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部電影叫做《時時刻刻》(The Hours),其中有句話頗發人深省:「人生什麼叫做幸福?幸福是在一早起床的時刻,你覺得今天充滿了許多可能性。」我相信,每一位成年人在回首來時路時,可能都會發現自己曾是個對存在充滿自信、情感色彩濃烈且生命神采飛揚的青少年,也曾覺得人生有著許多可能性,並對人生充滿期望。
我們如果以感性的方式來劃分人生階段,那麼在童年、青少年、成年和老年期會呈現出下列不同的特質:
一、童年期:這時期的我們,抱著遊戲的心情看世界。生命較像是遊戲,大部分仍屬內在世界的醞釀,不太有現實觀念,既不了解現實的痛苦,也不需負責任或盡義務。
二、青年期:是個尷尬的階段,對未來雖萌生一些現實性,但仍懷抱著天真理念和夢想,相信生命有許多可能性,體會得到幸福感。
三、成年期:已承諾某個生命的方向,於眾多可能性中選擇一條路,並渴望在這條自己所選的道路上扮演好自己的角色(例如,從事某個特定的行業,讓家人生活安定、過好自己的人生)。
四、老年期:在退休時檢視自己從青少年起選擇的那條路是否正確、人生是否無怨無悔,以及是否已完成這條自己選擇的生命道路。
‧ 肯定自我價值和獨特性
有人認為,成年人與青少年最大的差異就是:成年人是生命理想和熱情被慢慢澆熄的青少年。意思是說,青少年有許多潛能和可能性,但當他蛻變而進入成年後,便把所有的時間和精力都放在那條所選擇的道路;不過,在這條實踐自己生命的道路上,大部分人碰到挫折時,內心多會湧現後悔(我為什麼會選擇這條路)和懷疑(自己的能力)這兩種情緒反應。於是,許多人把成年生涯中的大部分時間,耗費在「消極認命地說服自己可能真的能力不足」上面。在這內耗過程中,不但自我價值被摧殘,內心也產生極深的失落感。於是人們又必須花費許多時間來做心理重建,以撫平內心的傷痛。
其實,每個人的內心都明白自己的生命是與眾不同的。在成長過程中,由於受到某些僵固價值觀的限制,使許多人盲目地走上同一條路,以致彼此必須競爭比較,甚至互相廝殺,失去了自信和尊嚴。
我自己的青少年生活就過得一點都不快樂。念建中時,臉上長滿了青春痘,而這個時期又是建立兩性自我的階段,非常在乎他人如何看待,於是,外表不如意令我深感痛苦,甚至還拿南僑水晶肥皂洗臉,洗到臉幾乎脫了一層皮;再加上我的課業表現,始終無法恢復昔日的輝煌成績(永遠拿第一名),以致信心全失,無法擺脫被比較所造成的創傷,?上還會蒙在棉被裡偷偷哭泣呢。直到後來我才了悟:原來我就是我,我有自己的特色和專長,應該走上內在為我安排的道路。
放棄執著, 心扉自然敞開
古代有個和尚,聽到他居住的村莊裡遭到強盜洗劫,和尚有感於平日受到村民的照顧,決定要救度村民,便獨自前往強盜的巢穴,結果被強盜捉了起來。 當強盜要砍他的頭時,和尚說道:「你們要殺我可以,但總要讓我吃飽啊!和尚死了沒人祭拜,會變成孤魂野鬼的。」強盜們心想:反正他活不成了。就拿了許多雞鴨魚肉給和...
人類的10個最佳時間
●1.唸書的最佳時間 早上 醒來頭腦一定會昏昏的,但去洗把臉後 ,就會清醒多了, 這時也是頭腦最清醒的時候,而在此時唸書或是記東西都會比較容易! ●2.運動的 最佳時間 早晨 的時候出去散散步是不錯的, 因為早晨的空氣是最新鮮的,在散步時多呼吸些清新...
媽媽挺個大肚子,有多重呢?
有個公家機關,為了減輕員工繳交子女數萬元學費的壓力,特別實施一項優惠措施,即員工可以在開學時,先預借「子女教育補助費」,等到取得學費繳付收據後,再辦理結報。其實,這樣的措施會添增會計、出納人員的作業負擔,但對家中有小孩念私立大專院校的基層員工來說,卻是一項福音,所以許多清寒的員工都預借了這筆「子女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