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遭受不當待遇是自己一手造成的

 

為了受人喜愛而選擇自我沉默

你在家裡的定位是屬於總是退讓和付出的「施予者(Giver)」,還是屬於只接收恩惠的「接受者(Taker)」呢?通常愈是家人,施予者與接受者的定位愈會有固定不變的傾向,習慣補充零食的人會每天買各種零食回來,只知道吃的人也會一直只負責吃,要是施予者無怨無悔地付出還沒什麼問題,但要是自己默默心裡受傷,甚至悶出病來可就茲事體大了。

愈是像家人一樣,就算省去體貼或退讓也不會斷絕的關係,愈需要重新考慮自己在些關係中所扮演的角色與定位,因為不論多麼犧牲奉獻,家人對無條件乖巧的女性絲毫不會想到要感謝或予以回報。

「媽!謝謝妳幫我煮飯、洗衣服。」

「爸!您工作賺錢養家辛苦了。」

就如同我們不會無時無刻感謝父母是一樣的道理,我們經常視母親煮飯、洗衣服為理所當然,視父親賺錢養家為自然不過的事情,妳的乖巧在他們眼裡也會是應該的。

反之,如果妳是每天將喜惡顯現於色的女兒,突然某天表現乖巧,家人不僅會心存感激,還會努力迎合妳,這就是人性。

妳是否也有「每天只有我犧牲,好委屈」的念頭呢?那麼,是時候該檢討一下是不是自己一手造成的了,妳也要學習表對家人達需求,練習提出要求,丟掉「犧牲與沉默是善」的想法吧,懂得明確表達自我意願的人,他們的家人也會懂得尊重他、善待他。

妳是否也有「每天只有我犧牲,好委屈」的念頭呢?遭受不當待遇,其實是自己一手造成的...

(圖片來源:https://pixabay.com

圖說:妳是否也有「每天只有我犧牲,好委屈」的念頭呢?那麼,是時候該檢討一下是不是自己一手造成的了,丟掉「犧牲與沉默是善」的想法吧。

 

所謂「自我沉默(self-silencing)」,意思是指為了顧及重要關係的親密感,而選擇忍耐當下感到不悅之行為,相較於男性,女性更容易有這樣的傾向,往往展現在壓抑不悅情緒優先於表達需求。像這樣獲得的和平假象,是以情緒作為擔保,最終還是不會維持長久的。

 

一貫採取沉默者的特徵

如果用一個字來述說與家人之間存有心結者的心情,那便是「恨」,正因為心存怨恨,所以才會抱持著連一根湯匙都不願意分享的心情來診所找我。

「從小,家裡所有好東西通通都是屬於姊姊的,不論衣服、鞋子、便當盒等,只要漂亮的都會被她先拿走,說實話也該換她讓我一次了⋯⋯。」

靜敏小姐向我吐露了長年以來對姊姊的怨氣,現在的她,正與姊姊爭執結婚資金一事,因為姊妹倆即將在同年舉行婚禮,但是父母已經把所有資金投注在姊姊的嫁妝上,導致靜敏小姐這邊一份嫁妝也沒有。

所謂「反應(Reflected)」,是對方從我所做的行為做解讀,並根據解讀來回饋善意或惡意的回覆,如果我們都不檢討自己所採取的行為,一味地只因得到回覆是惡意的就批評責罵對方,我想這也不正確。

從這樣的角度來看,我認為靜敏小姐的姊姊其實只有一半責任,另一半責任在一固守沉默、不想爭吵的靜敏小姐身上,因為就像我們到山上要呼喊「喂」,才會聽到「喂」的回音一樣,為什麼自己選擇閉口沉默,卻期待聽到對方的回音呢?

靜敏小姐其實已經默許了她的家人可以這樣對待自己,如果厭倦了這樣的互動模式,就得掏出「勇氣」這把槌子,徹底將沉默打破,練習為自己發聲才行。一開始可能會覺得很困難,但只要嘗試過一次、兩次,便會發現這也沒什麼,即使家人突然感到難以接受,造成雙方不悅,也會深刻體悟到原來表達自己需求是一件多麼不容易的事情。

「在這段關係中,我真正想要的是什麼?」在回答這道問題以前,妳會切身感受到,原來找出自己真正想要的也需要耗費一段時間與努力。

妳是否也有「每天只有我犧牲,好委屈」的念頭呢?遭受不當待遇,其實是自己一手造成的...

(圖片來源:https://pixabay.com

圖說:「在這段關係中,我真正想要的是什麼?」在回答這道問題以前,妳會切身感受到,原來找出自己真正想要的也需要耗費一段時間與努力。

 

靜敏小姐真正想要的是結婚資金嗎?不是的。而是和姊姊一樣受到父母同等的關注與待遇。靜敏小姐要練習的是,向父母說出希望他們可以像重視姊姊婚禮一樣,也重視她的婚禮,唯有如此,才不會說不清理還亂,誠實傳遞自己的心聲,使對方感同身受並說服對方。

我們通常會稱那些想盡辦法爭取自己權益的人為「自我主義者」,但是如果考量到他們的「情緒勞動(Emotional Labor)」,就會發現也沒什麼好批評的,因為當其他人在豫不決時,他們懂得明確表達自我意願,當其他人不願意捲入鬥爭時,他們會為了達到目標而跳入紛爭之中,每分每秒都在消磨自己的身心,因此,想設法多撈到一些東西也是再自然不過的事情,就如同選擇自我沉默的人以獲得他人喜愛為目標而將自己的需求不斷延後是一樣的道理,展現自我主張的人也只不過是做了不同的選擇罷了。

 

妳的人生之所以枯燥乏味的原因

長輩們常說:「現在的年輕人都從小被寵壞了,所以很敢表達自己的意見」,但是其實最近的年輕世代反而不懂得捍衛自己的立場,本來利己之心是指,朝對自己有利的方向做決定,但是往往很多年輕人根本連如何得到自己想要的目標都不知道,更甚者是不把自己擺在第一順位,只為了迎合他人而忽略自己的需求,咬牙忍耐。

如果想要擺脫乖女兒標籤,從現在起,就開始練習表達自己內心的真實需求吧。雖然沉默是為了避免與他人起衝突所採取的行為機制,但其實也是因為沒有其他表態方式以才會選擇沉默;舉個例子,假設想要在牆上鑽一個洞,如果我手中握有一把槌子,自然就會找尋釘子,但是其實只要改用電鑽就能夠輕鬆鑽出洞來;同樣道理,倘若擁有各種溝通道具與面具,就能夠隨著不同情境用相對應的表態方式有效達到目的。

如果過去二十多年來,都沒有真正正視過自己的需求,突然要你改變也一定不容易,那麼,究竟該怎麼做呢?之前我接觸過一項叫做「郵票理論」的概念,也就是平時藉由把自己的心願寫在郵票大小紙張上,來練習放下多餘的雜念,找出存在於潛意識裡的「原始需求」。

妳是否也有「每天只有我犧牲,好委屈」的念頭呢?遭受不當待遇,其實是自己一手造成的...

(圖片來源:https://pixabay.com

圖說:如果過去二十多年來,都沒有真正正視過自己的需求,突然要你改變也一定不容易,那麼,究竟該怎麼做呢?

 

今天想吃什麼?這週末想怎麼過?我現在想做什麼?我比較推薦各位用便利貼來進行,現在就立刻練習發掘自己內心的真實心願吧,要先自行理出頭緒才有辦法順利傳達給其他人。

「你希望今天媽媽準備什麼晚餐呢?」

「都可以。」

「你生日想吃什麼呢?」

「隨便。」

切記,避免出現上述這種對話,正因為這樣的思維,才會造就「都可以」、「隨便」的人生,如果你也是家中得不到正常待遇的那個子女,記得先試著努力表達自己的內心需求,而非一味地心懷怨念。

〔#丟掉「犧牲和沉默才是善良」的想法〕

 

妳是否也有「每天只有我犧牲,好委屈」的念頭呢?遭受不當待遇,其實是自己一手造成的...

 

本文摘自大樹林出版社《為什麼?對別人這麼好,內心卻總是受傷》。

【更多資訊請上《大樹林》粉絲團;未經授權,請勿轉載!】

「大腿間距」(thigh gap)近幾個月風靡互聯網,許多年輕女孩上傳大腿特寫照片,互相「攀比」誰的大腿間距更大,或欣喜展示自己瘦身成功後終於「大腿合不攏」。 「我大腿之間距離很大,快來膜拜姐」,一名叫「foster-the-beatles」如此打趣。Tumblr社交網路上還有這麼一個小組:「為穿3...

我們生活在一個五彩斑斕的世界,在這個世界裡不光有著美麗的風景,同樣也有著不同個性、不同氣質、不同人格魅力的人。 仙境在人間——我們生活的世界 在漫漫的人生旅途中,你會相識、相遇很多的人,不同的人身上有著不同的品質及魅力,欣賞、喜歡和愛便成了我們最難把握的尺度。 有人說,男人...

30歲,人俏,白白的皮膚,細細的腰。不過,她命不好,先是生下傻閨女,再就是,29歲那年,丈夫死了。後來,她選擇再嫁,嫁給了比她大15歲的男人。她吃不了苦,何況還有傻閨女。重要的是,他是礦工,收入高低不說,如果出了事故,一般礦主會賠三四十萬元。她窮怕了,不然,為什麼這麼水靈會嫁給腿腳有點毛病的人。他又...

想你了   對不起,我又想你了   就這麼靜靜地想你   想知道你在做什麼   想知道你有沒有在想我   想知道當你凝視遠方的時候   你的眼前是否劃過我的身影   就這麼靜靜地想你   在這個平淡的下雨天  ...

Facebook留言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