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疫情升高當心衰弱症敲門,少動恐加速關節退化

文字提供/健康醫療網記者曾正豪

 

疫情期間固然應提防病毒上身,避免感染,卻也導致長者們大大減少出門活動的意願,一旦活動量驟減,恐加速活動能力退化與認知功能的下降。知名皮鞋企業足健康醫學團隊鄭融物理治療師提醒,隨著年紀增長,身體的素質、免疫力都會因為衰老而退化,尤其中高年齡層的族群通常在冬天時活動量較少,加上疫情的影響,更應設法維持基本活動量,以免疫情過後更加衰弱。

 


 

老年人半數有退化性膝關節炎!

真相:少動反而傷關節

以國人最常見的退化疾病「退化性關節炎」為例,鄭融指出,65歲以上的人有一半有退化性關節炎,常見症狀是起床時關節僵硬卡卡,活動後狀況好轉,但隨著壓力不斷累積,關節出現痠軟無力的症狀,下樓梯時尤其明顯,在氣候變化時,也會因為氣壓變化、關節中的微小氣泡擴張,產生脹痛痠軟的症狀,長期慢性發炎造成軟組織增生,也會使關節呈現肉眼可見的腫脹變形,不過因為變化緩慢,自己不易察覺,很多人會到軟骨磨損疼痛才發現自己罹患退化性關節炎。

 

退化性關節炎好發族群以女性跟肥胖者居多,除了先天結構差異,過去女性的運動比例普遍比男性來的低,連帶使得關節再生速率比較差,鄭融說,這其實是很多民眾都有的迷思,「很多人以為預防退化性關節炎,就必須防止軟骨磨損,因此要盡量少動、省著點用,事實上卻是愈省著用,壞得愈快」。

 

 

 

預防勝於治療!「動起來」比吃更重要

為什麼少動反而傷關節?關鍵在於關節補充營養、新陳代謝的方式,鄭融說,「關節裡的血管相對較少,養分交換是靠壓力差來進行,因此關節軟骨需要被擠壓,協助裡面的代謝廢物完成比較強力的新陳代謝,如果運動少,關節受到的擠壓撞擊也比較少,養分交換的速率就會跟著變慢。」

 

鄭融也引述近年一項研究表示,這項長達20年追蹤研究,針對有運動習慣的人和沒有運動習慣的人,比較兩個群體的膝關節軟骨厚度,結果發現有運動的人的膝關節軟骨厚度,比沒運動的人多出30%;他也分享了一則真實案例,曾有一名30幾歲男性,每天使用電腦長達10幾個小時,荒廢原本的運動習慣,結果在短短一個月後,膝蓋就開始痠軟疼痛,更不用說現在50歲的青壯年世代,坐辦公室的比例相當高,當膝關節長時間彎曲,裡面的軟骨受到壓迫,造成軟骨軟化,最後就會出現關節退化的現象。

 

對於很多民眾熱衷以食補的方式保養關節,鄭融提醒,營養品可以提高血液中適合關節生長的營養素濃度,讓關節在恢復過程有源源不絕的原料,但要如何將這些原料送進關節裡?「最核心的做法還是要運動,讓關節需要的養分可以從血液進入關節裡面,吃下肚的營養品才有意義。」

 

 

 

運動入門鞋挑選4撇步

動態足壓量測挑出最實穿好鞋

關節不適、運動傷害是許多人中斷運動的主因,選擇一雙適合自己的運動入門鞋款,可以從根本降低風險,讓運動習慣維持更久,真正達到健身效果。鄭融強調,一雙好的運動入門鞋款,必須注重楦型、前楦、護跟及鞋墊的設計。

〈1〉楦型要合腳:

為父母或自己選擇第一雙運動鞋,比較直觀的選鞋方式,建議從台灣本土品牌的運動鞋入手。有本土鞋業者以全台門市「動態足壓量測」累積的20多萬筆大數據為基礎,設計出適合台灣人腳型的楦型。

〈2〉前楦頭翹起:

平常少運動而想開始運動的人,通常會有阿基里斯腱跟小腿過緊的現象,前楦頭翹起可以降低對足底筋膜、阿基里斯腱的拉扯。

〈3〉護跟要夠硬:

走路時足跟是全身的第一個著力點,只要有點晃動或歪斜,身體就會牽一髮動全身,護跟夠硬才能有效限制跟骨晃動,不妨用手壓壓看。

〈4〉鞋墊能緩衝:

中高齡族群腳後跟的脂肪墊經常有過薄的問題,足跟容易直接撞擊地板,引發足底筋膜炎、跟骨痛,適合的鞋子的後踝環狀包覆可以集中脂肪墊,填滿護跟和腳跟之間的空隙,讓腳跟鞋子間的關係更緊密貼合不晃動。針對台灣人走路時壓力容易集中在前掌造成疼痛,合適的鞋墊以前掌隆起的設計,貼合橫向足弓,分散前掌壓力,讓前掌推進更省力有效率,還有降低拇趾外翻的作用。

 

男人時常執著地認為自己喜歡的女孩也喜歡過自己,但實際上對方根本沒喜歡過他。比如,兩人在工作中相遇,男士暗中觀察多日,感覺對方是個品行端正的好女孩,於是男士跟女孩搭訕要電話,女孩禮貌給予,男士便認為這是初級好感的標誌。因為他自己是個不會隨便跟異性搭訕的傳統男人,所以他認為好女孩也不應該隨便給男人電話,...

戀愛是女人從自己的世界走出來,進入兩人世界一個過程。因為有了戀愛,讓女人更多地有機會了解男人、戀情和婚姻,也為女人進入婚姻後的生活做了前期的準備。但是很多女人並沒有這樣去做,而是很簡單地在男人的恭維中毫無準備地走進了婚姻,這對女人來說是嚴重不利的。女人要在婚後自由幸福地生活,就必須對未來可能遇到的問...

                              為了曾經的一句承諾,今年80歲的趙丹枝選擇一輩子不結婚。對於這個選擇,趙丹枝至今不後悔。到...

愛是千古難題之一,苦於你難以分辨對方是真心還是假意,該拒絕還是接受。 男人的噓寒問暖、呵護備至,往往讓人意亂情迷,真心與曖昧,表像很接近,本質卻是天與地,女人需要及早分辨,別讓他該死的溫柔耽誤自己的大好年華。 受過情傷的姑娘往往需要經歷一段修復期,克服對感情的猜忌和懷疑才能重建信心,再次懷抱希望與激...

Facebook留言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