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轉分享給周遭孕婦】孕婦該乖乖遵守的7個生活習慣

丹麥哥本哈根大學一項研究發現,超過四分之一的流產可以通過改變不良生活方式得到預防。孕婦只要注意一些細節,及改變部分生活習慣,便可有效降低流產風險。

根據丹麥哥本哈根大學一項研究發現,超過四分之一的流產可以通過改變不良生活方式得到預防。孕婦只要注意一些細節,及改變部分生活習慣,便可有效降低流產機率。研究結果發表在新一期《英國婦產科學雜誌》(BJOG)上。

研究員觀察了1996至2002年間逾9萬名孕婦,其中3177名孕婦在22周前流產,並分析了她們的生活模式、習慣。通過分析與流產有關的各項因素,發現在30歲以前懷孕的女性,如果經常飲酒、上夜班、身材肥胖以及參與高強度勞動,比如每天搬運20公斤(44磅)以上的貨物等,都會顯著增加流產風險。

另外,研究還發現,30歲以上才懷孕的女性流產風險也偏高。孕婦年齡偏大和飲酒是導致流產的最大風險因素。分析顯示,如果改變以上所有不利因素,約有四分之一的流產可以避免。

哥本哈根大學研究員Anne-Marie Nybo Andersen表示,該研究的主要課題就是,流產是能預防的。她認為,導致流產的不同生活因素,比藥物等某些特殊因素,要更加重要。

在英國,有超過七分之一的孕婦流產。皇家婦產科學院的發言人Caroline Overton說,該研究再次證實了目前英國政府推行的健康懷孕政策,比如不飲酒等。為此她建議,女性在懷孕前和懷孕期間都要注意堅持良好的生活習慣。想要孩子的女性應攝入均衡的飲食,確保自己不會太瘦或者太胖,並和伴侶一起戒掉吸煙的習慣。


哪些不良生活習慣會導致女性流產?

一、不當人工流產:
有些年輕女性不重視避孕,導致多次意外懷孕,進行多次人工流產手術,特別是不當的人工流產,容易造成各種併發症,導致輸卵管阻塞、結疤等。若輸卵管完全阻塞,卵子不能進入子宮完成受孕;若是半阻塞狀態,輸卵管不通暢,很容易引發子宮外孕。

二、吸煙喝酒:
有煙癮、酒癮的女性,對身體的傷害是很大,會降低性激素的分泌,損傷女性卵子,降低受精卵品質,甚至導致女性不孕、懷孕女性流產。

三、情緒不佳:
若女性長期處於不良情緒中,緊張、抑鬱、悲傷等,大腦皮層的中樞調節就無法發揮作用。卵巢等生殖器功能也會受到影響,增加女性流產、不孕的可能性。

四、營養不良:
女性過於追求魔鬼般的身材,採取極端方法進行減肥,例如節食、長期低脂飲食,或濫用減肥產品,導致體重嚴重偏低,過於消瘦,處於營養不良的狀態,會導致女性閉經,影響孕育;若是懷孕中婦女過度節食,除了導致胎兒發育出現問題外,還可能引發流產。

五、使用指甲油等化妝品:
指甲油以及其他化妝品往往含有一種名為酞酸酯的物質。這種酞酸酯若長期被人體吸收,不僅對人的健康十分有害,而且最容易引起孕婦流產及出生畸形兒。所以孕期或哺乳期的婦女都應避免使用標有酞酸酯字樣的化妝品,以防酞酸酯引起流產或嬰兒畸形,尤其是男孩,更容易受傷害。

六、過度勞累,壓力大:過度勞累,壓力大,會導致准媽媽的身體處於一種亞健康的狀態,內分泌紊亂,以及精神壓力大所致的焦慮不安等不良情緒,都可能導致流產的發生。


七、懷孕年齡過大:有關調查顯示,高齡孕婦自然流產率高達19%,與對照組(20歲至29歲懷孕的婦女)比較差在較大差異。年齡越大卵巢功能越低下,激素水準不穩定,受精卵發育不良,因而造成了流產率較高。 



▲從洗衣板變波霸居然不用整形不用塞東西也可以?!!(source:youtube本文圖片皆來自此處)    根據youtube的報導,相信很多小胸女再買許多衣服的時候都有胸部撐不起來的困擾吧,但這支影片在網路上瘋傳到不行,因為這女生居然只用這神奇的一招就可以從洗衣板變波霸!!!...

    缺乏生活自理能力長者,住進養護中心之後,是否因身體狀況受限而與外界隔絕?永信社會福利基金會執行長趙明明表示:『長期照顧機構的角色定位,並非長者被動消極的照顧思維,應是協助長者追求自主、肯定自我及圓滿晚年生活的第二個家。』     擁有不失能的老後,關鍵...

示意圖非本人(source: 靠北男友) 網友在靠北男友PO文,母親在16歲就生下她,兩人感情很好就像姊妹朋友。她在16歲那年交往了大8歲的男友,到現在也已經兩年了。兩人穩定交往後,三人會一起出去玩。直到前幾天回家發現媽媽跟男友兩人衣衫不整的躺在沙發上,突然明白為什麼回家後開門就看到男友在家等她?...

台灣單身人口達52%,全台超過一半人口為單身族。為搶攻單身商機,美國最受歡迎社交APP之一的Coffee Meets Bagel(咖啡遇上貝果),正式宣布在台灣發表繁體中文版,主打「他主動、她主導」交友模式,擺脫過往大眾對交友軟體的刻板印象,提供更優質的交友選擇。   Coffee Mee...

Facebook留言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