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查.柏德是個很有趣的作家,他曾經是個優秀的報社記者。某一天,他感覺自己再也無法受困於某些在生命中糾結的難題,決定讓生活在他最愛的海濱重新簡單起來。於是他身無長物的來到海濱,成為一個浪人。他的身體和匱乏的物質交戰,心靈則在潮汐之間洗滌。
梭羅在華爾騰湖邊寫了他的《湖濱散記》,柏德在密拉瑪海邊寫了《海濱浪行》(Beach combing at Miramar),在人跡稀少的海邊,開始探索「人的真正問題」。
對世界來說,這是一種反動;對他而言,這是一個反省。他開始面對貧窮和飢餓,以及寂寞,在沮喪和快樂的兩端,他像個鐘錘般的擺盪。然而這一段日子,也使久久在都市中翻滾的他敢於高聲唱出心中的歌。他說:「我們日日夜夜在生活中渴求輕鬆與自由,卻因為他人一點一滴灌輸給我們的恐懼而鮮少獲得。我們怕唱走音、怕拍子錯誤,也怕唱漏了音符,於是心底的歌被壓抑住了,沒有高聲唱出。這樣的壓抑,使我們未老先衰。」
他得到的東西很簡單,也很不簡單。那就是:只有你能給自己想要的生活。
他在書中寫了一個使我感覺自己被「電」了一下的真實例子:
有個七十歲的老婦人,每星期固定打一通電話給高齡九十五的母親請安,總期待母親能和顏悅色對她說幾句話,然而,每一次她都含淚掛上電話。幾十年來,她都未間斷,一次一次的嘗試,又一次一次的傷透了心。
「我總是充滿同情地聽著這位老婦人向我訴苦,也看著她努力試圖從孩子和朋友那兒,找尋她母親所不能給予她的認同。我多麼希望在某個無眠的夜裡,她能突然醒悟:自己浪費了一生的時間,在向他人索求的只有她自己才能給予的東西啊!」
大多數的人不也一樣,花一輩子在索取別人的認同嗎?
不停歇地索取愛人的認同、親人的認同、社會的認同、國家的認同、流行的認同,連自己的願望也需要被認同。甚至連說任何一句話、自己喜歡的顏色、所屬的生肖星座、血拚買到的戰利品、投票的對象,都在索求認同。別人喜歡或跟我們看法一致,我們才會覺得自己活得有意義;沒人認同,就急著憤世嫉俗、焦慮痛苦或自暴自棄。
其實,生命的欠缺是因為我們一直向別人要自己才能給的東西,比如自信,比如快樂,比如自由,比如安全感,比如心靈平靜。
不被認同,就有恐懼、憤怒、悲傷、壓力與壓抑。
每個人心中都有一首歌,想要高聲唱出自己的歌,只能靠自己的聲帶和咽喉。有掌聲固然令人興奮,但不需要掌聲,我們也能唱歌。
70後的女人是最美的女人,所有70後都該看看!
示意圖 70 後的女人,生在浪漫與現實交替的年代,經歷了改革開放,金錢觀念的轉變,於是她們既浪漫又現實,既徬徨著又堅定著。80 後的女人知道物質的重要,所以她們勇敢大膽的實踐著,而70 後卻是羞澀的一代,她們嚮往的愛情是唯美的,70 後的女人,就像不停尋愛的魚,離開了愛情的水,會乾枯,沒有生命。 ...
奉勸女人要是真的不想生孩子 就乾脆不要結婚
原文連結: https://www.ptt.cc/bbs/Gossiping/M.1449645425.A.ADF.html 多諷刺啊 枕邊人說出「他自己的家庭自己照顧 跟妳無關」他外遇的女生 28歲這位女主角當然又哭又鬧 ...
你知道「馬子」的意思,其實是在貶低女生嗎?
Dcard 原文: 請別再叫女友為馬子了其實我一直很討厭男生私下稱女朋友為馬子每次有朋友說我馬子怎樣怎樣我都會正義心大起一直糾正他是女朋友不是馬子馬子是個很不尊重人的說法如果你連尊重都做不到其實我很難相信是真的愛她這裡附上馬子的由來----------------------------...
第一次給了男友,驗孕時他卻賞了我一巴掌...每次我們都躲在學校廁所...直到有一天被警衛發現....
(翻攝自批踢踢) 網友在批踢踢男女版po文:初戀給了渣渣,描述自己的初戀的悲慘經過。讓人看了都忍不住痛罵男方「真的很人渣!」 原文如下: 小妹的親身悲劇...說出來給靠北一下第一次發文,如果語句不通順,還請大家都多見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