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沒有甚麼叫做應該的

沒有甚麼叫做應該的

想像有人滿不在乎的對你說:「那是你應該的啊!」你會有多惱火? 不管對方是誰都令人氣結。除了拿人酬勞薪水的工作是應該的 (因為那叫做職責),除此之外沒有誰與誰之間有甚麼是「應該」的。如果有誰把你的付出當成是應該的,那這個人完全不值得你付出。

在家裡當父母的寶,是最幸福的。早上有人叫起床、起來有早餐吃,關心你出門有沒有穿暖,叮嚀你開車要小心,提醒你工作再忙也要記得吃飯,幫你把所有衣服都洗好,回家不管幾點只要肚子餓馬上有熱食,吃完了擦擦嘴也不用洗碗,累了直接倒頭就睡…真的,我們最不應該的就是把父母給的愛當成應該,不過也因為這樣,我們對父母、家人的愛大於一切。

沒有甚麼叫做應該的

最近結了婚的好友跟我吐露心情,先生因為工作忙、家事幾乎都是她在做,在家裡嬌生慣養的她不知道原來做家事那麼花時間。雖然只有兩個人,仍然有洗不完的衣服,洗完了要曬,曬乾了要收進來摺,地板每天都要吸否則馬上看得出來,垃圾不倒也不行,周而復始是一場沒有結束的家事長期戰爭。有天晚上她累壞了,水槽裡有兩個盤子沒洗,就聽到她先生邊洗邊唸:「你怎麼都不洗碗?」這句話讓她火冒三丈,她氣得打來跟我訴苦。平時體諒先生忙,家事都默默做了,先生都沒有一聲謝謝。「女人結婚不是為了做家事啊!」說的真好! 我也這麼認為。如果先生能體貼的說句:「老婆,我知道你體貼我、把家事都打理好,謝謝你!」那感受會有多不一樣。現在已經是新世代,不再像過去男人在外打拼、女人只能顧家。很多女性結了婚、生了孩子也仍然在職場拼命工作,所以沒有誰就應該負責所有家事,兩個人應該一起做。我的化妝師是個很聰明的女生,是忙碌的職業女性。她說結婚那麼久以來,和先生的共識就是家事要兩人一起做。生活容易公式化,一旦都是其中一人在付出就會成為慣性,久而久之就覺得一切理所當然。在所有的關係當中,把別人的付出當成理所當然是感情的殺手。先生可能平日工作忙,那就周末假日讓他做,不要自己那麼賢慧全部都拿來做,做久了人家也不謝謝你,何必呢? 讓彼此習慣分擔家事的模式。女人啊,有點賢慧就好,真的不要那.麼.賢.慧.。當然同樣的,也不要覺得有甚麼就是男人應該做的。對彼此都要以同理心,珍惜彼此的付出。

沒有甚麼叫做應該的

朋友之間更是如此。有人慣性遲到,越是跟孰悉的朋友相約,遲到的越厲害,這種朋友後來在心裡我打了個大叉叉。約定就是一種承諾,連這麼基本的承諾都無法做到,根本不尊重別人、也不尊重自己。沒有誰等待是應該的,大家的時間都很寶貴。

總之越是長大,越覺得當個孩子真好。只有爸媽永遠為你做了所有,毫無怨言的覺得是應該的。

※圖片+文字:Vogue 風格達人 - 時尚主播 周明璟

(完整文章請看VOGUE.com)

 

【延伸閱讀】

我們都是女超人

我把愛麗絲夢遊仙境吃下去了~ 英國米其林三星餐廳 “The Fat Duck” 遊記

 

 

※更多精彩報導,詳見《VOGUE網站》
※本文由VOGUE雜誌授權報導,未經同意禁止轉載。

小的時候,她就喜歡在下雨的時候,打著小花傘跑出去踩雨,躲在房檐下,伸出手接著雨滴,她可以靜靜的站在外面一整天。她是個極其安靜的女孩,有著自己的幻想,她喜歡看《白雪公主》的故事,她曾夢想著她被騎著白馬的王子吻醒,拉著她的手。。。她的愛情注定發生在雨季,南方的天是孩子的臉說變就變,下班後,她舉著花傘走...

這是一個真實的故事。焚心似火/只為照你上路。穿越極地的光/抵不過似水流年的惆悵。路漫漫/掙不脫思念的情網。風乍起/已是滿城桂花香。雖說真愛能讓折翅的天使重生,而胸懷和見識更能讓天使飛翔得更高。正是情竇初開,青春綻放的季節。她叫菊桑,是一個矮矮胖胖沉默寡言的丫頭。她與他在同一個班級讀書,並且,他從她那...

在一個不富裕的村子裡,有一戶非常貧窮的人家,說是一戶人家,其實只有一個人,名字很獨特,叫“爬”,是個三十大幾的男人。他的父母出於何種想法為他取這樣一個名字,村民們都不大關心。只知道他的父母過世多年,他好吃懶做,一年四季天天睡到日上三竿。一次,村里一戶人家辦喜事,因為實在磨不開...

認識袁簫,已經是很久以前的事了。青梅竹馬,兩小無猜。那些可以形容小孩子間純純的感情的詞語,彷彿都可以用在我們的身上。那時候的陽光,明媚乾爽,那時候的我們,快樂無憂。時間在不知不覺中悄然流逝了,就連這如此純情的高中時代也要結束了。我想去北方,看那異樣的雪國風情,而他想去南方,感受沙灘與海浪的清涼。青春...

Facebook留言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