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小時候,我住在現已拆除改建為大安森林公園的建華新村,成天往對面的聖家堂跑,認識了神父。除了每個禮拜天望彌撒之外,也經常一大早天色未亮,就摸黑進入教堂。幾支蠟燭點燃的微光,驅不走冬晨的寒肅,卻足以溫暖我的心。

我在空曠的大教堂裡跪下來,獨自禱告。

十一、二歲的小男孩,應該是無憂無慮、調皮搗蛋的年紀,然而,小小的我卻在那時養成了自省的習慣。

《第五項修練》作者彼得.聖吉(Peter M. Senge)曾在書中提及:「成功者普遍具有自省(self-awarenes)的特質。」我真的相信,自省讓一個人更接近生命的本質,了解生命的意義,更懂得感恩與包容。禱告讓我們心靈獲得平安,在平安中,心情沉澱下來,困擾、痛苦如塵埃般被過濾了,我們的眼睛也變得更為清明澄澈,能把自己與外在世界看得更清楚。

在俗世運轉的軌道裡,我們的一生常像陀螺一般,在庸碌繁瑣中旋轉不休。小時候是唸書、聯考、升學的壓力,長大後則為工作、業績、生計、家庭,疲於奔命,很少有機會停下來,好好想一想。

而我很幸運的,從小就養成了時常「好好想一想」的習慣。

並不是說人非得要信仰某一個宗教,也不限定是什麼宗教,但我必須承認,望彌撒的確讓我有機會時常獨自沉思,想一想周遭的人事物,想一想快樂與挫折,想一想現在與未來……哪怕只是想一想聖經小故事,都能從中得到啟發。

我記得有個聖經故事說,一位老闆出外遠遊前,分別給三位僕人百兩、十兩及一兩黃金,要他們好好運用。一段時日後,老闆回來驗收成果,第一個僕人很神氣地報告,他用一百兩黃金投資,賺回了兩百兩;第二個僕人也得意地說,他用十兩黃金賺到了另外十兩黃金;第三個夥計卻捨不得花用,小心翼翼地藏在床底下,所以還是只有一兩黃金。老闆很生氣,就將第三個僕人趕出去。

我小時候聽到這個故事時百思不解,覺得這個老闆未免太現實、太不通情理,就算第三個僕人沒有好好利用那一兩黃金賺錢,但也沒有做錯事呀,為什麼就殘忍地把他趕出去?

一個講求慈善、寬恕與愛的上帝,為什麼會這樣嚴懲沒做壞事的人?

隨著年齡漸長,對於這個小故事,我卻有了另一番體會。

如果說,黃金代表上天賜予我們的潛能或天賦,哪怕只是區區的一兩,也應該被妥善運用。擁有一分力量,就讓一分力量發揮出來,而不是畫地自限,白白浪費。換言之,當造物主按照每個人的不同特質,給予不同的才華、能力、智慧,而我們得到了後,卻什麼都沒有做,不就是辜負、違背了肩負的使命,犯了嚴重的錯誤?

這個耐人尋味的故事,同時引發某種聯想,告訴我們不要妄自菲薄,草率斷定自己不可能創業,或永遠不會成功。其實,若能依照自己的特點,發揮長處,哪怕是最微小的能源,只要點燃,同樣能散發美麗的光采,照耀、溫暖這個世界。

或許有人會發出不平之鳴,為什麼老闆給三個僕人的錢差別那麼大?

平心而論,每個人都是不同個體,擁有不同特質,有人IQ特別高、有人喜歡理工、有人偏愛文學、有人適合當祕書、有人適合當上班族、有人適合創業……就像我,從小功課不好,在學業成績優異的兄長面前抬不起頭來,卻還是不用功,只偏愛作文、演講、做白日夢、喜歡社團活動、貪看各種小說、電影,若按照社會一般升學至上的眼光來評價,我簡直是無可救藥了。

誰能想像那樣的我,會有日後的發展?

人的特質不同、天賦不同,無法量化來看。



有兩個小學生,為了打羽毛球,把學校禮堂的一百多張長凳搬開, 打完球再歸位,同學都笑他們笨,後來他們卻成了羽毛球國手。 其實不怕麻煩,可以實現夢想。 有一個大型才藝比賽,主辦單位打破多年慣例,賽前先發紀念品給小朋友, 有人說:「主辦單位有點笨,大家領了紀念品,...

寵愛女生,真誠是唯一的方式! 文:吳若權 網路交友,看起來雖然有些虛幻, 但網戀成功的關鍵,其實仍是真誠。 網路交友的陷阱,不在於網路本身, 而是出在人性的恐懼及貪婪。 在加入網路交友活動之前,她自認為是一隻「恐龍」,只能選擇暫時不見面,躲在電腦的...

XX妳常常要我別那麼的喜歡妳...因為妳覺得這是不平衡的愛情...我也常常問自己到底只是喜歡妳還是...妳知道嗎...喜歡一個人是有理由的...愛一個人卻完全是沒有理由的...你可以一次喜歡很多人...卻無法一次愛很多人...因為你愛她..你的心理只能容納他...喜歡一個人...你會希望得到回報....

1、聽別人說過,再好的夢也只能是夢而已。 2、如果你不知道你要到哪兒去,那麼,通常你哪兒也去不了。 3、好朋友的定義是:你混的好,他打心眼裡為你開心;你混的不好,他由衷的為你著急。 4、一個人要是捨得讓你傷心,就根本不會在乎你是否流淚。所以趕緊收起你的淚水,洗洗臉刷刷牙,該睡就睡,該幹嘛就干嘛去吧。...

Facebook留言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