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愛這種 溫柔透亮,
卻不刺眼的姑娘。
……
劉小兮
曾經狂熱迷戀過安妮寶貝的人,
現在再次談起,
有的說以愛過安妮為恥,
覺得那時的自己太傻太天真;
有的從安妮的字裡行間,
找到最真實的自己,
活得清簡。
94年出生的劉小兮,
屬於後一種。
讀初中以前,
劉小兮和外公外婆生活在鄉下,
和所有的留守兒童一樣,
孤獨且內向。
每天的玩伴是院子前一棵壯實的大樹,
年少時她經常抱着枕頭在樹上睡覺,
或者自言自語一個人玩過家家。
初中開始到城市讀書,
躲在自己的小角落整日與書為伴。
高一是人生中最歡脫的階段,
卻不是發自內心的愉悅,
帶一絲青春特有的叛逆。
高二遭遇家庭變故,
所有的張牙舞爪戛然而止,
留下一地最真實的孤獨。
那些灰暗的困頓時刻,
是拽着書籍的手走了出來。
讀過安妮書的人都有一些頹廢,
劉小兮卻說:
安妮的文字之於她是發着微光的。
後來她 獨自一人在外地 上大學,
依舊不愛與人過多說話。
大一一整年裡,
除了上課之外,
終日與圖書館談着戀愛。
很偶然卻又像是註定了一般。
通過讀書微信群遇到刺繡,
只此一眼便愛上了。
往後兩年大學時光,
被刺繡和閱讀全部填滿。
因為是自學,
剛開始的時候非常艱難。
用幾股線,
穿多大孔的針,
如何選擇圖案……
第一次繡的作品
很醜且沒能完工。
所有的美好最初都是困難。
挫敗感是正常的,
但選擇了,就不退縮。
於是, 劉小兮淘了工具書,
報名買了課,
投入更多的精力和心意,
終於,繡品慢慢有了變化。
她發現,
做手工其實是一場修行。
刺繡是載體,
修行的是自己。
一針一線都需竭盡全力,
容不得一絲差錯。
繡每一件作品,
她都與其交流,
賦予其最深厚的情感,
像對待自己的孩子一樣 。
臨近畢業的時候,
周圍的同學都在為
想要找到一份體面的工作奔波,
劉小兮卻依然沉浸在刺繡的世界。
面對就業最大的打擊
來自於一位老師的冷嘲熱諷:
「不好好找工作裝高雅。」
這句話像針一樣扎在她心上。
最是迷茫無助的時候,
最應多讀書,
從靜默的文字中找尋自己。
最終她選擇
順從 內心最初發出的聲音,
繡下去,不悔。
堅持刺繡的路是孤獨且艱辛的,
經濟上的壓力、
周圍人的不理解甚至是嘲弄。
好在終於堅持到柳暗花明的一天。
遇見花時間咖啡館,
是生活里的恩賜,
也是順其自然。
一直相信美好,
於是真的遇見美好。
第一次在花時間咖啡館
開設線下刺繡課程,
喜悅,感動
和苦盡甘來的激動一涌而來。
用刺繡養活自己,
用愛填充生活。
寶貴如珍珠,
溫柔透亮,卻不刺眼。
談起畢業這一年來的授課經歷,
令劉小兮印象最深的是大學日語老師廖老師。
廖老師不似大多數大學老師那樣
熱衷於追求高職位,
反而願意在課閒做一些「無用」之事,
比如在花時間咖啡館做花「一姐」。
因此當廖老師提出來想跟她學習刺繡時,
劉小兮心裡既緊張又有些自豪,
畢竟是長輩,且為眾人師。
但後來隨着接觸多了才發現,
廖老師對於刺繡的熱愛,
竟那麼濃厚。
於是漸漸地,
忘記了彼此的身份,
一起刺繡、一起鑽研,
從圖案到配色都是商量出來的。
課程結束後,
她與廖老師之間的聯繫並未中斷,
時常通過文字交流刺繡心得,
偶爾約飯聊天,
十分愉悅。
刺繡的過程是孤獨而靜寂的,
知道有人陪伴,
再是辛苦,心裡也是甜的。
在我心裡,
劉小兮有一雙神奇的手。
一批白布,一捆繡線,
在她指尖纏繞、翻飛,
最終化成精美的物件。
我問已經完成的繡品哪一件是最滿意的。
她答: 「沒有最滿意的作品,
因為自我探索沒有終點。」
和安妮寶貝所講的一樣,
任何事 越到後面,
越會有敬畏心。
知道此事其實並不容易,
需要很多心血與控制力。
也越會覺得自己不夠好。
一件刺繡作品的完成,
從忐忑到懷疑,
反覆研究打磨、
到完成一瞬間的欣喜,
不諦於一個生命的誕生。
有人說,這個時代,
好像只有物慾得到滿足才是幸福。
但對於劉小兮而言,
刺繡就是通往幸福的唯一途徑
只是其途甚遠,
需要不斷追求。
在所有的作品中,
她對這件
繡着黃髮垂髫少女圖案的繡品
最為偏愛,
因為繡品中的小姑娘
就是曾經的自己。
那是成長過程中
和自己性格最不搭調的一年。
玩得太野,瘋的過分。
幾乎被全年級師生認識
但卻沒有一個朋友,
被孤立的那段時間裡,
唯一的安慰是
走到哪裡都陪在身邊的書籍。
現在回頭看去,
時間一晃而過,
當時做夢都沒有想到過的平靜生活
七年後的現在她正在經歷。
並且已經從孤立中
學會獨立和享受孤獨。
同閱讀一樣,
刺繡給她打開了另一扇窗。
於劉小兮而言,
刺繡是一個自我探索的過程。
在靜謐中只聽得見針穿過布拉線的聲音,
忘記時間,
與自我融為一體。
如今,
她的生活過成了最想要的簡單模樣:
上午在家刺繡,
下午去花時間教刺繡課程。
很少有人際應酬,
也不需要勉強自己做不喜歡的事情,
內心滿足而快樂。
劉小兮在我的微信列表里很久了。
剛開始加她微信的時候,
心裡還是帶着一點窺探的慾望,
也冒昧的問過
她的經濟狀況和往後的打算,
想知道是怎樣的女子
才能在這樣的現實中,
活成了我們大多數人遙不可及的模樣。
她回答得坦然:
「繡品的售賣並 不算好,
但養活自己倒也足夠。
至於未來,
不知道會怎樣,
只知道要學習的東西很多、
先把這些事做了,
也許到時候該怎麼走,
走向哪兒自然而然也有了答案。」
困惑散盡,
只有祝福和欣賞。
往後越走,
困難必然還是會出現。
不過那句:
「只生歡喜不生愁」背後的信念,
大概就足以支撐她勇敢面對。
其實不論是誰,
生活都是一地雞毛。
最大的不同就在於:
面對這一地雞毛時的態度。
劉小兮找到了她最怡然自得的方式,
和刺繡相伴,
找到自己,活出自己。
最後的最後, 我問劉小兮對於匠人匠心是怎麼看的。
她猶豫了幾秒鐘說: 「對於刺繡來說, 一件產品, 首先要讓手藝人從心底享受製作它的過程, 除此之外再沒有什麼來打動購買使用它的人, 而唯一能讓自己喜歡的途徑就是將心注入。」
我從一開始的羨慕到後來的窺探,
再到現在了解到細節以後,
震驚之餘,只剩下佩服。
如今時節變化太快,
卻還是有人守着初心,
做着最想做的事情且毫不遲疑。
大多數人談到夢想的時候會說:
「再等等,等我錢攢夠了,
穩定下來就去做。」
但其實對於夢想來說,
開始的越早才越有實現的可能
畢竟, 有些事現在不做,
大概一輩子都不會再做了。
- END -
(本文圖片由劉小兮提供
微信:1028553189 )
本文已獲 尋匠之美 授權 微信號:xjzm681
原文標題:94年的美麗姑娘,曾被老師諷刺、同學嘲笑,如今當了「大學老師的老師」,活成了女生羨慕的樣子
未經授權請勿任意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