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問題出在過分緊密的關係上

針對人們不安的程度,以及與家人的關係,美國家庭治療師莫瑞.包溫(MurrayBowen)這樣說道:「雖然不安與一個人的體質和性格有關,但也會因家庭關係更嚴重。如果當事人與家人的感情過於密切的話,也會加重不安的程度。」

比如,長期受慢性不安所困的母親會希望孩子分享自己的不安。因此孩子會成長為總是對母親的精神狀態和要求過度敏感的人,並且扮演起緩解母親不安的角色。

但遲早有一天孩子會覺得這一切過於荒唐無稽。這時,孩子會身處進退兩難的困境。自己是應該認可母親的不安、滿足她的要求呢?還是應該說服她這樣提出要求是錯誤的呢?

若想與長期患有慢性不安的母親建立起感情上的紐帶,那麼孩子也必須擁有相同程度的不安。這樣以來,孩子最終也變得跟母親一樣,慢性不安就這樣傳給了下一代。

在這種情況下,如果孩子試圖說服母親的話,母親反而會感受到更嚴重的不安,然後加強控制孩子的程度。這種類型的母親會在孩子試圖擺脫控制,嘗試獨立的時候產生巨大的壓力。她會把當下自己感受到的壓力怪罪在孩子身上,而不會去思考這種壓力來自自己的內在小孩。

當母親與孩子的矛盾變成日常生活中的一部分,且長期處在緊張的狀態下的話,身體也會出現問題。但問題是,母親又會把身體出現的問題統統怪罪給孩子,讓孩子充滿「這都是因為你」的內疚感。最終孩子會選擇舉白旗投降,再不然乾脆選擇離開。

就算家人之間,也應該遵守界線!讓人透不過氣的母親,與冷酷無情的女兒...

(圖片來源:資料圖庫)

圖說:父母與孩子的關係是各自獨立的個體,兩者之間需要一定的界線,而且彼此應該互相尊重這條界線。

 

從前面提到的案例不難看出,恩英和恩熙的母親一直循環著同種模式。首先,她會把自己的想法告訴女兒。然後,孩子如果不按照自己的要求行動的話,她便會生氣、嘮叨不停。接下來,如果孩子仍然無動於衷的話,她便會開始訴苦、斥責孩子,誘發她們的內疚感。最後,得不到自己滿意的結果時,乾脆頭上綁一條白布臥床不起了。

如果情況發展到這種地步的話,兩個女兒只能宣布投降,最終按照母親的意思得出結論。

 

並不是特定的事件或行為會傷害人,在人與人的關係中存在著一條我們肉眼看不見的「界線」,這條界線也會使人受傷,而且還會製造出更深、更痛的傷痕。因為很難用言語說明這種看不見、卻總是能感受到的情況。沒有顯示在外表的痛苦,很難讓人意識到傷口的存在,因此才會發展成更嚴重的傷口。

父母與孩子的關係是各自獨立的個體,兩者之間需要一定的界線,而且彼此應該互相尊重這條界線。

但是在複雜的感情關係中這條界線會變得模糊不清。如果父母不承認孩子存在這條界線,便會將自己未經過濾的感情直接傳達給孩子。孩子如果拒絕的話,父母便會不擇手段的越過界線把孩子變成跟自己一樣的狀態。

這麼說來,這樣的父母就不愛自己的孩子了嗎?

當然不是。這樣的父母發自真心的愛著他們的孩子,而且愛的程度要比其他人更誇張。父母讓孩子不安,不是因為不愛孩子,而是對彼此之間的關係不安。關係不穩定時,會出現不安。這時父母和孩子會互相擔心、惦記對方,同時也會心存厭惡的生活下去。

在恢復關係中可以改善關係導致的不安,為了將不穩定的關係變得穩定,首先必須在彼此的關係中畫下一條的界線,將父母與孩子的感情分離,確保獨立的狀態。即使是家人的關係,彼此也應該遵守這條「界線」,這樣才能不被生活中不斷出現的矛盾和緊張狀態所影響。

 

就算家人之間,也應該遵守界線!讓人透不過氣的母親,與冷酷無情的女兒...

本文摘自大樹林出版社《以為時間久了,我就會沒事:大腦會記住小時候的委屈、孤單和傷心!說出憋在心裡的痛苦,突破無法解決的關卡

 

【更多資訊請上《大樹林》粉絲團;未經授權,請勿轉載!】

  (圖片來源:控制) 有位男性朋友,某天跟我說,他終於在離婚後發現,原來馬桶是要經常刷洗的。原來照顧一對子女,竟然要花費如此多的心力。而且要失去自由!我問他:「你前妻現在過的好嗎?」 他說:「她在離開我後,嫁給一個老外,過的很幸福。」我接著又問:「她沒回來看過孩子嗎?」他平靜...

從今天起,做個堂堂正正的細胸妹吧! 文章來源...

對不少男性來說,和“治癒系女性”在一起才能感覺到十足的輕鬆感與幸福感。因為這個原因,治癒系女性在男性群中的受歡迎程度也很高。這种女性到底有什麼特點呢?日本網站做出了相關介紹,一起來聽聽男性們對於那些治愈係女性特徵的描述吧! 1、話不多 “笑容很甜美、話不多而且能...

1、合適的對象,傾訴再凝望 心理學傢指出,人類要判斷出究竟喜歡不喜歡對方,隻需要90秒鐘至一分鐘。要與心儀的對象發生戀情,不妨先說些親密的話題,然後再深情的望向對方的眼,征服力幾乎所向無敵。而且兩人彼此間的話題越顯親密,也證明你們的關係也很親密,彼此的訴說都很有一份影響力。 心理學傢阿瑟阿倫表示,...

Facebook留言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