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60s復返

60年代又回來了!

是Mary Quant的迷你裙,

是Twiggy的俏麗女孩風,

是Courrèges的A-line洋裝,

從Gucci、LV、Miu  Miu到Tory Burch,

這個史上回鍋率最高的流行趨勢,

又一次稱霸女裝伸展台,

再一次高喊青春甜美萬萬歲。

【撰文/吳國瑋;設計/戚心偉;
圖片/Dsquared2、Louis Vuitton、Miu Miu、Versace、部分翻攝自網路】

 

時裝圈的流行就像無限迴圈,老奶奶的行頭繞了一大回後,終究會再是時髦發燒貨,這其中復出率最高的非60年代風潮莫屬。作為當代時裝進程裡第一個徹底解放、擁抱想像的年代,當時的時裝設計師們一瞬間發現了色彩和自由,引領女人初嘗甜美青春的滋味,而高級成衣自此確立了形式並蓬勃發展,也讓時裝從奢華沙龍走入普羅市井,特別是史上首批名模Twiggy和Jean Shrimpton的大紅大紫,更讓女人們頭一回有了可以透過書刊、廣告而模仿穿著的對象。那些盡情裝扮自我的歡樂,彷彿成就了女人的時裝烏托邦,也許這正足以解釋為什麼往後每一輩設計師們,總是患上熱衷回顧60年代流行的癮頭。

重現搖擺倫敦

繼2005年至2007年春夏長達好幾個季度的60年代大回潮後,今年秋冬,各家設計師再度協力喚醒半世紀前的美好。身為圈內頭號60s信徒,Frida Giannini在窄肩、高腰、膝上的A-line輪廓下,結合自己喜愛的boyish風格、品牌創始初期的精緻簡約理念,以及前季的運動都會風情,大手筆地以全系列的秋冬Gucci女裝展現這一季60s復返的最完美樣貌。翻領雙排釦短大衣、小圓立領大衣式洋裝的經典廓型外,以皮革拼接針織羊毛或全綢緞的粉彩色無袖短洋裝,彷彿都是向Pierre Cardin於1968年推出的單色洋裝系列致敬,而其中縫襯荷葉緄邊領飾、對稱釦飾和掀翻內褶的細節,又添增幾許性感俏麗。

60s復返
André  Courrèges經典的大衣式洋裝設計。
除了襯衫與及膝裙拼接變型的連身洋裝,以及boyish窄管褲裝的設計革新外,Giannini來自60s啟發的最大創見是壓軸的晚裝系列。她一反自己以及晚裝通則的長版、雪紡紗慣例,大膽地以高腰短版皮革洋裝為樣式,加入運動服概念的飾條緄邊與圓領後,再以煙燻處理的水晶大片刺繡,呈現制約內斂精神下的華麗光彩,而以及膝長皮靴取代一般高跟鞋的搭配手法,更是André Courrèges在60年代創舉的再現,耳目一新地展現她吸取60年代精髓再創新的功力。「構思這個系列時,我想起了搖擺倫敦,還有Jean Shrimpton的迷人神韻。」身為道地的義大利人,Giannini卻從不掩飾對於搖擺倫敦時期的嚮往,畢竟這裡可是整個60年代流行登高一呼的起源處。

青春萬歲

經歷10幾年的休養生息,西方世界終於在60年代初期回復戰前的太平榮景。戰後第一波嬰兒潮也在此時長成,他們不曾經歷前兩個世代的戰亂與匱乏,物質條件豐沛的環境甚至讓他們養尊處優,卻也因此造就樂觀冒險、積極進取的活力性格。這群世代渴望自我實現,急欲掙脫傳統、奮力前進,因此當然看不慣40年代那種安全保守氛圍下的高貴儀態,以及50年代端莊倡議下的嫵媚與優雅,他們追求的可是前所未見的自由,如同當時另一位名模Judy Fairbairn的名言:「我們要走的是一條過去設計師們從未涉足的道路!」

60s復返
André Courrèges
於1967年推出的拼接洋裝設計。
60s復返
André  Courrèges於1967年推出的大衣式洋裝設計,對今年秋冬例如Gucci在內的設計都有著重大啟發。
 

50年代末期,倫敦設計師Mary Quant便開始嘗試膝上長度、貼緊上身剪裁簡潔的A-line短裙與無袖洋裝,1963年,她在英國版《Vogue》的「Young Ideas」單元上,正式發表她那裝飾著雛菊印花的迷你裙和迷你洋裝設計,吹響甜美青春的Baby Doll號角,而世人也第一次驚訝的發現──原來不需要複雜的剪裁和線條來包住女人,只要一小塊布就夠了。這種距離膝上10公分的短裙與洋裝,迅速地以倫敦為中心,風靡了整個美國和西歐,大舉破除過往女性以多件樣式和複雜線條建構而成、強調高貴雅致的古典審美觀,簡簡單單的單件樣式、清新、活潑才是這個世代所需要的時裝。

60s復返
Mary Quant於60年代期間最經典的A-line洋裝設計。
60s復返
史上首位名模、60年代時尚象徵Twiggy的風采。

接著來到1964 年,André Courrèges在太空人登陸月球的大事件啟發下發表【Space Age】系列,延續迷你裙線條外,他也運用當時新興產出的PVC、人造纖維為布料,並施以糖果般的夢幻鮮豔色調,再搭上一律的長靴和護目鏡塑造前衛奇想的趣味感。再來是Pierre Cardin和Paco Rabanne,他們接力在A-line基礎上延伸出更多的搭配方式(例如褲裝、大衣式洋裝、針織衫與短裙的組合)、色彩與圖樣的變化(例如印花、異材質拼接與立體刺繡裝飾),為60年代時裝流行風格寫下定義,也為往後設計師提供復古操作的具體指南。

60s復返 皮爾卡登於1968年推出的迷你洋裝系列,
也是60年代的經典設計。

一個復古各自詮釋

相較於前一波2005年階段結合嬉皮、普普藝術表現的手法,今年秋冬的60s復古顯然原汁原味多了,多數聚焦於Mary Quant、Courrèges和Pierre Cardin等3位大師原創概念的再現。例如Matthew Williamson完全就是Mary  Quant的復刻印花版,而Miuccia Prada則巧妙地以Miu Miu青春女孩的品牌基調呼應60年代氛圍,在Mary Quant提出的school girl輪廓上,取材Courrèges與Cardin的染色塑料、人造絲光纖維和針織與鋪棉混用,打造Twiggy版的時髦校園女孩。Anna Molinari和Tory Burch則是另一種華麗版本的體現,Molinari直接將副牌Blugirl的新裝場景設定為搖擺倫敦,刺繡和印花之外再加入Marianne Faithfull和Anita Pallenberg兩位搖滾女郎的神韻,營造甜美中帶著些許叛逆自我的嬉皮氣味;Tory Burch儘管高舉A-line剪裁,但她取材父親收藏的中世紀騎士盔甲上的家徽紋章,以此重新詮釋了60年代的印花元素,頗有以復古改寫復古的幽默。

米蘭雙人組Dsquared2和Donatella Versace雖然都以Pierre Cardin洋裝為範本,卻各有不同的詮釋。雙人組的時尚精神官能症主題,乍看之下有些玄妙難懂,實則是以皮草、半寶石、亮片刺繡、蟒蛇皮、豹紋等奢華度破表的元素相互結合,向60年代的自由性格致敬。相形之下,Versace便在軍裝元素的貫穿下,表現強勢幹練的一面,為60年代風格尋得罕見新解。而有了Frida Giannini在米蘭集大成,巴黎的60s復古高手絕對是Nicolas Ghesquière莫屬。 60s復返
André Courrèges的洋裝設計。

在眾所矚目的首季Louis Vuitton女裝作品中,他取材LV的行李箱格紋內襯、釦帶細節、紮綁手法等品牌經典元素,加上他自己的手工藝裝飾技藝,藉由André Courrèges樣式啟發下表現藝術感和俏皮感兼具的60年代風情。沒有米蘭那般青春奔放和華麗外顯,反而展現了屬於巴黎設計師那股內斂卻充滿藝術手感的觀點,不僅在樣式上遵循60s韻味,甚至能在作工上直指Courrèges的手工裝飾精髓,堪稱是今年秋冬60年代大回潮的關鍵指標。

本文出處

▲俗稱婊子環?(source:9gag,下同)   大家好,我是小白兔~ 夏天的到來總是特別令人期待,女性期待的是去海邊玩水,男性期待的卻是去海邊看比基尼妹子?不管是給男人看還是穿給自己開心,女性對於比基尼的選擇,總是有所堅持。但是,恭喜煩惱的女性們,因為今年比基尼的款式又多了一個新選擇...

▲孕婦開心地穿上奶奶包巾。(source: 左:uberhumor/右:jo-jo.ru,下同)   大家好,我是小白兔~ 相信天底下的女孩都有相同的困擾,就是胸部真的是一個很麻煩的東西啊!夏天的時候,胸部的脂肪顯得多餘又累贅;冬天的時候,胸部的脂肪也完全沒有防寒的作用,上天真是折磨女人...

TEXT/Bella.tw儂儂 PHOTO/網路 夏天當道,除了清涼色系必備之外,是不是偶爾該嘗試點小辣椒風格。亮眼的紅色在一般人眼中好像難以駕馭,但是紅色單品卻常是目光焦點。若是喜歡低調,可以加入一些黑色元素。心理學中甚至有「Red Dress Effect紅衣效應」一詞—&mdash...

大導演克里斯多夫諾蘭的最新作品《敦克爾克大行動》最近在影迷圈引起非常大的討論。他以全新視覺影像來處理戰爭電影,拍出了一部從沒人看過的戰爭片類型。同時,一如從《黑暗騎士三部曲》到《全面啟動》《星際效應》等作品以來,他對於美術設計的最嚴格要求,在《敦克爾克大行動》中,他也極力考據歷史的真實,所有道具、服...

Facebook留言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