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  感動分享40,000次,共鳴留言逾10,000筆,數萬粉絲敲碗苦等

◆  她是臺灣版的金智英,更是青春版的陳嘉玲,用善感嫻熟的筆洞悉敏銳的眼,寫給這世代每一個身為女孩,或曾為女孩的妳

◆  朱宥勳∣作家、柚子甜∣作家∕心靈工作者、黃大米∣職場作家、劉宗瑀∣小劉醫師  動容推薦

 

女孩,那些強加解釋的標籤都不屬於妳,甚至風吹就會掉,

千萬,不要撿起來再往身上貼,因為妳是那麼地耀眼

月經來潮要隱諱地說「那個來」才有教養、制服裡除了內衣還要加一層小背心避免暴露、校園熱門的霸凌人選比天氣莫測高深,唯恐哪天醒來換成了自己、過年家族聚會總以碎唸八卦作為關愛的表達、職場裡不管多拚命永遠有前輩老鳥說唉這你不懂、長輩治喪期間往往是數十年愛恨情仇的總結算……而我們還是不輕易對身邊人說愛,直到生命盡頭。

身為女孩,在臺灣,我們幾乎都是這麼長大的。有著類似的故事,也有著同樣的徬徨與無奈。作者在媒體圈工作數年,採訪過無數人,才發現最荒誕離奇的是你我身邊的故事,而那各種無人願意修復的異常,卻是我們日復一日的日常,漸漸習以為常。

臺版金智英《比鬼故事更可怕的是你我身邊的故事》!上萬人淚推:我們都是這樣長大的...

於是,她以極富畫面感的文字,記錄下這些奮力摸索著成長,最終綻放獨特光芒的軌跡,讓我們知道自己不孤單。也提醒著,或許我們無法什麼都要,但千萬不要連自己都丟掉。就讓那些來不及的事,讓我們成為更好的人吧!

作者的文字像一面面磨亮的鏡子,你第一次在反射裡讀到自己眼中的恐懼,你才知道,那確實是傷。跟著回顧自己的童年、職場生涯、性別角色,甚至國族定位,字裡行間的痛快之外,過去的自己,彷彿也獲得了釋放。

——柚子甜∣作家/心靈工作者

 

自序:我依舊在這裡,而且有你們陪伴

首先,我想先謝謝那些曾經傷害過我的人,沒有你們,我不會想起自己還有一枝筆,也不會有動力向世界傾訴那一次次幾乎耗盡我所有精氣神的「勇氣」,更不會有在這裡為自己寫「序」的機會。

雖然現在的人,很少讀書了。

記得在我上大學以前,那個還沒有智慧手機的年代,圖書館就是我的Google,手指劃過書架上高高低低的書封,暢遊金庸全集的武俠時空、《池袋西口公園》作者石田衣良筆下的日本次世代、《白色巨塔》作者侯文詠用白話文勾勒出臺灣現實、《姊姊的守護者》系列作者茱迪.皮考特用磚頭那麼厚的篇幅,細膩描繪弱勢族群的生活點滴,每一本在最後的反轉,總讓人心情難以平復。

只是窩在書堆裡,就算不真的出國,內心也如環遊世界一般富足。

前幾年受邀到日本長野出差,當地人自己都說長野太偏僻、觀光做不起來,我忍不住用日文回說:「能到長野,對我來說是圓了一個夢。」小時候讀了日本作家恩田陸的《常野物語》系列,深深陷入她筆下那處孕育出無數超能力者的「長野」魅力之中。小說裡,長野是日本本土最難到達、人煙稀少、被神祕自然能量眷顧著的地方;現實中,被群山圍繞的地形也成為天然屏障,更讓我相信作家筆下的奇幻世界,可能是真的。

我想,我永遠也忘不了那群長野人深受感動的神情,他們的魅力或許不在網路隨手搜就幾萬條的吃喝玩樂資訊裡,但卻能成為書本裡最動人的故事。

小時候的我、窩圖書館的我、在長野的我、在社會浮游的我,對書一直有著特殊的感情與憧憬,怎樣也沒想到有一天,我也能寫出一本世界。

有一種民間傳說,叫做「逢九必衰」,意思就是歲數裡出現九這個數字,那年都得活得低調一點才能逢凶化吉。不太迷信的我在二○一九年的生日,大肆慶祝了好幾次,結果還真的在前東家度過「一年未滿、凶度十以上」的奇葩日子,就像抽中了「性騷擾」「職權騷擾」「性別歧視」「年齡歧視」違法大禮包。於是我開始在個人社群頁面連載職場生活,竟意外收到各個時期朋友們的敲碗,包括大學時為了交作業認識的電影導演、美國打工時認識的才女作家,甚至收到各種工作機會,原本深陷泥沼的人生,突然出現好多新的選擇。

二○一九年七月八日,在這個數字諧音唸起來超解氣的日子,粉絲專頁「比鬼故事更可怕的是你我身邊的故事」成立了,一篇篇分享自身經驗的故事以超乎想像的速度與範圍不斷擴散、迴響,而之後的媒體轉載甚至出書邀約,對我來說更像是在做夢一樣。

雖然在經營粉絲專頁的過程中,我常常深陷痛苦回憶,一邊寫、一邊哭,更常常被自卑心理折磨,懷疑像我這樣平凡、沒有高學歷,又常常滿載負能量的我,是否真有資格分享故事讓人閱讀。

臺版金智英《比鬼故事更可怕的是你我身邊的故事》!上萬人淚推:我們都是這樣長大的...

但在我最輕視自己的時候,收到了來自圓神出版社的出書邀約,給我機會一圓作家夢,而且還不斷在我第N次陷入自我懷疑時,給我許多打氣、鼓勵,能遇見這麼溫暖的團隊,真的很幸福,也很感謝。

我只是一個平凡的女孩,想在這個世界平凡地活下去,儘管不是每一天都過得很順遂、不是每一天都覺得呼吸理所當然、不是每一天都讓人對明天充滿希望、不是每一天都充滿勇氣對抗惡勢力,但我依舊在這裡,時間依舊在走。

而且有你們陪伴。

 

推薦序:他人的鬼故事,是我們共同的過去式——柚子甜

緣分串起我和少女老王,是約莫十年前的事。

雖然一開始並沒有很快熟絡,卻也因為這條「弱連結」,我才有幸在她撰寫一篇篇「職場鬼故事」的時候,能搶著搬張小板凳坐在第一排,等著她發布在私人臉書的驚悚人生—沒錯,這個創立半年,每篇文章就已動輒五千上萬讚的粉絲團,開始只是誕生在私人臉書,寫給我們這些朋友看的小故事。

我還記得當時的情景:只要滑到她的發文,不管當下正在做什麼,都會立馬停止手邊的事搶先看她的文章。起初只是對少女老王的經歷嘖嘖稱奇,同時被鮮活而獨特的文筆打動,看得欲罷不能,頻頻「敲碗」問什麼時候有下一集。但時間慢慢拉長,我發現她有一個強烈的特質深刻地吸引我,終於有一天,我忍不住傳訊息跟她說:「妳的勇氣,應該是我的兩億倍吧。」

慣老闆、職場騷擾、性別歧視,這些看了讓人揪心的經歷,我自己遇過,也是很多人共通的遭遇,頂多只是職場文化的差別,有些人的情節也許沒有這麼刺骨。然而基於「以和為貴」的社會氛圍,我們常常選擇忍氣吞聲,反覆地對自己叨唸:「是妳想太多了。」「沒那麼嚴重。」「他就是這樣的人,不要跟他認真他就會自討沒趣了。」

但,真的是這樣嗎?還是因為迴避衝突,用這些胭脂粉飾自己蒼白的疼痛呢?又或者更殘酷的是,整個社會都希望女生這樣自我檢討、自我弱化,好讓「潛規則」繼續運作下去?

作者的文章讀起來很痛快,「快」自然是大快人心,反擊壓迫的那一面,但我細讀書稿後深深反思,更想好好呵護的是「痛」——讀罷文章,餘韻繚繞的時候,我們這個世代的女生,都在心底,隱隱感受到一種共同的疼痛。

 

那種痛是:被指認了傷,才意識到它的不曾消失

有些東西,不是不痛,而是沒被指認出來,才以為它不存在。

職場中似是而非的價值觀、求職時不可理喻的潛規則、學生時期老師的無上權威、家族鬧劇裡到底什麼才是「孝順」的荒謬⋯⋯書中我印象最深刻的是,小時候的作者在大人的眼皮底下過活,逢年過節要爺爺奶奶叔叔伯伯輪番喊一聲,這也就罷,但還是小孩子的她,如果不小心漏了哪個不在場的誰,長輩會直匆匆地跑出來,指著她鼻子質問:「妳剛剛為什麼沒有喊我?」等她慌張地補喊長輩稱呼,才換來對方親暱地揉揉捏捏:「好乖好乖。」

這一幕滿滿的既視感,我瞬間被拉回了兒時,逢年過節被爸媽帶到親戚家,就是面對一輪板著臉的大人,端起架子等小孩「喊人」的SOP,以確認長輩不可侵犯的權威。甚至小時候接起親戚打來的電話,對方也是第一句問:「你是誰?」下一句才是:「我是某姑姑。」而你必須毫不猶豫地大喊姑姑好,否則對方下一秒就是酸你:「怎麼都不會叫人?」「這麼沒有禮貌。」「你爸媽都沒有教你?」

小時候,這些心靈的刮傷習以為常,甚至不曾懷疑它是一道傷。直到近年來,市面上陸續出現的親子教養書,以及作者的文字,都像一面面磨亮的鏡子,你第一次在反射裡讀到自己眼中的恐懼,你才知道,那確實是傷。

跟著少女老王的文字,回顧自己的童年、職場生涯、性別角色,甚至國族定位,字裡行間的痛快之外,過去的自己彷彿也獲得了釋放。

(本文作者為作家∕心靈工作者)

 

【作者簡介】

少女老王

一九九○年生,電影相關科系出身的新聞從業人員,入行八年就跳槽了七次、面試超過二十次,途中還跑去日本留學一年。是一個被社會生活火烤八年,仍只有三分熟的媒體人。

二○一九年七月成立粉絲專頁:「比鬼故事更可怕的是你我身邊的故事」,分享職場才有的群魔亂舞、女性視角下的光怪陸離,以及新聞無法告訴你的真相。

因為工作的關係,必須常常直面現實,抱怨與憤慨成為日常的一部分,但當這些負能量轉換為文字時,內心的溫柔卻又會湧出,包裹住遍體鱗傷的雙腳,繼續邁向明天。

甫成立專頁,文章陸續獲Big Data Group大數聚、女人迷womany、今周刊、BuzzOrange報橘、香港地等媒體分享轉載。

人之所以比鬼可怕,是因為你會去想像鬼多可怕,卻總相信人會善良。

歡迎重新認識這個你∕妳以為自己已經習慣的世界。

 

臺版金智英《比鬼故事更可怕的是你我身邊的故事》!上萬人淚推:我們都是這樣長大的...

本文摘自圓神出版社《比鬼故事更可怕的是你我身邊的故事

 

【更多內容請上圓神出版。書是活的粉絲專頁,或圓神書活網;本文由圓神出版提供,未經授權,請勿轉載】

  其實戀愛有很多方法,而談戀愛也是一種學習,從兩人的相處到給彼此溫暖,有很多言語,是戀人們甜蜜的表現。  (source: boredpanda ) 本文圖片皆出自同處。 More than just a word: untranslatable words...

【文/Beauty美人圈】 「撒嬌女人最好命」一書熱賣10年還拍成電影,據說在全球華人區暢銷超過50萬冊,更號稱幫助上百萬讀者改變一生命運,堪稱「兩性神書」。結論是:女人撒嬌不是嬌嗔說話ㄋㄞ,而是「高EQ」和「善良貼心」,命運掌握在自己的腦袋與嘴巴裡,看看專業女友們都怎麼做? 撒嬌入門,好學不彆扭有...

還記得在電影《藍色大門》的尾聲之際,喃喃地問著「我們會變成什麼樣的大人呢」的桂綸鎂嗎?這句輕得彷彿一脫口,便會飄散在空氣中的話語,不僅說出了每個青春世代在面對未知時的共同焦慮;對大人來說更像是一棒重擊,促使制服早已蒙上塵埃的你我,不禁思索自己是否「成為了想要成為的大人」。 我們都曾迷失過自己,甚至...

《milk X》雜誌最近拍攝在鏡頭前星光熠熠而聰慧,她是那樣的清新透明,如你想像中的那般。拍照的時候,攝影師說要有一種彷彿在家獨舞般的自在,二話不說,轉換了個表情,就這麼大咧咧隨意臥坐在佈景前,她叫作━桂綸鎂,小鎂。 拍攝小鎂的那天,一行人大陣仗的在攝影棚等著她,畢竟是堂堂的影后,每個人看起來神經都...

Facebook留言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