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八成認同「變臉」亦憂風險 高醫發表亞洲首篇調查報告 【記者王雯玲/高雄報導】火災燒傷或嚴重外傷導致的顏面缺損,歷經多次常規整形重建手術後,造成疤痕累累的不完整臉龐,而無法回到正常社會生活,可能唯有臉部移植來解決了。但國人對「變臉」的認識有多少?

高雄醫學大學附設中和紀念醫院外科部主任郭耀仁教授、高雄市立小港醫院副院長李書欣醫師、高醫整形外科醫師王育婍,以及新加坡國立中央大學整形外科醫師紗維夏(Savitha Ramachandran)等人共同合作,進行第一篇亞洲臉部移植觀點研究,研究結果獲刊在2021年10月份國際知名顯微重建《Microsurgery》雜誌。該研究針對臺灣20至75歲民眾進行問卷調查,有效樣本為1020份,男女比例各半、平均年齡約40歲、55%有大學教育程度,宗教信仰為佛教37%、道教36%、基督教10%及其他。

分析發現,受訪者對於臉部移植相關資訊缺乏,超過7成受訪者主要資訊來源是媒體報導;而有醫療背景者,約5成5的資訊來源是一般醫學期刊。對於臉部移植的主要適應症,有超過7成5受訪者認同是嚴重顏面損傷變形、功能缺損及顏面燒燙傷致變形;部份臉缺損,如口腔、唇頰甚至鼻缺損變形亦可。

另外,超過8成受訪者認為臉部移植後可恢復正常功能,雖然他們對移植手術後免疫及相關併發症風險存有疑慮,但認同臉部移植可為此類病患提供一線生機。

高醫臉部移植團隊負責人郭耀仁教授表示,依據調查結果與歐美國家比較,雖然宗教、文化背景不同,但國人對於器官捐贈甚至臉部移植逐步認同。目前臉部移植在臺灣仍屬人體試驗階段,其適應症主要以臉部嚴重創傷、燒燙傷或血管先天畸形,經手術仍有功能及美觀缺損、年齡為20至55歲、無嚴重感染患者、經精神科心理評估通過後,可列入等候名單;但國內器官捐贈風氣不盛,臉部捐贈勸募的困難度更高。

郭耀仁教授指出,全球迄今已完成近50例臉部移植,高醫附院於2019年通過衛生福利部核可得以進行臉部移植手術,但門診諮詢者多為癌症切除重建者,非目前臉部移植適應症,迄今尚無合適病患。


【更多新聞】

  • 疫起控糖安心腎利 聯合國糖尿病日首度點亮新竹
  • 台灣咖啡節樂遊劍湖山五GO幸福 五倍券雙人只要1000元
  • 五倍券發放滿月高雄券助攻 百貨月收逼近去年三倍券半年金額
  • 人體的皮膚結構,肌膚保養最基礎要從清潔做起,除了要好好洗臉外,去角質也是保養的一大關鍵。 有一說法為,角質平均每28天就會自動脫落,那為什麼我們還要去角質呢? 皮膚構造由內而外分為表皮層、真皮層、以及皮下組織,表皮層中最外層的就是角質層,主要由15至20層沒有細胞核的死亡細胞組成。 角質就像是肌膚...

    皮膚屏障是指角質層,即是表皮最外層的部份, 亦包括覆蓋角質層的皮脂膜 (又稱水脂膜), 皮脂膜主要由皮脂腺分泌的皮脂、角質層細胞崩解產生的脂質與汗腺分泌的汗液乳化形成, PH值應維持在4.5-6.5,呈弱酸性狀態。 皮膚屏障主要有兩大作用: 1.第一種是保護身體內部免受外來刺激。 2.第二種是防止...

    市面上洗面乳充斥著打著胺基酸名號, 卻只添加了一般胺基酸,而非使用胺基酸洗劑的洗面乳, 這些洗面乳不但不夠溫和,長久使用下來,還可能造成肌膚乾燥喔! 你真的搞得清楚"胺基酸"跟"胺基酸系界面活性劑"的不同嗎? 胺基酸系界面活性劑添加的濃度也會影響清潔力, 挑選適當的洗面乳時也應當要注意! 不妨趕快...

    台灣人愛敷面膜的程度, 走在路上看到的美妝店架上都放著五花八門的的面膜, 但是你對這些面膜的了解又有多少呢? 在琳瑯滿目的面膜中,如何挑選適合自己的面膜, 聖黎詩做了一份整理讓大家更加了解市場上的面膜類型, 選對適合自己的面膜對肌膚也是很重要的唷! 如何正確敷面膜呢? 使用面膜前的步驟 1、 使用面...

    Facebook留言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