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神奇的被害者角色

陳俊欽

  有個女孩子,她不斷被男人騙。她可以無怨無悔的等待對方,容忍對方的不忠,說服自己相信對方胡謅的謊言,上床,一再墮胎,被騙光錢,最後被甩掉。神奇的被害者角色|杏語心靈

  所有的朋友都會勸她。她也知道,卻始終改不了。一而再,再而三,她繼續成為被騙的對象。朋友都替她生氣,也替她感到惋惜,但卻又不能做些什麼。

神奇的被害者角色|杏語心靈

示意圖:資料圖庫

  「為什麼?這麼聰明幹練的她,為什麼連這樣的男人她也要?為什麼連這種話她都會相信?」門診中,有人義憤填膺地述說著她友人的悲慘遭遇,渾然忘記了自己才是來精神科求診的主角。

  為什麼呢?這是一個常常見到的問題。一天門診中,不知道會遇到多少次。

  答案可能很多種。當然,被騙、需要被愛等等,都可能是問題的主因。但人們往往忽略一種可能性──有一些人,尋找的就是這種「被害者」的角色。

  不要跟被虐狂混在一起了。「被害者角色」不是一種疾病,但它卻是造成這種反覆受騙的原因之一,我們每個人,在不同時間中,都可能去尋求這種被害者角色,但自己卻不知道。

  被害者角色到底是什麼呢?當被害者又有什麼好處?妳也雪|問。

  其實,「被害者」是一種很具有威力的角色。讀者不妨思考看看,自己是否曾經有過挫敗、被欺負,最後卻反而爆發出來,指責對方的經驗?倘若有,妳就更容易了解了──

  被害者暗示了自己是好人,是對的,是理直氣壯的那一方,是值得安慰,也可以合法獲得特權(例如:氣到休假等)的那一個人。每個人都有軟弱的一面,也都有邪惡的一面,我們每個人在社會中與人互動的過程中,多多少少都會有侵犯到他人或被他人侵犯的機會。我們會有自悲感,會有良知,會試圖控制自己的行為。我們也得需要勇氣來實現我們的行為。平時,我們可能覺得自己不夠好,自責自己做不好事情,或是沒有勇氣來實現我們的行為。然而,只要我們一成為被害者,我們的需要都被滿足了──我們可以讓自己安心的去指責別人,我們可以將自己的失敗推給加害者,我們也可以「合法地」吸引別人的目光(別人應該多加關心我),我們更可以合法地去做一些報復的事(別人比較容易容忍受害者的不良行為)。

  所以,問題不在於那個女孩子聰不聰明,也不在於那些男人壞不壞,問題可能在那個女孩子需要一個「壞人」,來讓她扮演苦命的「阿信」──倘若男人不壞,那個女孩可能就要另外找個更壞的人,否則被害者就當不成了。

  倘若妳就是那個「倒楣」的女孩子,那妳不應該繼續再思考對方是否值得妳繼續付出,而是思考自己到底真實要的是什麼?有的人是為了向家人證明,自己選擇的男人是選對了;有人是想證明,自己是可以照顧混蛋的有用者;有的人是被自己的「阿信」故事所感動;有的人是不敢承擔生命的責任,希望把失敗的原因通通推給加害者。妳到底要的是什麼?解開它。當妳不再需要被害者角色時,那個男人到底是不是混蛋,已經不再重要。

 

本文出處。更多精采內容請上《杏語心靈診所》官網 www.reangel.com;歡迎加入《杏語心靈診所》 www.facebook.com/reangeltw 粉絲行列 。未經授權, 請勿轉載!】

愛是一種感受,即使痛苦也會覺得幸福.愛是一種體會,即使心碎也會覺得甜?愛是一種經歷,即使破碎也會覺得美麗. 魚說:你永遠看不見我的淚,因為我在水里,水說:我能感覺到你的淚,因為你在我的心裡 你知道我現在最想成為什麼嗎?我最想成為一隻大鳥,好大好大的鳥,一飛就飛到你的身邊。 也許是緣,但更多是怨,無...

你習慣他的呵護,習慣他的溫柔,習慣他的淘氣,習慣他的笑容   甚至在不知不覺中,你習慣用他的方式微笑,用他的方式溫柔   你們彼此互相依賴,依賴著這甜蜜的習慣     每天固定的,你也習慣在特定時間聽到電話鈴聲響起   你用最溫柔的聲音期待他的回應 ...

於是你有了新的習慣   你開始習慣想到他時流著眼淚悼念過去的記憶   你開始習慣每天睡前不再有他的耳語   你開始習慣每天日落前站在窗前看著夕陽沉默不語   你開始習慣     直到有一天,你忙得忘了這些習慣   你不再習慣流淚 ...

你好!今天你來了!但是沒有幾分鐘,你又匆匆的離去,但是能看到你我已經很高興了。我不敢奢望你有太多的眷顧,只希望你不要把我忘記了就行。 我不知道我在你的心中是什麼樣子,也不知道你對待我的態度是什麼,但是我請你記住在不太遠的地方有個男孩子在喜歡著你,在等著你,在想著你。 說句我心理話! 我好愛你,你也許...

Facebook留言板