂,都沒人願意要,除非那人渴極了或沒喝過特想嚐嚐。

 

有一句話,失敗是成功之母,這個世界上所有美好的東西,我們追求的時候,都需要承受可能失敗的風險,愛情也一樣。如果您承受不起,那您就別挑戰自己了——這和登山一樣,如果您怕高原反應,那就不要去珠峰,就在江南喝點小酒挺好。所以,關心“第一次”的姑娘,差不多的時候就結婚嫁人吧,也別糾結以後幸福不幸福啊,快樂不快樂啊,那是以後的事,誰都不可能給你打包票,您這一生幸福不幸福快樂不快樂要看造化和您個人的努力,拖是拖不來的,只會把自己耽誤了——您又不是《富春山居圖》,對吧?真是《富春山居圖》,那不僅不怕歲月悠悠,就是有點殘缺,都沒事兒,你看維納斯,缺倆胳膊,有人說過她是殘疾人嗎?照樣是女神!

 

 

文章來源

人世間最靠譜的情感關係叫做『在一起』,人世界最甜美的愛情動作叫做『擁抱』,人間最動聽的愛情蜜語叫做『枕邊話』。 很多人,早上七點就出門,先把孩子送學校,再風塵僕僕趕往單位。結束一天工作後,又歸心似箭。這所有一切並稱為『家的凝聚力』。尤其女人,更是對家眷戀。 告別繁忙的工作生活,夫妻同床共枕時,是保鮮...

家長犯下的錯別讓孩子去承擔。現在的社會,小三、婚外情、離婚這樣的字眼早已不是新鮮事,只是這給無辜的孩子帶來的傷害你是否可曾想到,或者你選擇逃避。 一封90後孩子寫給父親小三的信,冷酷無情的言語讓人心寒。家長是否應該反思:我們給予孩子的絕不應該是這些! 阿姨: 你好 !出於從小媽媽對我的家教,我叫你一...

一次爭吵後,孔令輝一個「滾」字脫口而出,馬蘇拎著行李摔門而去進電梯後,她忽然意識到一個問題自己無處可去。 原來自己無家可歸 從跟孔令輝戀愛開始,馬蘇的心裡就沒踏實過。一個是大滿貫世界冠軍,開保時捷住高尚社區,一個是還在上學的窮學生。   孔令輝對馬蘇很不錯,但她能感覺到,孔令輝的優秀表現背...

進這個房子的那天,她整理完全部的東西,最後拿出一個非常精緻的玻璃瓶,對他說道:「親愛的,3個月內,你讓我每哭一次,我就往裡面加一滴水,代表我的眼淚。要是它滿了,我就收拾我的東西離開這房子。」 男人不以為然,有點納悶:「你們女人也太神經質了吧!就這麼不信任我麼,那還有什麼可談?我讓你搬過來...

Facebook留言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