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想與現實的差距
這大概就是理想和現實的差距、你和他人眼中的自己、理想很豐滿,現實很骨感的意思,如果在最近的娛樂圈裡找一個這樣的例子,大概就是下面這樣:
你眼中的自己
他人眼中的你
同樣是1969年出生的兩個女人,同樣是早早踏入了娛樂圈,同樣有天分和才華,同樣有過驚心動魄的婚戀史,同樣在最近和自己的小男友你儂我儂。但是且不說因為二人的知名度不同而帶來的關注和話題熱度的差異,就是這同樣的“姐弟戀”,王菲那邊雖然有謾罵之聲,但是也令她“傳奇”、“高中女生”、“我行我素”的一面更加深入人心;而伊能靜那邊,則始終被一種尷尬氣氛所籠罩,“作秀論”、“形婚論”(謠傳秦昊非直男)等甚囂塵上,除了粉絲送上的祝福之外,其他人似乎都帶著一種“看這場好戲如何收場”的心態在冷眼旁觀這甜蜜蜜的二人。
你有沒有想過,為什麼我們在對待這兩個人同一件事的態度上,會有如此大的差距?
因為王菲是女人心中那個想要成為的自己,而伊能靜則是現實中和我們無限接近的自己。
就像網易《娛樂bigbang》欄目上週寫的那樣:“很多人身上都有兩面,一面是通常表現在大家眼前的樣子,一面由於種種原因被隱藏起來了,而被隱藏的這面通常是自己想要成為的那個人。這種期待如果不能在自己身上實現,常常會轉移到其他人身上,而王菲,很多時候承載了大家的期待,她是女人心中的另一個自己。”
人們注定會美化和嚮往心中的自己,對現實的自己,就算不是鄙夷,也是恨鐵不成鋼的。
李亞鵬對王菲說:“你注定是一個傳奇。”確實,無論在現實生活中的哪個行業,像王菲這樣那麼高冷還能那麼成功的人真的是鳳毛麟角,不要跟我說因為她的天賦無可取代,古往今來有多少“不會來事兒”的絕世天才最終被殘酷的現實折斷羽翼的例子。這麼多年來,她不出新專輯、在演唱會上說的話屈指可數、不上綜藝節目、不參加商演,依舊紅的讓人連羨慕嫉妒恨的餘地都沒有。
她以一種舉重若輕的姿態輕易地攀上了天后的寶座,並且數十年如一日的接受著民眾的朝拜,這是多少人連做夢都不敢想的成功軌跡,而現實中居然真能有人做到。她的經歷簡直讓一眾心靈雞湯寫手恨得牙癢癢,說好的“友誼、努力、勝利”的成功三法則呢?說好的正能量呢?王菲就像現實中的《銀魂》主人公坂田銀時,平常以隨心所欲的廢柴大叔樣疏懶地過著生活,但是在關鍵的時刻,支撐著他們靈魂不會被現實所折斷的東西,讓他們在人生的舞台上大放異彩。
從她的成功經歷裡,你根本學不到什麼東西,因為以絕大多人努力的程度之低,還根本輪不到拼天賦的地步。就像所謂的學霸是不努力可以上重點,努力了就能當狀元的人,而普通人只是不努力上三本,努力了沖沖重點線的人。你怎麼和她學,怎麼和她拼?最重要的是,汲汲營營想獲取現實成功的我們,在王菲25歲說的這句話面前都要敗下陣來,當時她接受采訪時說:“我最大的煩惱是太紅了。”看,你窮盡一生追求的東西,人家根本就不在意!
反觀伊能靜,就是那個一直很努力,一直希望能成為學霸的人。小時候看衛視中文台,經常會播伊能靜《紅顏美人多薄命》的MTV,我媽每次看到她就很煩,和我說:“這人太做作了。”我說為什麼呢?我媽說:“長得那麼一般,頂多是可愛吧,還覺得自己是傾國傾城的美女,太沒有自知之明了。”我媽從來就是那麼犀利,也給我打擊的夠嗆,因為我覺得我也頂多算是可愛吧,但是自我感覺還挺良好的,原來在別人眼裡就成了“醜人多作怪”了。
當時我還在上小學六年級,相處得好的幾個女生都特別喜歡伊能靜,她的貼紙貼滿了筆記本,歌詞都一首首抄進去,模仿她說話的語氣和穿衣打扮。現在想來我那幾個朋友跟我一樣,也是普通人一個,但是普通人也有追求美麗的權利啊,所以先天條件一般,但是打扮的甜美可愛的伊能靜就成了學習的榜樣。但是她們和自己的偶像犯了一樣的錯誤,就是太刻意了。王菲是那種讓你覺得完全超出了審美觀念的好看,因為個人魅力太強。伊能靜則太重視自己的外貌,重視到別人看著她都覺得累的地步。我之前說過,真正的美女是“美而不自知”的,坦然地看待自己的容貌,因為她非常自信。但是這只有真正的天生麗質的大美人或者心理素質過硬的人才能做到,而我自認為和伊能靜一樣,都做不到,我很在意自己在別人眼中的形象,這份在意,落到別人眼中就變成了做作。
“做作”的評價始終如影隨形地伴隨著伊能靜,不僅在形像上,也在事業上。她的歌路很窄,當初作為“飛鷹三姝”出道的時候,公司力捧的也不是她,而是方文琳和裘海正。她只能選擇努力地突破著自己,以保證不被公司和市場所拋棄,從日系憂鬱少女到童話公主風,再到舊上海百樂門舞女造型,她一直在嘗試不同的風格,唯獨好像忘記了自己是誰。我還清晰的記得,大概是97、98年的時候,伊能靜參加過國內一個什麼獎的頒獎儀式,她穿著艷俗的紫色舞女裝,在台上又蹦又跳地唱《說不出的快活》這首歌:“你看我我看你你看我幾時我有這麼高興過你看我我看你你看我幾時我有這麼得意過”,台下是一片面無表情的老藝術家們,氣氛一片尷尬。當時我很心酸,因為我想起了自己,想到了無數次類似的經歷。曾經我準備了很久在台上唱一首歌,下台之後心情忐忑地問別人的感受,結果我心儀的男孩子滿不在乎地說:“你唱歌聲音跟男生差不多一樣粗啊!”
這就是這個世界的真相,你努力了也未必能改變什麼,反而落在別人眼裡只是做作和尷尬。願世界給失敗以寬容,給失敗者以溫情只是理想主義者最不切實際的幻夢。人們總是跪舔強者,因為那是遙不可及的高度,人們又總是肆無忌憚地嘲笑弱者,因為他們知道那是和他們一樣的人,伸出手就能給拉下來。對於和自己一個世界的人,人們總是準備了最多的鄙夷。因為覺得那些不安於弱者的命運,還想要去改變的人十分礙眼。塞繆爾·貝克特說:“再試,再失敗,更好地失敗。”這也許可以作為伊能靜這一生最好的寫照,也許,是她也別無選擇。
王菲在對待愛情上,真是“永遠的高中女生”,有人認為她跟著竇唯住胡同,去公共廁所倒痰盂的舉動是“能屈能伸”,是“委屈”,可是在我看來,這也是她恣意的性情表現。我願意的話我可以給你倒痰盂,我不願意的話立馬跟你說拜拜。別人的婚姻會考慮和顧忌很多因素,兒女、財產、事業、名聲等等,她至始至終考慮的只有一件事,就是愛不愛了。這就是高中女生的愛情態度,我才不要想成人世界那些複雜的事情,我要的,只是愛。我們感同身受,因為走入社會之前我們也是這麼簡單地對待愛情,可是現在的我們,再也不會了。
伊能靜的愛情始終很狼狽。從初戀男友到庾澄慶,她一直是隱忍、付出而又不被認可和重視的那個人,她就是為了這樣的愛情奮不顧身。在破碎家庭長大,把事業和金錢看得都很重的她,可是她居然為了愛情放棄了事業上一飛沖天的機會。她在《愛的練習本》一書中說,侯孝賢找她拍《悲情城市》,她竟然因為男友酒後性情大發的一通“我需要你”的電話,她就立即放下工作,從台灣飛往香港。結果苦等之後對方卻一直沒出現,令她十分絕望。也正是因為這件事,惹怒了導演侯孝賢,慘遭《悲情城市》換角。
從十八歲開始和庾澄慶在一起,因為門不當戶不對,長久以來不被男方的家人和朋友圈理解。愛情長跑十四年之後,在洛杉磯註冊結婚。除了庾家媽媽、姐姐,沒有半個伊能靜家人在場,甚至沒有結婚戒指。就算是在傾訴她對哈林愛意的《生死遺言》一書裡,她的委屈也是清晰可見。可是我們有太多的人(尤其是女人)把自己活成這樣了,像王菲那樣的愛情觀在我們看來是可望而不可即的,我們守著那個明知道各方面都不是很適合自己的人,卻始終捨不得放手。我們會天真的以為,隱忍、犧牲和付出能夠換回一段夢寐以求的婚姻,以為終有一天那個人可以回頭,發現一直在背後看著他的自己。
我們以為王菲的愛情觀不現實,其實,伊能靜的愛情觀更不現實,可是卻長久地被人們所誤解了。如果她有王菲一半的清醒,就不會死守著沒有希望和未來的那段感情不放,又忍不住去別處尋覓溫暖,最後落得個里外不是人的下場。可是這樣的患得患失、搖擺不定的心態我們在婚內婚外也是有的,誰能保證身心一輩子從一而終?只不過她是公眾人物,她的所有行為都會被無限放大,成為恨不得人人得而誅之的道德問題。
但是我依然尊重伊能靜,而且是越來越尊重了,我在這裡不想用喜歡這個詞,因為這個詞不夠理性,我要用尊重,因為我可以不喜歡她,可以不理解她,但是我尊重她的堅持,尊重她的做作。
因為我算是明白了,只要是社會人,誰不做作?誰不想在別人面前表現的好一些?只是有的人天生演技好,後天情商高,將自己的目的隱藏的很好,才會給你以自然而然的錯覺。我特別討厭“唯目的論”的觀點,在這些人看來,只要一個人做事的出發點有個人目的,就是要被唾棄的。所以公知被罵了,因為覺得他們的目的是要出名;袁厲害、張晶、唐慧被罵了,因為覺得他們的目的是又要錢又要名。可是小朋友們啊,在這個社會,每個人做事都有他的目的,而且絕大多數都是為了自己,而不是為了社會大眾。如果你天真的以為開國領袖們是為了實現英特納雄特爾就把腦袋別在腰帶上去鬧革命,那你還是去看《喜洋洋和灰太狼》吧,這篇文章不適合你。
我不在乎目的,我只在乎過程和結果。對於一點都不關心政治卻去罵公知多管閒事的年輕人,我很想問他的爸媽怎麼當初沒把他射在牆上。中國這一代人對政治的無知無覺和麻木已經到了令人髮指的地步,所以如果公知的吶喊和唐慧等人的行為哪怕是能夠喚起一個人的社會責任感,能讓這個社會哪怕是前進一小步,我覺得都是值得尊重的,如果他們從中獲得了名利,那也是他們應得的。
所以,如果你覺得伊能靜聲援南周,和夏俊峰的妻子張晶結為姐妹關心她和孩子的生活是作秀,是搏出位的話。我想告訴你的是,你大可以也去秀秀看,你就知道在中國碰觸這條高壓線的代價有多大了。想紅,想出名,有的是比這個更好的方法。再換種說法,在千萬條選擇搏出位的道路上,伊能靜選擇了這條路,儘管依然做作,但也是她接近內心的選擇。
她依然在寫作,儘管還是跳不出小女人細膩敏感的範疇;她依然在各種爛片裡打醬油,儘管還是很刻意地在乎自己美不美……她也許永遠都做不了一個無懈可擊的學霸,但是她依然相信愛情,關心他人和這個國家正在發生的事。她努力地活出屬於自己的精彩,這就夠了。
也許你無奈的發現,一開始我們都夢想做王菲那樣的人,可是最後我們都成了伊能靜那樣的人。但是我要在這裡說,這沒有什麼好遺憾的,王菲的完美只能作為念想而存在,跟假的似的,千萬別學,否則容易傷著自己;要學就學伊能靜,因為她的經歷和掙扎才是真正的人生。
是啊,像伊能靜這樣,有過錯,有錯過,但在過錯和錯過之後,卻永遠選擇收拾好心情再出發,這才更能給予我們前行的力量,才對我們有著更強大的現實意義。王菲的人生,因為不可複制的完美,只能供人們頂禮膜拜,而缺乏足夠的參考價值。所以,試著給現實的自己一點尊重吧,畢竟,她也在努力地變得更好,雖然還沒有你想像中的那麼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