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今記得自己小時候,如果遇到人生重大問題,我鮮少問別人意見,都盡量自己去找答案,因為別人給的答案不一定對自己的問題有效,所以我除了思考、研究、觀察、實驗之外,還會大量看書、上網搜信息,讓自己成為自己問題的唯一解答者。
當我成為作家與老師後,我每天被成百上千的問題包圍著,問題包括:我該去考研還是去找工作?我該選擇在家鄉還是到大城市?我要選擇自己喜歡的音樂工作,還是聽爸媽的話去考律師?我該選擇娶A還是娶B?我明天要考廣告學,請問我該讀哪些書?我該怎麼讓自己有成就?我要如何一天讀一本書?……
所有五花八門的問題,其實歸結起來只有一種:就是他們不相信自己能百分之百決定自己的人生,為自己做全權的決定。因為自小父母與老師就幫他們把生活與人生方向定好了,一旦長大成人,發現自己可以做決定時,卻開始害怕自己做的決定會有錯、會受傷、會失敗,所以拿著自己的問題到處去問人,病急亂投醫,到處拿別人的藥方來醫自己的病,就像是拿著指往別人家的地圖在找自己回家的路一樣荒謬。
我印象最深刻的是在一場大學演講之後,有位學生興沖衝跑來問我:“老師,我下個月就要去巴黎了,你能告訴我你對巴黎的看法嗎?”我還記得當時我一臉不可置信的表情看著她說:“天啊,這是你第一次去巴黎,你怎麼捨得把你對巴黎的'首度定義權'交給我?你擁有最寬廣、對巴黎探索後的首度定義權,這是你生命專有的,不該讓任何別人的看法阻擋在你與巴黎之間!”
一如我在《10堂量子創意課書中提到的:提出這樣問題的人,已經多到無可數計,似乎大家都把我當成了活的搜索引擎,包括“我下週要去印度了,你能推薦我去哪些地方嗎?請問我應該搭哪家航空公司?我該住在哪裡?”諸如此類的,我只覺得很奇怪,現在網絡信息這麼發達,怎麼不自己上網好好查、好好比較?把找數據的過程也當成是旅行的一部分?而不是連旅程細節都要聽別人的意見,吃喝玩住都跟著我的足跡,那你的旅程就跟我的沒兩樣。
“創意”是一種態度,一種對生命的主動、積極、自主、負全責的態度,“創意”不是某類行業、某項職業或是某種環境,不要做一個“老跟別人要現成答案”的人,這樣就像“老吃成藥卻不自己想辦法改善體質”,久了自己都失去自愈力。我自己就是個不愛向人要現成答案的人,因為自己的問題只有自己能解決,所有的解答都藏在問題裡。我當然也希望讀者、學生也都是自己探索答案的主動者,如果我輕易地給了答案,就剝奪了他們探索的樂趣——這包括跟我要現成書單(有的還問我這本書跟那本書有什麼差別)。
要我在書上簽一句座右銘的讀者,如果當場時間允許,我都會苦口婆心跟他們說:“ 自己的書單得自己找,因為只有你自己最清楚,你的主專長是什麼、你的興趣是什麼、你的人生打算往哪個方向發展,你得自己去從第一本有興趣的書開始讀起,然後從這本書再去延伸閱讀下一本書……你得有自己的圖書分類系統,就像你無法搬一堆不適合你家風格的家具往家裡放,你得清楚知道你自己的體質,為自己點菜,而不是照本宣科吃別人推薦的東西。”
千萬不要做意見或是現成答案的乞討者,請做自己生命的拓荒者、先鋒部隊,請去探尋自己知識與智能的上游,如此你才能為自己的人生,從一開始就走出不一樣的第一步。
引導語:千萬不要做意見或是現成答案的乞討者,所有問題都應該自己尋找答案,所有的解答都藏在問題裡。拿著別人的地圖,怎能找到自己的路?
出處來源:http://www.puresky.org/
一男子用妻子的手機群發了一條短訊「我懷孕了」
丈夫知道妻子终於懷孕後,喜出望外,他想把好消息告诉所有人。於是用妻子的手機群發了一條短訊「我懷孕了!」XXXXXX 不一會妻子的媽媽回覆「你丈夫不是不育嗎?你和小李又聯繫上了?」XXXXXX 過了一會兒姐夫回覆「你打算怎樣處理?」XXXXXX接着老同學回覆「我倆都半年沒有見面了,你可別賴到我身上。...
現實如此殘酷,不努力的女人就是這樣的結果!
男人和女人準備結婚, 男人有15萬,女人有10萬。 男人在婚前用15萬付了首付,女的用10萬裝修房子並購買家電。 婚後,男的每月工資3000元還貸,剩餘1000元。 女的每月工資3000元,男女一起養家。 3年以後,女的懷孕了,孩子出來了,男的升職了,工資7000元。 這時小孩要人照顧,請保姆每月要...
千萬別理會那個苦追你多年的人!
那個苦追你多年的人,飽含了太多的沉重,而你,也並不是特別中意他,即使勉強在一起,結果也不會多好。千萬別理那個苦追你多年的人,真正好的感情總是那麼簡單和缺少劇情,不是麼? 某男多年前開始追求某女生,女不為所動,而男苦追不捨從不言放棄。終於在花開花落百轉千回之後,女生覺得疲憊了,覺得還是找...
你敢不敢,像我這麼疼女朋友?
01. 把fb密碼告訴她。 02. 銀行的密碼告訴她。 03. 冬天允許她把手放到你身體裡。 04. 可以讓她隨時翻你手機。05. 行街時,要拉著她的手,不許放。 06. 不許先掛她電話。 07. 不許對她大聲說話。 08. 要給她介紹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