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輕時,還不夠了解彼此,不知道對方的頻道,究竟在哪裡,
即使提醒自己要包容、要體諒,也不懂得要從何做起。
等到年紀漸漸大了,我們終於明白雙方的不同,
應該多配合一點、多妥協一些,卻又不想那麼勉強自己
有沒有碰過一種人?
你們彼此可能一見鍾情,進一步相處之後也覺得互相欣賞,
但就是不知道什麼原因,等到兩個人的關係愈來愈親密時,
就開始發現一些難以謀合的問題。
更奇妙的是,這些問題也談不上誰對誰錯,反正就是配合不來。
雙方的誠意都夠了,卻發現可以努力的空間十分有限。
兩個好人,做不成一對情人。
這已經夠慘了吧!
更遺憾的版本是:兩個互相欣賞的好人,
都已經相戀相愛了,還是做不成一對好情人。
整理讀者在網路的留言時,我看到很多類似的例子。
我把他們稱之為「頻道不對」的情人,不管怎麼調整就是有雜訊。
兩個人的相處,總是又愛又恨、亦悲亦喜,雙方既不可能真正幸福圓滿、
卻也不放棄地彼此折磨。
若是頻道不對;愛得愈久愈容易疲累
一位高中女生,在參加社團活動時,喜歡上另一所高中的男生。
兩個人都是初戀,快速墜入情網。
但每次約會,都不歡而散。
各自回到家,女生哭倒在手機的另一端,男生不斷道歉,承諾說會改善。
兩個人只好期待下一次約會到來,但是同樣的戲碼經常重覆上演。
雙方共同的結論是:「我很愛你,但是愛得好累!」
什麼事情讓他們這麼彼此為難?
說穿了,實在也沒有什麼嚴重的事情。
例如:約錯地鐵的出口、忘記帶她想要借的CD、手機沒電連絡不上、
說好的事情又臨時變卦……
就是這些簡單而瑣碎小事情,讓一段原本可以浪漫美麗的戀情,經常搞得烏煙瘴氣。
以上是年輕人的案例,也許會被解讀成:雙方個性還不夠成熟,不能相互體諒,
但看看成年人的情況,可能就會有不同的結論了。
三十五歲的他,在失戀多年以後,好不容易又開始談了一場號稱
「人生最後一役」的戀愛。
對方的年紀、學經歷、興趣……都和他差不多。
相似的成長背景,讓開始交往時的話題顯得特別投機。
等到彼此確定深深愛上對方之後,問題就來了。
自己承認健忘的他,經常忽略曾經答應過她的事情。
即使是計畫已久的旅行,也常無故消失在他的行程表上。
她興沖沖地向公司請好假,準備出門玩耍了,他才驚訝地說:
「是嗎?我們有確定是明天嗎?」
其他,像是她生日、答應陪她去電子產品大賣場買數位攝影機、
承諾為她修理陽台棚架的支柱……就更不必提了。
「你要事先跟我講啊!小姐。」他連道歉的方式裡,
都帶著「罪不在己」的那種推卸責任的語氣,更是讓她聽來十分反感。
「先生,我已經提醒過你很多次了耶!」她的不耐煩,也清楚表現在臉上。
而她心裡真正的想法卻是:「為什麼都是要我來使力?
為什麼你就不能主動一點、細心一些呢?」
在愛情中選用寬頻接收訊號,才能既快又好
愛情,很難完美。
我們都知道,需要更多的包容、更多的體諒,才能讓彼此的空間更加寬廣。
套用現代的說法,就是需要「寬頻」,才能克服因為頻道不對而引起的雜訊問題。
但很遺憾的是:
年輕的時候,我們還不夠了解彼此的差異,不知道對方的頻道,究竟在哪裡,
即使提醒自己要包容、要體諒,也不懂得要從何做起。
等到年紀漸漸大了,我們終於明白雙方的不同,應該多配合對方一點、多妥協一些,卻又不想那麼勉強自己。
如果,對方是個很不可愛的人,我們會毫不吝惜地轉身離去。
最怕的卻是:對方是個還滿可愛的人,我們就陷入了兩難。
接受愛情中的不完美,其實並非「要」與「不要」兩個極端的決定。
其中,有許多不同程度上的選擇。
正如同接收訊號的頻道,寬頻的傳輸,總是既快又好。
如果只能在特定的頻道,固定的訊號,就會愈來愈容易碰到「頻道不對」的情人,
不論怎麼努力轉來轉去,就是徒勞無功。
最後,在沒有情人相陪的道路,留下疲累又孤單的身影。
「3D水魔妍」 一次解決多種肌膚問題
企劃撰文/Evelyn Chang;本文感謝 蘇熙文醫師指導 近年來,環境汙染越來越嚴重,除了紫外線會使肌膚老化,連車輛的廢氣、空氣中的懸浮微粒,都是肌膚的殺手!無論回家臉洗得再乾淨、保養多麼徹底,還是逃不了痘痘、粉刺、黯沉、細紋、鬆垮爬滿整臉的命運,再加上隨著年齡增長...
臉蛋鬆弛有辦法解決 那「妹妹鬆弛」呢?
撰文/Sophia 生產後的婦女朋友是否常常因為陰道鬆弛問題,而讓夫妻生活品質受到影響呢?別擔心,現在醫美又有新技術,創新無痛且在短時間內可以就能夠促進陰道緊實,還在因為妹妹變鬆問題,而讓另一半不愛你嗎?就讓它給妳自信吧! &nb...
您的健康與美麗是婕凡希藥粧最重視的
永信藥品多年來以服務、誠信、創新之精神,致力追求品質的提升及產品的研發,於2010年成立專業級J'FANCY BEAUT'E美妍研究中心,以PIC/S GMP製藥最高規格研發專業級美容醫學產品,於2014年正式上市。婕凡希藥粧上市3年來,感謝各大醫學中心與專科醫師指定使用、...
祝融留下的傷痕 談燒燙傷與幹細胞
撰文/陳德福;整理/高芷瑩 2015年的八仙塵爆意外震驚社會,各界究責檢討,修改地方自治條例,盼望能杜絕日後再次發生類似意外的可能性,然而遭遇燒燙傷後的復健之路相當漫長,外貌也大多會留下難以抹滅的傷痕,該如何治療並陪伴傷患重新建立希望,也是一大重要課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