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八成認同「變臉」亦憂風險 高醫發表亞洲首篇調查報告 【記者王雯玲/高雄報導】火災燒傷或嚴重外傷導致的顏面缺損,歷經多次常規整形重建手術後,造成疤痕累累的不完整臉龐,而無法回到正常社會生活,可能唯有臉部移植來解決了。但國人對「變臉」的認識有多少?

高雄醫學大學附設中和紀念醫院外科部主任郭耀仁教授、高雄市立小港醫院副院長李書欣醫師、高醫整形外科醫師王育婍,以及新加坡國立中央大學整形外科醫師紗維夏(Savitha Ramachandran)等人共同合作,進行第一篇亞洲臉部移植觀點研究,研究結果獲刊在2021年10月份國際知名顯微重建《Microsurgery》雜誌。該研究針對臺灣20至75歲民眾進行問卷調查,有效樣本為1020份,男女比例各半、平均年齡約40歲、55%有大學教育程度,宗教信仰為佛教37%、道教36%、基督教10%及其他。

分析發現,受訪者對於臉部移植相關資訊缺乏,超過7成受訪者主要資訊來源是媒體報導;而有醫療背景者,約5成5的資訊來源是一般醫學期刊。對於臉部移植的主要適應症,有超過7成5受訪者認同是嚴重顏面損傷變形、功能缺損及顏面燒燙傷致變形;部份臉缺損,如口腔、唇頰甚至鼻缺損變形亦可。

另外,超過8成受訪者認為臉部移植後可恢復正常功能,雖然他們對移植手術後免疫及相關併發症風險存有疑慮,但認同臉部移植可為此類病患提供一線生機。

高醫臉部移植團隊負責人郭耀仁教授表示,依據調查結果與歐美國家比較,雖然宗教、文化背景不同,但國人對於器官捐贈甚至臉部移植逐步認同。目前臉部移植在臺灣仍屬人體試驗階段,其適應症主要以臉部嚴重創傷、燒燙傷或血管先天畸形,經手術仍有功能及美觀缺損、年齡為20至55歲、無嚴重感染患者、經精神科心理評估通過後,可列入等候名單;但國內器官捐贈風氣不盛,臉部捐贈勸募的困難度更高。

郭耀仁教授指出,全球迄今已完成近50例臉部移植,高醫附院於2019年通過衛生福利部核可得以進行臉部移植手術,但門診諮詢者多為癌症切除重建者,非目前臉部移植適應症,迄今尚無合適病患。


【更多新聞】

  • 疫起控糖安心腎利 聯合國糖尿病日首度點亮新竹
  • 台灣咖啡節樂遊劍湖山五GO幸福 五倍券雙人只要1000元
  • 五倍券發放滿月高雄券助攻 百貨月收逼近去年三倍券半年金額
  •  這篇是在我要去夜店買醉前(喂喂) ,臨時想說來拍一下好了~~剛好來用我最近新入手的Motives 眼影盒好啦~~~那就不囉嗦來開始分享吧~~~~~~~~~~~ 今天用的以下產品是這些~~~~~~~~~~隱形眼鏡的部分就是視爵 亮彩水漾月拋-- 咖啡色&nbs...

         ♥♥♥ 不只是行李箱, 也是角落美好的風景♥♥♥     實在是太太太喜歡這次的戰利品了!!!   關於旅行相關的產品都很容易讓我的理智...

    【瘦臉按摩法】 1.捏按面部肉多地方:塗上按摩霜,在面頰肉最多的地方捏捺,由內往外拉伸 2.揉按面頰:手掌緊貼雙頰,由內到外按摩,大約1分鐘 3.托下頜:雙手輕托下巴,有節律地做1分鐘 4.輕托臉部:雙手放於下頜,輕輕按摩並提拉 5.雙手輕拂面部:輕輕撫摸整個面部,停留3分鐘 ...

    渡假穿搭...要穿什麼才會有型舒適又方便呢?!這個問題最近一直困擾著我,原因應該是上次去六星集villa spa開始吧(笑)話說,在國外渡假穿個飄逸版的長裙和寬邊大草帽是非常常見且普遍的,不過那天我一離開度假中心,前往新竹市區和附近景點玩樂時...卻不管到了哪裡都被行注目裡啦吃麵被看...吃冰被看....

    Facebook留言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