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幹細胞治療 可望改善退化性關節炎

整理/Miki

 

膝關節是我們走路、跑跳時的穩定樞紐,肩負著支撐身體重量的任務,當它一退化,就會對生活產生極大影響。其實,面對難纏的退化性關節炎,只要用對方法對症治療,還是有康復的可能!

 


 

退化性關節炎成因多 及早發現才可及早治療

台灣邁入超高齡社會,人們已經能活得愈來愈老,但身體退化疾病也成了常見的問題,「退化性關節炎」就是其中之一。根據衛生福利部統計,台灣民眾的膝關節退化機率約15%,其中58歲以上長者有20%,70歲以上更高達70%,女性的發生率遠高於男性。美國關節炎基金會(Arthritis Foundation)更預測,退化性關節炎在2050年前至少會影響全球1.3億人,足見這個疾病的普遍性。

 

年齡老化、體重過重、新陳代謝疾病、免疫疾病,以及關節過度使用、曾有外傷等,都可能導致退化性關節炎。患者若罹患此病,會感覺關節疼痛、僵硬、腫脹,無法順利彎曲,活動也不如往常順利,若沒有及時介入治療,就可能愈來愈嚴重,甚至出現關節變形、長短腳等問題,走路時還會呈現內八、O型腿或外八、X型腿,甚至痛到寸步難行,增加跌倒、骨折的風險。

 

 

 

是否需要開刀 取決於退化程度

常有民眾對於退化性關節炎有所誤解,認為膝關節一旦損傷,就非得開刀不可,其實每一個患者的身體條件、生活習慣都不盡相同,膝關節損傷的程度也不一樣,若能及早接受治療,再經過適度的復健與保養,還是有機會能在不更換人工關節的前提下,延長膝關節的使用年限。

 

一般而言,臨床上會依據膝關節退化的嚴重程度分級治療,初期(第0~2級)的治療策略包含多休息、冷熱敷、口服抗發炎藥物,同時鼓勵患者減重、接受物理治療,平時攝取葡萄糖胺與二型膠原蛋白營養品、活動時配戴特定輔具,亦可搭配注射組織來治療。當退化程度來到第3~4級,可使用關節鏡微創手術改善疼痛症狀,若來到最嚴重的第4級,才會建議患者接受人工膝關節置換手術。

 

 

 

用對方法及早治療 可延長膝關節使用年限

隨著醫學進步,現在也有許多無需動刀的治療策略,只要經過醫師評估核可,舉凡關節腔內玻尿酸注射、PRP自體高濃度血小板血漿注射等,都是常見的治療方式。以PRP自體高濃度血小板血漿注射來說,由於自體血小板血漿中含有大量的濃縮血小板生長因子,將這些濃縮血小板生長因子注入關節腔後,就能促進已磨損的軟骨再生、修補,達到緩解發炎、減輕疼痛的效果。

 

此外,細胞療法也能應用於治療退化性關節炎。幹細胞是新細胞的供應者,除了擁有強大的再生能力,還具備信號傳遞能力,當幹細胞分裂分化時,會製造更多新的細胞,取代老化或生病的細胞,不僅能幫助組織修復,還可提升免疫調節功能,因而成為治療退化性關節炎的另一種方法。簡單來說,細胞療法可以修補膝蓋磨損、促進軟骨增生,幫助2~3級的退化性關節炎患者增加活動力,延長膝關節的使用年限5到10年以上,充分優化生活品質。

 

 

 

強健膝關節 要從生活做起

臨床上發現,近年退化性關節炎已有年輕化的趨勢,如果本身體重過重,或膝蓋曾受過傷,罹患退化性關節炎的機率也會提高。為了避免增加關節負擔,建議讀者平時就應維持適度的運動,在安全的前提下維持肌力訓練,並且攝取足夠營養,也要避免長時間採取蹲姿、跪姿,這些都是保護膝關節不受傷的好方法。

 

保護膝關節要從生活落實,讓關節組織維持強韌才是最大關鍵,若發現膝蓋感覺不適,就應儘速就醫,及早治療。最後也要提醒讀者,置換人工膝關節是萬不得已的選項,細胞治療則是常規療法以外的選擇之一,無論要採取何種方式治療,都應該與專業醫師深度溝通、諮詢,才能對症治療,順利恢復健康!

 

幹細胞治療 可望改善退化性關節炎

 

齁,真的是很over耶,怎麼生活中好像有很多偶像劇的情節發生,但偏偏就是不會發生在自己身上.....不過偏偏還是很喜歡看到這種故事經歷阿(自虐......原po實在太自私啦!可以這樣自己爽,卻不准未來的小孩這樣爽(看完就知道為何我要這樣說了XD),一堆父母都這樣啊!(翻桌 不過看完的另一個重要心得就...

事情是這樣的。 連著好幾天一起出門,發現他的機車車廂都會放一頂安全帽。我很好奇就問他:你幹嘛都把這個安全帽放車廂?他:我有時候會載我同事回家。我:男的女的?他:女的。我很明顯的就表現出我不喜歡,然後說:為什麼要載她?他:就順路,偶爾而已。我想說偶爾,就問了大概那同事住哪裡,的確是順路,又想說偶爾,...

  我暗戀的那個人就住在我們巷子的最前面,而我家在最後面沒錯,就是青梅竹馬他大我2歲,從5歲的時候就是幼稚園的學長(?)因為雙方父母都是好朋友,他就被灌輸了要照顧妹妹的觀念在我被欺負的時候跟其他小朋友打架會用一天的10元零用錢買熱狗分我吃幫我提書包,牽著我的手帶我回家會幫容易過敏的我戴上...

有時候我總忍不住想,一件事對於一個人的影響到底有多長,一年、十年,抑或一輩子?每當想到這時我便會想起鬼屋婆婆的故事。 以下圖片/tt  鬼屋婆婆是我旁院的一個奶奶,也就是我父親的伯母,她在我們村上是極其神秘的一個人物。 那個年代的女人基本上都是沒有名字的,出嫁以後一般在本姓前面加上夫姓稱...

Facebook留言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