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上,有1/3的人屬於內向型,但是我們往往只注意到那些善於溝通、八面玲瓏或是四海皆朋友的外向者,他們似乎更受歡迎或更成功。然而事實真的是這樣嗎?美國女作家蘇珊凱恩Susan Cain於TED演講中分享自己書中《安靜:內向性格的競爭力》對內向者的解讀,原來內向也是一種獨有的天賦!
蘇珊凱恩Susan Cain是個內向的人,年輕時為了變得更外向一些,她的第一份職業是律師,而非一心嚮往的作家。這個決定是想證明自己夠勇敢,像是本能反射般地做了自我違背的心意,連她也不清楚自己做出了這項決定。她說:「這是很多內向的人正在做的事,不僅是個人的損失、團隊集體的損失,也可能是整個世界的損失,不是誇大其詞,因為內向者本可以做得更好。」
真正的內向與害羞不同。害羞是對於社會評論的恐懼,而內向是你如何對刺激做出回應(包括社會的刺激),因此,一旦內向者處於更安靜、更低調的環境時,便能將其天賦發揮到最大。然而,像是學校或是工作單位這些體系,都是為外向者所設計的,我們絕大多數都處在寬闊、沒有隔間甚至沒有牆的辦公室,可能在噪音或是同事目光的凝視下工作。
其實,歷史上一些有改革能力的領袖屬內向型的人,像是女權運動者愛蓮娜羅斯福Eleanor Roosevelt、黑人民權行動主義者羅莎帕克斯Rosa Parks、甘地Gandhi等等,他們將自己描述成內向、說話溫柔的人,但未損站在聚光燈下的氣韻,是真正的領袖。事實上,那些擅長變換思維、提出想法的人,同時有著顯著的內向性格,所以說「獨處的時間」非常重要。
現代心理學告訴我們,當你與其他人共處時,會本能地模仿別人的樣子、想法甚至是習慣,這有可能會侵蝕你的思想。那麼我們的學校或是工作環境這些體系何必要讓尋求獨處時間的內向者感到愧疚呢?並非說社交技能不重要或是應該停止團體合作,只是對一些人來說,獨處是他們賴以維生的空氣,越給內向者自由,越讓他們不違本能做自己,他們會做得越好!
不管是內向者還是外向者,有三個建議提供給你們:
停止對於經常需要團隊工作的執迷與瘋狂
對於外向者和內向者來說,能隨意地像在咖啡廳聊天、思維碰撞和意見交流是很棒的!但我們需要更多的隱私和自主權,在團體工作的同時,也必須要獨立完成任務,這便是「深刻思考」的來源。
有空到野外(打開思維)
就像佛祖一樣,擁有你自己對於事物的獨到見解。不是要你到樹林裡隱居,而是幫助我們除掉阻擋清晰思維的障礙物,讓我們有機會思考的再深層一點。
看看你的旅行箱內有什麼東西,為何放進去?
你的旅行箱可能裝滿書、香檳、跳傘運動設備等等,不管是什麼,有機會拿出來讓大家看看,讓人們感受到你的能量及快樂。內向者很可能有保護一切的衝動,但是希望你們「偶爾地」可以打開旅行箱讓別人看一看,因為這個世界需要你們,同樣需要你們所擁有的特質及溫柔說話的勇氣!
【延伸閱讀】
蘇打綠青峰:「不要覺得這個世界默默溫吞著容忍的,就是理所當然。」
※更多精彩報導,詳見《VOGUE網站》。http://www.vogue.com.tw/
※本文由VOGUE雜誌授權報導,未經同意禁止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