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從幾年前到今天,每隔一段時間,就會被問一回“第一次”的問題。如果是“第一次”已經丟了的,倒好辦,反正已經丟了,哭也哭不回來,索性告訴她:丟棄的只是鎖鏈,而得到的將是整個世界。如果她們不信,那麼就給她們舉足夠多的勵志故事,王菲、鄧文迪、辛普森夫人,古今中外的優秀女子,她們都不是靠“第一次”就幸福一生的。女人又不是易拉罐,開一次,一輩子就結束了。優秀的女人,如同《富春山居圖》,哪怕就是歷經離亂,幾易其手,依然價值連城。

寫給所有那些關心「第一次」的女生

圖片來源:控制

難辦的是那些糾結於“”還是“不給”的女生——無一例外,她們都告訴你,她們非常非常看重第一次,希望第一次能給自己的丈夫,所以她們希望在婚後發生性行為。但是,但是,但是,她們的男朋友有要求啊,而且她們自己也有要求啊。怎麼辦呢?給了,萬一將來沒有在一起,怎麼辦?不給,萬一男朋友熬不住,跟了別人又怎麼辦?還有最最可怕的是,男朋友忍個一年半載沒問題,但倆人關係到了一定程度以後,男朋友就會說:你為什麼不給我?你不愛我!如果你愛我,你是可以跟我在一起的!

 

那麼是“給”還是“不給”呢?

 

於是,你就勸她說,既然你這麼糾結,那麼就先結婚好了,結婚以後不就不存在這個問題了嗎?對方又馬上很神經質——我不想這麼早結婚啦,或者,我不知道結婚以後會不會幸福,萬一不幸福要離婚,那我豈不是成二手貨?

 

那麼,那麼,就好好談幾年戀愛?加深了解?可是,她的問題又來了——戀愛的時候可以“給”嗎?如果給了,他不珍惜怎麼辦?不給,他說我不愛他怎麼辦?

 

有一個女人,17歲的時候,堅決拒絕了,“不給”;27歲的時候,猶豫“給”還是“不給”;到37歲的時候,“給”和“不給”對男人來說已經沒那麼重要了——甚至,男人會用古怪的眼光看著她,似乎是,您都快四十了,怎麼還糾結這個事兒呢?您是有病還是做了手術補上的?

 

好吧,到底是給還是不給?人是環境的產物,必須承認,跟世俗對抗需要極大的勇氣和實力——一個整日糾結於給還是不給的人,顯然是缺乏這一勇氣和實力的。所以我對那些關心“第一次”的好姑娘的建議是,假如您所處的環境相對保守,而您本人又缺乏強大的內心或相應的實力挑戰世俗,那麼您就把自己當成一罐可樂,在保質期裡該開就開了,過了保質期的和被人開過的可樂,都沒人願意要,除非那人渴極了或沒喝過特想嚐嚐。

 

有一句話,失敗是成功之母,這個世界上所有美好的東西,我們追求的時候,都需要承受可能失敗的風險,愛情也一樣。如果您承受不起,那您就別挑戰自己了——這和登山一樣,如果您怕高原反應,那就不要去珠峰,就在江南喝點小酒挺好。所以,關心“第一次”的姑娘,差不多的時候就結婚嫁人吧,也別糾結以後幸福不幸福啊,快樂不快樂啊,那是以後的事,誰都不可能給你打包票,您這一生幸福不幸福快樂不快樂要看造化和您個人的努力,拖是拖不來的,只會把自己耽誤了——您又不是《富春山居圖》,對吧?真是《富春山居圖》,那不僅不怕歲月悠悠,就是有點殘缺,都沒事兒,你看維納斯,缺倆胳膊,有人說過她是殘疾人嗎?照樣是女神!

 

 

文章來源

常常我們認為會跟一個人吵架一定是跟他感情不好,其實不然,最容易跟家人吵架,最常跟情人吵架,最會跟好朋友吵架。 想想,原來最常跟我們有爭執的人竟然都是跟我們最親密的人,而能夠跟我們發生爭執的人也對我們有一定的瞭解,所以有人常說『吵架』也是一種溝通,而願意跟你吵架的人,才是真正想瞭解你的人。&...

老師有一天帶學生坐船,當船行到湖中央時,他問學生:「有一種東西,跑得比光速還快,瞬間能穿越銀河系,到達遙遠的地方…這是什麼?」 學生爭著回答:「我知道、我知道,是思想!」 老師滿意點點頭:「那麼,有另外一種東西,跑得比烏龜慢,當春花怒放時, 它還停留在冬天;當頭髮...

嗯....兩個人在交往的時候,對待彼此的方式跟個性有很大的關聯。或許你的男朋友在平常並不十分細心體貼或是說些讓你開心的話。或許你的男朋友很溫柔很體貼或是把你捧在手心疼。我覺得那都無所謂。因為在戀愛的時候,沒吵架的時候,大家都心情好,自然不會對對方太差。但是吵架的時候就差很多了。每個人都在氣頭上,都有...

我有說過..我愛你嗎?我不知道自己到底是怎麼渡過那個時期的..我只知道..我很痛苦..那時,看到你跟她手挽著手,很似親密。我還天真的欺騙自己只是個玩笑,但是,我錯了。你們大方的牽手、擁抱、甚至於親吻......『逃離吧!』是我唯一的想法,I don't want to see you again!過...

Facebook留言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