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CONSUMER IS GOD

科技改變了我們的生活,自然也改變了我們的穿衣及購物體驗,更改變了時尚過往的產業鏈。想替代時尚採購,還是精品編輯?現在彈指之間按下鍵盤的瞬間,這些過往不可能發生的都正在發生。

 挖掘時尚產業新結構│ELLE 她雜誌

Web 3.0時代,一切將變得立體智能,以網路的形式聯在一起,時尚產業自然不甘落後。讓我們從「買」開始。奢侈品購物網站Net-a-Porter前瞻性地在網頁上增添了世界地圖,全世界任何一個地方有人下單,螢幕上都會顯示。身處台北的妳是否和紐約、倫敦的女性品味同步?查查網站的地圖就知道。購物這件事,姐妹淘在一起最開心,在網路上,更可以與不認識的「世界盡頭的另一個妳」比賽購物看誰更會買。

挖掘時尚產業新結構│ELLE 她雜誌

消費者成了上帝

從前,對一般人來說,時裝秀只是新聞小插曲,看完之後要等半年以上才能下手入荷,甚至有許多秀場款因為沒有任何採購下單而取消了生產。而現在,無論妳是誰,只要登錄ModaOperandi.com,都可以在瀏覽最新時裝秀的同時點選購買。只要支付50%的預付款,在半年貨品下線後妳立刻會收到快遞,速度可能比許多大型百貨公司更快!此時,只要支付剩下50%的貨款即可。

一直以來,時裝是個專制的行業。雜誌從設計師作品中提煉出本季必備與精華,採購們則以自己的眼光加上本地經驗為整個市場下訂單,時髦的客人從兩者中找到交集並且購買。所有的消費者以為他們面對的是成千上萬的豐富選擇,其實這些選擇已經被過濾了幾遍。但是現在,沒有雜誌的誘導、沒有採購的篩選,完全由妳,消費者自己做主。

對於品牌來說,長期以來,通過第三方了解消費者需要的模式終於有了出口。通過消費者下的訂單,品牌可以對大眾品味有最直觀最快速的了解:台灣的消費者偏愛洋裝、俄羅斯小姐們最愛長禮服、甚至可以追蹤到細節如顏色和裙子的長短等等。消費者成了真正指點乾坤的上帝,而品牌可以通過「上帝」的旨意來決定下半年的生產,甚至品牌未來發展的大方向,這才是真正訊息化的購物方式。

挖掘時尚產業新結構│ELLE 她雜誌

消費者加入設計決策

在Lacoste發起的一場「想像未來的Polo衫」討論座談中,有網友提到了具有社交功能的服裝。也許在不久的將來,只要妳點擊一下胸口的「小鱷魚」,對方的「小鱷魚」就能接收到妳所有社交帳號的信息。未來,妳身上除了帶有DNA訊息,背後還有無數的附加訊息。用3D列印機製作的時裝本身就是一種訊息源,因為在不久的未來,我們已經可以預見消費者的意見可以如何透過這個技術,簡單地融入到設計中,並與設計師的互動共同完成作品。就好比新興網路平台Stylyt,品牌可以把即將發佈的新單品上傳到這個網站上,用戶則可以自己選擇顏色、面料和細節等等。作品提交之後Stylyt的會員會投票決定,哪一件最終可以被生產出來。過去,一件訂製款或者限量款商品的價格要比同類型產品高出至少1倍的價格,而現在通過這樣的平台,人人都可以用平價購買到最特別的限量版。這就是網絡賦予時裝最大的權限:自由與平等。

延伸閱讀

為什麼一張照片百萬讚?超模Coco Rocha傳授網路人氣王的勝利法則

【原文刊載於《ELLE 她雜誌》2014年8月號,更多精采內容請上《ELLE 她雜誌》官方網站;《ELLE 她雜誌》官方粉絲團。未經授權,請勿轉載!】

15年過去了,她現在是艾瑪華森Emma Watson,不是妙麗,現在的她,是好萊塢的新生代演員,也是時尚女星的代表,過去幾年,艾瑪華森Emma Watson出現於各大時尚雜誌封面、成為街拍寵兒,同時也是精品秀場的座上嘉賓,你可能會想,她的穿著都是來自於她的漂亮臉蛋與好身材,其實不然,因為艾瑪華森Em...

在時尚產業,常常看到「可投資性單品」這個名詞出現,通常是經典單品,像是Burberry的卡其風衣、Chanel菱格包或是Manolo Blahnik的高跟鞋,換句話說,其實該物品的價格就近乎於它的價值,而且通常所費不貲。不過有不少人卻認為這只是消費性行銷字眼,多數推薦品都名不符實,像一雙高跟鞋並不真...

最近網路上有一個說法「男朋友的籃球衣是世界上最美的連衣裙!」下面這張圖就解釋了其原因!是不是很性感!有球衣的大大們,快點洗洗你的衣服吧!給你的女朋友穿上,保證會有另一種風味!!▼馬上就有女生翻出了男友的籃球衣,試了試,效果是這樣的!不錯吧!是不是有了那麼點感覺!活潑中有點小性感 ,運動中帶點小清新?...

【 JUKSY x Polysh,原文在此 】 今年夏天你也來雙涼鞋了嗎?高雅細跟型涼鞋或許仍有其不敗地位,但是!休閒型涼鞋卻在今年大出風頭啦!不管是青少年時期造成一陣風靡的勃肯 (Birkenstock)、還是在 Opening Ceremomy 時裝週上大出鋒頭的 Teva、或是雅痞...

Facebook留言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