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婆弱媳巧兒強,三角對立容易化解,反過來說,如果婆強媳拙兒弱,媳婦就會很慘,每天像與老佛爺相處。」
婚姻是雞兔同籠的整人遊戲,兩個成長背景、性格特質不一樣的人,要來生活在同一個屋簷下,是一件困難的事,而婚後如果還須與公婆同住,根本就是雞兔蛇同籠,困難又危險的遊戲了。
婆媳問題註定無解,因為婆媳是天敵。婆媳之所以是天敵,乃因旁邊有一個夾心餅乾,形成婆媳兒三角關係,而所有三角關係都充滿張力,擺盪不定。有看過學生宿舍安排三人一間嗎?沒有,因為一定會有兩個人比較要好,讓第三人感到被排擠。
婆媳問題雖然無解,但隨著時代演進,問題會自然消失,或者至少逐漸減輕,因為與公婆同住的婚姻越來越少。根據內政部調查,1973年,台灣有四成三的已婚婦女與公婆同住,1998年降到了三成六,而到了2011年更只剩一成四。城鄉有明顯差距,台北市婆媳同住比例只有百分之七。
雖然如此,婚姻有越來越幸福嗎?離婚率有越來越降低嗎?恰好相反。婚姻的本質是忍耐與犧牲,一味伸張個人主義,誰也不讓誰,下場就只有離婚。婆媳問題是諸多婚姻問題的一環,從婆媳問題怎麼處理,可以看出一對夫婦怎麼處理其他婚姻問題。
或許有一天婆媳關係會像丈人與女婿關係一樣那麼輕鬆好處理,但在那一天到來以前,大部分已婚女性多少還是有這方面的困擾。雖然絕大部分婦女不必與公婆同住,然而至少一個禮拜、一個月,或者三大節得要回婆家,中午吃個便飯,飯後裝模作樣洗個碗,然後趁著天黑,還要再吃一餐以前趕快落跑。婆婆厲害就在這裡,只要能在廚房一起洗個碗,就可以把妳弄到咬牙切齒卻又不敢回嘴。
處理婆媳關係,跟處理其他婚姻問題一樣,要有科學家、藝術家與慈善家三種能耐。要以科學家的態度分析問題,找出原因;也要發揮藝術家一般的創意,想出不一樣的解決之道;而如果陷入無解的狀態,卻又不想離婚,那就只好像慈善家一樣包容對方。
婆媳問題複雜,狀況百出,因應方式也跟著五花八門,沒人可以講出一個放諸四海皆準的處理架構。其實婆媳問題的核心矛盾在於三角關係,任何因應方式有無效果,端視能否避免或打破這個三足鼎立的狀態而定。
婆媳兒三角關係要如何避免或打破?一個原則:婆婆要弱、兒子要強、媳婦要巧,做到其中一者,三角對抗就不容易形成。
婆婆要弱,指的是婆婆是一個寬容敦厚、慈祥和藹的長者,沒有過多的控制慾,而且不把兒子當成主要的情感寄託,然而這樣的婆婆可遇不可求,婚前也不一定看得出來,很多婆婆原本不是壞人,陷入婆媳兒三角關係以後才變了一個人。好婆婆比好丈夫更難得,如果遇到千萬要珍惜,而如果不是,也不要奢望婆婆個性改變,很多時候只是暫時壓抑,累積到以後再連本帶利爆發。
決定婆媳關係的最重要因素,在於婆婆與兒子的母子關係,兒子對母親稱為依附關係,母親對兒子則是聯繫關係,這兩者只要有一種過於強大,當母子之中闖入了媳婦這個第三者,一定會產生強烈矛盾。結婚是一種脫離原生家庭,與另外個體結合的過程,原本的依附與聯繫關係必須了結,才能開展新的一段,而如果原本的母子情感投注沒有收拾完整,就會帶入婚姻當中,糾纏不清。一個已婚男人割捨不了母子關係,如果是母親對兒子不能放手,還不難處理,最棘手的是兒子對母親仍有依戀。要求太太跟公婆同住的先生,很多人的理由是陪伴老人家,其實是自己還離不開爸媽。在婆媳兒三角關係裡,如果夾心餅乾夠強勢,界線守得分明,也就是婚姻第一、母子其次,婆媳雙方都會節制。
至於媳婦,如果運氣沒那麼好,婆婆與先生都不能扮演正面角色,那就要靠媳婦自己了。絕大多數關於婆媳問題的建議,講的都是媳婦如何因應,比如不要在婆婆面前夫妻親熱、對婆婆嘴巴要甜一點等等,這些都有用,但也不是沒有例外,重點在於要了解人性,知道婆婆是怎樣的人,還有婆婆與兒子的關係。比如婆婆如果是自戀的女強人,肯定與讚賞當然有用,但也有一種種婆婆是控制型,這時需要的就是給予明確的界線,不該婆婆介入的,不要讓步。
婆弱媳巧兒強,三角對立容易化解,反過來說,如果婆強媳拙兒弱,媳婦就會很慘,每天像與老佛爺相處。
其實現代社會,婆弱媳強的組合越來越多,不少家庭因為婆媳衝突要看精神科的不是媳婦,而是教育程度、口才都遠遜一籌的婆婆。也有婆強媳強的組合,家裡鬧哄哄,除了保持距離,減少接觸,沒有更好的辦法。
沈政男:1968年生,台中市人。 台大醫學系畢業,老年精神科醫師。長期以通識自我教育,科學與人文兩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