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將一生奉獻給日本文化的藝舞伎 

將一生奉獻給日本文化的藝舞伎

日本的藝伎文化是由京都開始向外發展的。
各式傳統的慶典活動,只要有了「她們」的存在便能讓活動增添些許嬌豔。

藝舞伎工作於京都的花街,這些女性的工作內容是透過日本歌舞、三味線(日本琵琶)、太鼓和笛等技藝為宴會場合助興。她們最常出沒於京都繁華區-祇園的「花街」,有上七軒、祇園甲部、祇園東、先斗町、宮川町,統稱為五條花街。

藝舞伎們從服飾、妝容到髮型都十分講究,並且會配合時令季節,選用不同造型的花飾髮簪。

將一生奉獻給日本文化的藝舞伎

每一朵花飾都是以色澤柔美漂亮的二重織絹巾手工打造的。
透過藝舞伎更換花飾髮簪的動作,我們便能知道季節更迭。而和服以及束帶的花色,也會配合季節變化。

將一生奉獻給日本文化的藝舞伎
松竹梅、鶴
將一生奉獻給日本文化的藝舞伎
將一生奉獻給日本文化的藝舞伎
祇園團扇
(ギオンウチワ)

將一生奉獻給日本文化的藝舞伎
迎福餅花(モチバナ)

將一生奉獻給日本文化的藝舞伎

立春前一晚的節分在舊曆相當於「年尾」,也就是即將邁入新的一年,而人們相信此時節會出現帶來福氣的神明,也有會帶來災禍的鬼怪存在。因此,時至今日仍會在各地的神社寺廟舉行「灑豆子」等除厄儀式。在京都每條花街所舉辦的除厄儀式和時間都會有所不同,祗園甲部、宮川町、先斗町、祇園東等四花街的藝舞妓將前往八坂神社;而上七軒的藝舞妓則是前往北野天滿宮,向神明獻上奉納舞。

各花街的舞技們會與生肖年的信眾們在各神社的境內進行灑豆儀式,以求能驅逐惡鬼。但其實除了「灑豆子」的驅鬼儀式之外,還有一種防範被鬼怪厄運纏身的儀式。藝妓們會穿上搞笑的服裝。而由於她們的髮型有一定的規範,因此會解開髮髻處,以不同於平日的扮相來擊退肉眼看不見的惡鬼。

將一生奉獻給日本文化的藝舞伎

舞伎大多打扮為女性角色,藝伎則是可以自由打扮。角色從日本古典文學中的《阿染與久松》到《寶塚歌劇》,最後甚至會出現夏威夷以及中國的傳統歌舞服裝,或是《灰姑娘》、《一千零一夜》等童話故事中的角色。

將一生奉獻給日本文化的藝舞伎

在花見小路這一帶甚至可以看見浦島太郎以及金太郎等節分妖怪們往來行走的身影呢!這些將一生奉獻給日本文化的藝舞伎,不僅讓日本文化得以源遠流長,想要幫人民消除厄運的精神
更是無私奉獻!

 

將一生奉獻給日本文化的藝舞伎

將一生奉獻給日本文化的藝舞伎

Audrey佐藤

從小就接觸日本詩歌文化,讀小學時就已熟讀源氏物語,高中時為歌留多競賽高手(指用印有「百人一首」和歌的紙牌來玩耍的遊戲),大學起在茶道研究會磨練「和之感性」。
畢業後當過多國企業的幹部見習生,歷練人生;留學美國時,學習NPO(非營利組織)專攻營運的經營管理方法,融合了商業與藝術,為精明能幹的諮詢顧問專家,在國內外建立相關網路資訊。

2010年起經營特定非營利活動法人和塾
(http://www.wajuku.jp/)世話人、
2013年起經營日本文化設計論壇
(JIDF http://jidf.net/about/)準會員。

將一生奉獻給日本文化的藝舞伎

本文出處;更多精采內容請上《It's B日本線上流行雜誌》官方網站;《It's B日本線上流行雜誌》官方粉絲團。未經授權,請勿轉載!】

相關文章 

日本國寶級工藝「甲州印傳」
不可或缺的日本文物 以最謙虛的姿態流傳至今

「檢查一下妳自己的心念裡有些什麼,」旺波格西繼續道:「要放下負面想法。可妳早就知道這個了,不是嗎?」 「所以,放輕鬆吧。放下你想像出來的那些關於你自己的故事,因為都只是些故事罷了。別這麼認真看待。不要欺騙自己,不要相信『我想的就是真的』。」==============================...

人生劇本是自找的,清楚明白這個原理,才能將「業力」轉換跑道成為「原力」。「感恩」是還原初始自己的唯一途徑,「願意」是人間轉向美好生活的原點。「願意」是重建你生命的第一道門。沒有進入這道門,你依然是你,你依舊還是你,最後,你仍然就只是你。然後,就聽到嘆息聲:「我就只是這樣!」要有一絲的覺性、一聲微弱的...

網路無真愛?大家同意嗎?用過交友軟體的你一定碰過這些瞎事!更多男女大不同系列►► https://goo.gl/87TwF5 更多男女大不同系列►► https://goo.gl/87TwF5 以上內容為噪咖版權所有,轉載請務必註明來源出處。最幽默有趣的生活娛樂內容《噪咖EBCbuzz》上...

                      常言說,愛情需要棋逢對手。 他們卻只做到了衣逢對手, 就收穫暖牌愛情。       濟州島夫婦   這對笑...

Facebook留言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